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玉米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提高玉米种植产量需要技术人员结合具体区域科学地制订更加完善的种植技术方案,从而加强玉米种植水平,有效地保证玉米种植产量与质量。本文在实践分析过程,从玉米选种、整理、密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进一步加强玉米种植技术研究水平,从而为相关种植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關键词:玉米;种植技术;要点
在玉米种植过程,有效地加强种植技术以及管理水平是必要的,技术人员在开展玉米种植研究过程,要深入实地,结合气候以及土壤因素,科学地进行种植技术实践与创新研究,从而全面保证玉米种植产量,具体分析如下:
玉米种子的选择直接决定玉米产量和质量,为了确保种子更适合在特定土壤和环境下生长,在选择种子之前,要先了解土壤的酸碱度和其中的微量元素,确保种子能够在特定环境中健康成长。引入的新品种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在种植以后可以根据特定地区需求适当增加选择比例。选择的种子要具有更强的抗病虫害和抗逆性,使种子在遇到病虫害时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对于山东省等北方地区选择的种子,要具有更强的抗倒伏特性,因为在特定气候中由于天气变化玉米会出现倒伏问题,玉米抗倒伏性强弱将直接决定产量。选择正规厂家的种子,并对种子的饱满程度以及质量进行分辨,从而选择优质的种子。
良好的生长环境让玉米种子可以快速萌发,也是改变发芽速率的前提,提供充足的水及营养物质,并确保土壤酸碱度在中性,为种子搭建适合的生长环境。为了避免种子因污染而出现减产或变异情况,要确保选择的种植区域不存在工厂和严重污染问题。选择好土地后进行深耕和翻种,并适当添加肥料,提高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满足种子生长需求。通过挖坑的方法合理进行灌溉,同时有效进行涝旱防控,为玉米生长提供环境。
3.1 适时播种
玉米种子播种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在北方地区最佳的播种时间为4月下旬到5月上旬之间,此时田地的温度相对恒定,适合种子发芽生长,并且种苗在特定环境中也可以生长得更加整齐,从而保证后期的玉米产量。播种时间过早会出现出苗率不齐或烂种情况,假如必须要提前播种,可以通过覆盖地膜方式,为种子提供更适合的地温,保证出芽率。
3.2 合理密植
根据特定地区的气候状况和土壤酸碱性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既可以保证产量,又能提高玉米质量。按照目前生长条件状况和提供的土壤肥力,玉米种植密度可依据特定区域的营养元素进行划分,合理把控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前提,通过反复实验发现,特定区间内保证玉米种植产量在500千克以上需要种植约4500~6000株玉米种苗,基本定值数量为3500~4000株时,则属于相对非紧凑型种植方法。
4.1 查苗补苗中耕除草
根据玉米出苗率查苗补苗。当玉米种子种植一段时间以后,需要对田地的状况进行查询。由于玉米种子品种或种植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定区间的玉米种苗会出现缺苗问题,这时可以在出苗较旺盛区域进行移栽,移栽时要确保玉米生长出3~4片叶子,这个阶段进行移栽可以提高玉米种苗的存活率,移栽时选择去小留大、去弱留强、去杂留纯的原则,在定苗过程中对特定发育不良的种苗及时清除,同时有规律地保留双株,便于后续移苗出现问题时进行种苗的补充。查苗补苗的最终目的是确保每个区间都有相对健壮的幼苗可供生长,玉米根系对土壤空气浓度反应相对敏感,所以在移栽过程中,要确保被移栽区域土壤疏松,同时为根系生长提供相应的营养元素,让玉米苗能够快速扎根存活。移栽后及时进行培土处理,创造适合生长环境。
4.2 水肥管理
