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征
(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东 广州 510050)
在《把握文化价值,让人物评论更有温度》一文中,本人从文化价值的把握出发,对人物的深刻评论策略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本文试图以作家的审美观念作为切入点,就高中生如何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深入评论进行另一层面的策略探讨。
小说是属于各个学科的, 因此,小说评论的方法丰富多样, 运用很多的学科论来对小说进行评论,都是一种知性化的有益探索。小说的确以人和社会为描写对象,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乃至心理学家,他们的工作都可以涵盖到小说评论。但,这种知性的评论一定是对小说鉴赏过程中审美感受的一种反思,小说评论的方法首先必须是建立在小说鉴赏的审美基础之上的,它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是审美的。可以说,审美是小说艺术的中心,它是小说本身的感性直观与小说评论的理解性的桥梁。在小说中,通过感性直观,对知性、逻辑进行超越,从而达到审美的心灵愉悦。
诚然,接受美学提出,只有读者印入脑中,经过领悟、解释、融化后再生的艺术形象,才是真正的审美对象,即第二文本。但这并不是抹杀作家所创作的形象(第一文本)的地位与重要性,相反,两个“文本”共同构成作品,作家与读者共同参与创作。并且,在这个创作过程中,第一文本是第一步的。换言之,对第一文本的创作者——作家的审美观进行考量、研究是小说评论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法。而在探究作家的审美观时,我们发现,作家的个性气质决定作家的审美观。个性气质不同,审美倾向也就完全不一致。比如周作人先生生性和蔼、待人真诚和气,因此他的散文不温不火、充满情趣、非常闲适。他的哥哥鲁迅就不同了,个性强烈、憎恶权贵,由此也带来了鲁迅看重战斗精神与悲剧精神的审美趣味。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他的小说多体现悲剧格局,常以生活插曲或普通事件来揭示社会悲剧, 表现重大主题。但有时也会在悲剧中融入喜剧因素。这种悲剧性和喜剧性的相互映衬, 使小说更具审美价值。
对于高中生来说,从作家的审美观出发,去领会作品中的极为重要的、撼动人心的审美价值,是非常困难的。依然以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群像评论为例,在确定了以审美价值为评论的切入口之后,学生能写出的比较优秀的片段如下:
其中新知识分子即觉醒者的悲剧,一个原因正是他们的不同。觉醒者鹤立鸡群,往往成为众矢之的。且他们的人数本少,觉醒者们的革命更不被绝大多数的群众百姓所理解。更甚者,在许多群众的认知中,革命与谋反约是划上等号的,例如《阿Q正传》中的阿Q。正是这种认知,使本就双拳难敌四手的觉醒者们,更得不到群众的支持。以上种种因素,致使了这群新知识分子的悲剧发生具有必然性。
但是他们亦并不是那种死得毫无意义的悲剧,觉醒者的意义正深藏在这走向悲剧的过程之中。身为读者,我们很容易就看到了《药》中夏瑜最终肉体死亡的结局,《狂人日记》中狂人觉醒精神消亡的结局。可我们没能看到这条反抗路上的每一个细节,我们无法得知,他们的觉醒即使无法引起群体的觉醒,又是否引起了一两个本无知的旁观者开始苏醒?
