先生叶嘉莹之美

2021-01-02 09:59傅秋爽
博览群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叶嘉莹古诗诗词

傅秋爽

2019年年底,网购了三联出版社的《红蕖留梦》精装增订本。该书作者张候萍学姐几年前曾将初版的签名本亲手赠送给我,所以大部分的章节我是熟悉的。这次有重点地拜读了新增的部分,如叶嘉莹先生年谱、其对中华文化传承的影响和历史地位等,感觉无论是内涵还是手感,新版结构更严谨,内容更丰富,分量更厚重。

2020年,关于叶嘉莹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在京首映。虽称纪录片,实则更像抒情的文艺传记片,段落和镜头语言,都有一种回旋往复的旋律之美,简洁、轻盈而深富禅意,以此传达叶嘉莹先生传奇经历中那些难以言说的人生感悟。

今年,我大学同学叶言材学兄的文章《我与姑母叶嘉莹》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刊登,大约7万字,分作十几期连载,如此长的篇幅、如此长的周期,据说于该报创刊以来也是破天荒了。他以家人的角度,叙述叶嘉莹先生的行迹、交往,与亲人间的私情私事私房话,亲切、精微,对全面立体了解叶嘉莹先生补益颇多。以上三种,书、影、刊侧重之点不同,各有其美,特色鲜明。

我于1979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入学不久即开始有幸聆听归国执教的叶嘉莹先生给我们讲授中国古典诗词,从此与叶先生结下深厚的师生之缘,算起来至今已经四十余载。听说先生在1979年3月初来南开大学时,原来穿的是蓝色人民装,是她在香港专门买了两套人民装,有当时杨石先校长及李霁野先生等人的合影为证。不过后来先生给我们授课时,已经换穿了西式套装,可体的剪裁,微收的腰身,从容的步态,亲和平易,高贵优雅地款款而来。一开口,纯正的京腔京韵——不是普通话,也不带丝毫北京土音;并不铿锵,但是穿透力极强;优美清晰、圆润悦耳,缓急有致、高低有度。这种韵味,是书香门第富贵世家的熏染,经过了名师引领下高等教育的修炼,透露出的是身份、地位、学养、识见的自信,展现的是卓然超群聪颖明慧的天分。这种气息何其遥远,遥远到了陌生的留声机时代,它穿过岁月尘埃,尽显金声玉振之质。先生几十年来传授诗词之美,每当我想起那些诗词,眼前浮现的则是先生和蔼睿智的面庞,自然优雅的手势,洞穿历史悠然神往的眼神,举袂飘飘卓然世外的风姿;耳畔响起的是先生特有的诵读、讲解、赏析时温润婉转大雅吟辞之韵调。

先生已经97岁高龄,依然思维清晰,语言流畅,精神矍铄,若说健康长寿的秘诀,与她高度的自律生活和求知求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密不可分。当初,先生由台湾移居美洲时已经年逾四十,为了能用英文授课,常常查着双语词典备课到凌晨,那份勤奋刻苦坚韧又岂是常人可及。《我与姑母叶嘉莹》中介绍了先生1982年学习气功,并坚持锻炼至今的故事,可见先生的恒心与意志力。记得2009年前后,我觉得有一款语音录入软件比较好用,就推荐给了先生,先生興致很高,晚饭后,我们坐在先生书房中按要求一遍一遍复读,修改,纠正,直至辨识度提高到满意程度。抬头看表,已经夜里10点了,先生始终兴趣盎然,要知道那个时候她已经是80多岁的高龄了,然而好奇心求知欲丝毫未减,依然认真严谨,一丝不苟。这也许才是先生始终保持旺盛活力的秘籍。

先生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经验出发,非常重视蒙童对于传统经典尤其是诗词的背诵。她认为:即使幼时不解其意,但是记诵在心里,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随着心智发育和人生阅历的丰富,不断加深对其内涵的理解,如同长效缓释剂,发挥扶正祛邪的固本作用,并在人生的重大关键时刻,显现效能。为了能用最丰富的精神来滋养抚育下一代,她不放过任何机会,不断呼吁倡导在幼儿园开设“古诗唱游”的课程,寓教于乐,从娃娃抓起。她不仅亲自给孩子讲古诗,而且希望开拓创新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通过电视、电台、唱片音像来进行广泛的传播。言材兄曾介绍日本每逢新年期间举办的诗歌“百人一首”竞赛游戏,以及电视台转播的盛况,引起先生极大兴趣,她多次提到中国的电视台也可以借鉴,创新传播方式,调动少年儿童学古诗背古诗的积极性。因为她认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这副重担她放不下。

2011年年末,家父突发心脏病不幸仙逝,我曾一遍遍诵读先生的《哭母诗》《哭女诗》,试图以人生无常来排解失去至亲的无限悲伤。先生知道后非常诚恳地劝慰我说:如果她自己能在讲课的时候悠然往生,将是人生最终的福分和圆满。

百年生涯,看淡名利,看穿生死,臻于至境。

(作者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叶嘉莹古诗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诗词篇】
《掬水月在手》:纪录片里的叶嘉莹
劳劳亭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叶嘉莹
叶嘉莹:诗词可使人心不死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