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健男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白衣天使”,这是我们对医者的尊称。日常生活中,这群可爱的人让普通人尊敬,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也让普罗大众觉得有些神秘。毕竟,在强大的专业壁垒下,拒人千里之外的,不只有医嘱,还有复杂的术语。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每个人和医务工作者的联系都更紧密了,一定程度上讲,他们是我们每个人健康生活的有力保障。
在自己的有限生命体验中,与医务工作者的直接接触还是比较少的,大多都是被迫去解决一些症状性的问题,现在回想起来,颇有“讳疾忌医”之感。而自去年夏天开始的安宁病房志愿者经历,让自己对于医护、医学,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人生大事惟生死”,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留给我们的就只有一件大事了。但并非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或者,愿意认识这最后的“大事”。对于死亡,普通人更多的是选择回避,好像这样就可以永远和这件事情绝缘。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在机体老化的客观规律下,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就如同每个人都要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由于个人研究兴趣的关系,自去年7 月份,我开始更多地接触癌末患者这个群体。在医院里,护士长信任地发给我一件白衣,穿上的刹那,感觉自己也一下子神圣了起来。这就是制服的力量,这也是为什么普通人会选择相信专业人员的原因吧。在这件“神奇外衣”的帮助下,自己开始近距离地了解这个群体,了解医学。
住在安宁病房的患者,现阶段的医疗手段对他们已经没有太多的办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受到了“冷落”。相反,这里可能是整个医院最有人情味的一个病区。作为“潜伏”在病区里的非医务人员,我得以近距离地观察到密切的医患互动。可以说,这段经历,为自己打开了一个五彩斑斓世界的大门。打针、送药,这是记忆中医院的常规操作,可是这里,温情的关怀、友善的玩笑,都是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日常。可以说,自己从未想过医护可以是这样的亲切。除了常驻病区的医护工作人员,安宁病区里的志愿者也是一波接着一波,印象中的“冰冷”被“热闹”取代了。可爱的志愿者们陪晚期病人聊天、祈祷,组织照顾者开展减压活动,策划病房生日会、联欢会,让患者在人生旅程的尾声感受到了包裹自己的温暖。
这里的病房也不同于普通病房,经常会看到患者和家属用自己的照片或者喜爱之物装饰自己的床头。医院也做了专门的装饰和改造:阳台有花,走廊有画,纵使生命无情,但是人间有爱。
正如葛文德医生在其畅销书《最好的告别》中所言,医学是科学,更是艺术。不同于面对一般客观世界的科学,医学的主要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所以,医学的从业者在追求客观、冰冷技术进步之外,也应该追寻有温度的关怀。
那么,现实中安宁病房的医护人员,就是在践行。一定程度上讲,安宁疗护,应该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哲学,而且其不应被仅仅局限于对待生命的末段,这种温暖与全面的关爱,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吗?也许全生命周期的、对于全人的关爱,是未来的方向。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研究生,自己深深体会到了社会科学不断向自然科学的数据化、客观化靠拢带来的困扰,这样的社会科学里经常是没有“社会”、没有“人”的。同样,不断追求技术进步的浪潮中,医学也容易忘却自己的初衷。
热播美剧《良医》经常让自己热泪盈眶,触动自己的,不仅仅是片中医者精湛的技艺,还有那对于“人”的关注。还记得剧集中那个装病的老太太,她需要被呵护的,只是孤独的内心。可是太多时候,这是容易被忽略的。
自己在安宁病房的服务经历,让自己心中的医者形象更加丰满起来,我现在知道,那白衣是精益求精的代表,也是充满人情味的关怀。而这一切,都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