该文段有不寻常的品鉴角度——悲剧审美,但相关鉴赏内容呈现不好。其中第二段进行了一种人物群体存在意义的探讨,这是属于理性、逻辑范畴的探讨,并没有对悲剧人物本身的悲剧审美价值进行探究。且最后竟至于发出了“他们的觉醒即使无法引起群体的觉醒,又是否引起了一两个本无知的旁观者开始苏醒”的质问,已经背离了悲剧审美探讨的初衷了。
针对以上写作现状,我采用“若干片段式范例+名家名篇范例”的形式进行解读,以期让学生深切感知审美探讨这一评论策略。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中《祝福》一文,入选了部编版教材,课堂上正好对该文进行了解读,所以本人选择了赵国斌先生的《鲁迅小说〈祝福〉的悲剧美》一文,作为启发学生如何进行人物深入评论的范本。
在解读完《鲁迅小说〈祝福〉的悲剧美》一文后,学生基本可以整理出鉴赏《祝福》中悲剧审美价值的两个策略:(1)评悲剧性因素。悲剧性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悲剧人物的性格、愿望、理想等有价值的东西;另一方面,阻止或破坏悲剧人物实现自己的愿望、理想的人与事以及环境等(简称为敌对力量)。悲剧主人公身上的价值宜大,如《祝福》中祥林嫂的吃苦耐劳、淳朴善良、刚烈抗争等美好品质,珍贵难得,让我们对她产生深深的眷恋之情。而敌对力量宜强,如《祝福》中迫害祥林嫂至死的封建礼教与宗法制度,使得祥林嫂刚脱苦海又进狼窝。正是当悲剧主人公身上美好的价值被如此强大的敌对力量所吞没、侵蚀后,美好就被撕毁了,震撼人心的悲剧审美价值也就产生了。这一策略同样适用于《呐喊》人物群像的评论。(2)品悲剧性情节——体验悲剧人物的辛酸苦难,获得怜悯、恐惧等悲剧美感(如《祝福》中祥林嫂被折磨成木偶,直至被击毙在风雪之夜),这样的悲剧性情节引起的人们的怜悯之情是深切的。亚里士多德十分强调悲剧情节的重要作用 ,他在《诗学》中提出:“情节乃悲剧的基础, 有似悲剧的灵魂” ,“只要有布局, 即情节有安排 , 一定更能产生悲剧的效果”。由此,当我们欣赏其他悲剧作品(如《呐喊》)时, 进入悲剧的规定情节, 去体味作者用心良苦的情节设置以至每个细节深含的意蕴, 是为一个必要策略。在这种策略中,我们能接近并体验悲剧人物所有的辛酸苦难, 对悲剧人物产生“与我们相似”的认同感, 从而内心产生怜悯、恐惧等悲剧美感。
基于以上两项具体策略,我让学生从审美价值把握出发,对《呐喊》中的任一群体进行评论。本人执教班级有一位同学对儿童群体有了如下的评论段:《呐喊》中的儿童群体,大部分都已经被吃 ,或者身心被吞噬。第一类被吃的群体,有狂人的小妹、《药》中的华小栓、单四嫂子的宝儿。狂人的小妹,是鲁迅著作中第一个被吃的儿童。吃掉妹妹的罪魁祸首,是“管着家务”的大哥,而母亲和“我”都吃过几片肉。这是怎样的一种狂话!然而如果和《狂人日记》所揭示的主题结合起来理解,我们就不能不佩服狂人所说话不仅真,而且深刻。纯真无邪的孩童,葆有最美好童真的代表,却被封建的家族度、等级观念、伦理原则所戕害,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剧。华小栓死于假药,宝儿的最后一线生机在何小仙身上落空,华老栓夫妇与单四嫂子何其愚昧,竟去相信这种封建迷信,而两位孩童正是因此而死。封建迷信这种毁灭性力量是强大的,它摧毁、吞噬了幼童珍贵美丽的生命,不由得让人心中生出强烈的悲剧况味。第二类儿童虽未被吃,但身心已被腐蚀,如《故乡》中的少年闰土,在金黄圆月的掩映下,项带银圈,手捏钢叉奋力地刺猹的少年,这是多少人心中的一幅美丽图景。他极富生命力与表现力,是一个活生生的自然中的语言艺术家。然而,到了后来,闰土却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甚至称我为“少爷”,并为自己的以前解释,说“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一个机灵、健康、勇敢的闰土已全然被中国传统的封建礼法关系,以及这种礼法关系所维系着的封建等级观念所吞噬。可以说,孩子象征着明天,象征着未来,代表着理想,与一种纯真的境界。可是,在封建桎梏下的中国,却连这最纯洁明澈的群体也给人毁灭了。封建制度及底下的观念,不仅屠杀了现在,也屠杀着未来,毁灭着人类最美好的东西——童心和希望。这一定是人类社会中最深刻的灵魂悲剧了。
本段重在指出孩童身上的价值:如狂人小妹及宝儿的美好童真,如闰土的机灵、健康、勇敢,同时通过这种美好价值的陨灭,揭示敌对势力的强大与可恶。美好价值有多大,撕毁它的敌对势力就有多强,整篇文章的悲剧性审美意味就有多浓厚。
我们可得出结论如下:审美维度的人物评论, 并不只是简单地从故事的结尾意味、人物的命运走向出发,去进行简单的评说。而应该把握每一位作家的审美风格,理解每一种审美风格的品鉴方向。这样的人物评论才能做到真正地对作家的作品风格进行解析,体现出人物评论的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