参照以往的玉米生长及成熟阶段需求,在田地中要严格执行标准的水肥管理策略。第一,幼苗期。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将直接决定幼苗的存活率和生长状况,所以要及时对土壤中的水分以及营养元素进行测量,以免出现涝害问题导致幼苗死亡,如果特定时间土壤中含水量较低,也要及时补充水分。及时清除杂草和松土,也能够使幼苗拥有更健康的生长环境。如果底肥不足,可以对幼苗施加相应的肥料。施肥前要对特定生长元素进行测量,并及时将肥料按照特定浓度喷洒到根部,使幼苗根系及时吸收相应营养元素。第二,喇叭口期。在玉米生长到大喇叭口期时,可以对玉米形成的穗粒进行检查,当玉米叶片生长到8~10片左右时,为了确保玉米雌穗粒数大小相对均匀,要及时对玉米所需生长元素进行补充,同时给予相应的光照,使玉米再满足水肥需求的同时及时进行光合作用。第三,吐丝期。此时要同时添加对应的氮肥,氮肥的施加比例应适当,以免雌雄穗花期出现生长紊乱问题。第四,蜡熟期。玉米籽粒和干重相对接近,此时收割玉米能够保证最高产量和最高质量,但这一时期的具体时间难以控制,因此要精准检查。第五,完熟期。虽然这时也可以进行玉米收割,但却错过了产量和质量最佳的收割时期,并且收割以后还容易出现皮厚、渣多等问题,因此不建议延期收割。
4.3 穗期管理
玉米出穗前要提前进行施肥和培土,保证玉米生长中拥有足够的微量元素补充,在对根部进行培土时,可以根据玉米的倾斜状况进行扶正,使玉米垂直生长,从而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和通风。为了保证玉米产量,选择抗倒伏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及时对土壤中的含水量进行检查,以免含水量过高对根系正常的有氧呼吸造成影响。玉米根系是否腐烂,将直接决定后期可能出现的生长问题,在玉米穗期时,要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许多害虫和病害都会直接影响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从而抑制玉米生长,比较常见的有铁甲虫啃食玉米根系和叶片,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对玉米叶片造成的影响,因此出现问题时要及时防治。
5.1 玉米大斑病
如玉米已经感染大斑病,则在生长期间其叶片、叶鞘和苞叶都会受到影响,大斑病是叶片表面出现灰色斑点,长时间感染疾病后无法进行正常光合作用,从而影响玉米后期的营养以及相应的生长元素补充。叶片变黄、枯萎使玉米产量下降,进而无法保证玉米质量。
大斑病防治方法为首先按照要求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玉米种子,之后在玉米生长期间对特定时间和区域的玉米生长状况进行检查,分析是否存在感染大斑病的风险,并对特定的风险等级进行判定,在雨季时要及时喷洒12%的绿乳铜或25%的提敌力脱稀释液进行病虫害防治。
5.2 玉米圆斑病
玉米圆斑病防治首先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之后在种植前对特定区间的玉米植株生长状况进行检查,分析可能感染疾病的几率。根据以往玉米的生长状况,在玉米抽雄吐丝期时,通过喷洒农药的方法有效进行控制,能够明显降低感染该疾病的几率。
5.3 玉米纹枯病
按照以往的玉米种植经验,当玉米感染纹枯病时,先要考虑气候是否对纹枯病的感染提供帮助,之后选择适合的农药进行防治。喷洒农药之前要先了解感染纹枯病的严重程度,之后调配相应浓度的农药,并以喷雾的方式进行防治。如果已经发现纹枯病感染情况较重,在喷洒农药的同时也要及时对已经感染的区域进行清理,并在喷洒农药的一段时间以后进行二次喷撒防治,以免出现病害复发问题。通过对纹枯病感染状况的观察,选择适合的药物浓度,既可以降低玉米吸收药物的程度,又可以保证玉米品质,消除对玉米生长造成的影响,达到防治效果的同时,保证产量和质量。
5.4 玉米螟
玉米螟虫会直接啃食玉米的雌蕊、茎秆或者嫩叶,抑制玉米正常生长,在玉米螟虫不断生长进化的过程中,会产生抗药性,所以在进行玉米螟防治时,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喷洒特定浓度的锌硫磷或敌杀死药剂对玉米螟进行防治。二是在特定区间内投放一定比例的赤眼峰进行物理防治,还可以在特定时间引入瓢虫对玉米螟进行捕食,控制玉米螟虫数量。
综上所述,玉米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保证了玉米种植产量。作为技术人员,应掌握高效的玉米种植技术方案,科学地开展玉米种植技术实践研究,创新种植方法,科学地加强玉米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控能力,从而不断提高玉米种植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董俊娟(1969.9-),女,吉林公主岭人,本科学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