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近年来,团河南省委牢记总书记嘱托,认真贯彻落实团中央《关于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的意见》和省委相关工作部署,切实做好“人”的文章、“事”的文章、“合”的文章,团结带领全省广大青年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坚持以培育本土人才兴乡、服务在外人才返乡、动员社会人才下乡为重点,培养、凝聚、举荐一批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的青年人才。
动员优秀青年人才下乡。联合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制度化选派5428名优秀团干部和青年骨干到村级团组织兼任第一团支部书记,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青年办实事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每年组织55万余名大中专学生深入基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乡村文化发展增添活力。联合省银保监局选派100余名优秀金融系统青年到县级团委挂职,重点做好农村青年创业扶持、金融知识宣传等工作,为乡村振兴输送金融人才。
培育本土青年人才兴乡。深入实施农村致富带头人“领头雁”培养计划项目,近年来共培育1420名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积极发挥先富帮后富作用,团结凝聚广大农村青年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奋斗。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通过集中培训、市场调研、交流考察等形式,每年培养300名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培养农业专业人才。
服务在外青年人才返乡。创新开展青年返乡“春雁行动”,动员3484名在外务工农村青年返乡创业,为其提供返乡创业信息、金融贷款等扶助。开展豫籍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以来已组织5.7万余名在外高校学子返乡服务家乡建设,在抗疫救灾、公益服务、文化宣传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党政及社会的一致好评,为乡村振兴留住返鄉人才。
坚持项目为王,树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理念,把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落实为具体工作项目。
开展“美丽乡村青春行动”服务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把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作为推动工作的大机遇,联合沿黄九省(区)团委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青春协作行动,设立1000万元公益基金,为沿黄地区乡村生态振兴搭建交流平台,提供资金保障。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动员全省“河小青”环保志愿者、青年社会组织骨干,广泛参与巡河护河、环保宣传、防疫消杀、人居环境整治等行动,共建美丽乡村。
实施河南共青团“青蔓乡间”计划服务乡村文化发展。聚焦农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婚育教育、志愿服务及文化参与等领域,构筑起以“青蔓”小广播、小课堂、小直播、小舞台、小团员、小使者、小粉丝、小伙伴为支撑的共青团助力乡村振兴IP体系。全省共建立志愿者队伍2000支,每年开展活动近万场,走进乡村中小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文化广场、乡村旅游创客基地等“青蔓小舞台”,开展党的理论宣传及文化文艺美育教育,培育积极健康的乡村青少年文化。
持续深化“三业”服务农村青年现实需要。聚焦政策有机衔接、服务精准对接,持续为乡村青年提供学业、就业、创业帮扶。围绕学业资助,面向农村困境家庭青少年开展“希望工程一对一助学”网络认捐项目,面向因灾致困家庭青少年开展“关爱护航 希望同行”帮扶项目,拨付3800万元提供持续性资助。围绕就业援助,大力推进青年就业促进计划,2021年举办专场招聘会2800余场,覆盖毕业生70余万人,其中400余场重点面向农村困难家庭毕业生开展,结对帮扶4772名困难毕业生实现就业。围绕创业扶助,联合阿里、苏宁等企业提供“蓝骑士”“苏小伙”等就业创业岗位,推进“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培养一批懂电商业务、会经营网店、能带头致富的青年人才,帮助农村青年在家门口创业。
夯实基层基础,争取政策支持,促进项目、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建强组织保障。坚持党建带团建,印发《河南省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方案》,抓住村(社区)“两委”换届有利契机,推动全省50428个村(社区)团组织全部完成换届工作,推动36289名新配备村(社区)团组织书记进入“两委”班子,占比71.96%,建全建强基层团组织。
争取资金保障。深化“团银合作”,对接中原银行、洛阳银行、省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2020年以来,联合农信社等机构为青年企业家协调230亿元授信,实际落地19.6亿元,为农村创业青年提供强力支撑。
强化平台保障。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组织40余万人次参加“中国青年年货节”河南专场直播助销活动,联合电商主播薇娅开启“‘薇豫助力·风雨同‘州”河南灾后帮扶直播活动,销售额近2300万元。打造第一团支书特色农产品网上展销平台,超过60个派驻村的100余种商品在平台上架,为乡村农产品打开销路,帮助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