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预算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2021-01-02 12:10:49宋培智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战略目标国有企业经营

宋培智

(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安顺市分公司,贵州 安顺 561000)

子思在《礼记·中庸》中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目前,国有企业已普遍把预算管理作为重要的管理工具,并在企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预算管理的实践过程中,鉴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部分国有企业对于预算管理仍处于空有其表、流于形式的阶段,预算管理应有的作用并未真正得到发挥,导致企业不能对自身的各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分配和利用,浪费了很多资源,影响到国有企业的发展。为此,本文以国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就其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展开研究。

一、预算管理的概念、特点及要求

预算管理是企业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对未来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和相应的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对各职能部门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进行调配,有效组织和协调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并通过对执行过程进行跟踪、控制,将实际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比对与分析,及时指导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改善和调整,从而达到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和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活动。预算管理分为经营预算、财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

有效的预算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业务范围全面覆盖、管理流程全程跟踪的综合管理系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戴维·奥利斯曾指出:全面的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企业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因此,有效的预算管理一般应遵循以战略为导向、对过程进行控制、子预算之间要相互融合、预算目标要保持平衡、预算管理要刚柔并济几项基本要求。

二、国有企业预算管理面临的困境及产生的原因

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特殊主体,其本质属性是“全民所有”,它是为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加快实现工业化的目标而诞生,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和重要支撑,在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国有企业虽然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却又作为国家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工具,以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应用至今,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预算管理认识不足

有效的预算管理应全方位、全过程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但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对预算管理认识不足,没有将预算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管理工具来看待和执行,未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或象征性地设立了预算管理机构,但实际上管理机构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也没有调动企业全员参与预算管理,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应该做的事,与其他部门关系不大。其他职能部门参与度不高,甚至根本就没有参与到预算工作中来,致使预算工作事前不能够对预算数据进行分析、测算,事中不能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分析调整,事后不能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导致编制的预算与实际经营结果相差甚远,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难以发挥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助推器作用。

(二)预算编制不科学、缺乏严谨性

预算编制应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核心,用战略引导预算,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达到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充分、全面地预测和筹划未来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和相应的财务结果,从而编制出适合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预算方案。但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对预算的编制缺乏严谨性,要么未结合市场因素把预算定得太高无法完成,要么为了好完成预算目标把预算定得太低完全没有挑战性,偏离市场环境或生产经营管理目标,无法有效发挥预算对企业的指导作用。例如,某公司在下达营业收入预算指标时,考虑到作为上市公司应具有的营业增长能力,自2016年上市以来,以每年20%的增长率下达营业收入指标进行相关的预算编制,未结合有线电视现阶段遭遇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冲击,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电视机顶盒的业务开展引起的市场竞争,及网络机顶盒低廉的使用费而导致用户流失等市场环境因素,致使企业这几年用尽全力,还是难以圆满完成预算目标,使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自信心受到打击,最终会影响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预算执行缺乏跟踪与控制

预算本身并不能直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实践证明,企业预算管理的关键在于对预算的执行控制。但部分国有企业只重视预算的编制,完成预算编制、下达预算指标后预算工作就算结束了,没有建立有效的预算控制机制来跟踪、监督预算的执行过程,使每一项业务的发生都与相应的预算联系起来,不能及时根据预算执行情况来优化预算管理,使预算执行与实际经营情况脱节,无法真正达到预算的监督管理作用。

(四)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

现阶段,部分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没有制定合理有效的预算管理考评机制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或预算管理考评政策比较宽松,预算执行发生问题、预算执行结果未完成预算方案等也不需要相关部门、相关人员承担相应责任,预算执行结果就算再好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政策,导致各职能部门和员工丧失积极性、主动性,致使国有企业整体工作效率低下,预算执行无法到位,引起国有企业资源的严重浪费,甚至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让企业的预算形同虚设,仅仅作为一个概念而存在,根本无从谈起预算管理的效果与作用。

(五)预算人员职业素养不达标

职业素养包括职业理论、职业道德、职业实践能力。预算管理作为高精细的有效管理工具,不管是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还是预算执行结果的总结与考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功效如何取决于预算参与人员和预算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国有企业普遍工作环境安逸、没有竞争压力的现象,让一些员工没有危机意识,从不学习提升理论知识,从不钻研业务提升业务技能,使其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力不从心,无法履行工作指责。

三、加强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对策探讨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一)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度

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加强面向全体员工的预算管理知识体系学习,提高全体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让所有职能部门、所有员工都明白自己在预算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知道预算工作需要自己怎么做,自己能够做什么,不再单纯地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调动企业各部门和员工都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来,使预算工作事前能准确采集数据,对预算数据进行分析、测算;事中能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分析调整;事后能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二)预算编制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以战略引导预算

企业的预算目标应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以战略引导预算,充分分析企业预算年度的内外部环境,预测未来的发展状况,确定预算年度的预算目标,再根据预算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员工身上,各部门、员工再根据分解指标编制预算,达到预算目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使预算目标与战略目标既保持步调基本一致,又与企业目前的实际经营情况相符合。

(三)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控制机制

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监控,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控制机制。比如,组织定期的或达到一定指标量的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动态跟踪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差异,查找原因,形式预算反馈报告,制定改进措施,对预算进行优化、调整,从而实现预算目标。

(四)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考评机制

要构架合理有效的预算管理考评制度,首先要建立具体的奖惩制度。对预算指标进行严格考核,责任落实部门、落实到员工,预算执行发生问题、预算执行不达标,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预算指标完成得好的部门和员工要奖励,得到的奖励要兑现,才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有效执行预算管理,避免国有企业资源的浪费和流失,使预算管理在企业内得到有效的应用。

(五)提升预算人员职业素养

加强对职业理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职业素养的培训力度,把职业素养和内部考核制度、人事制度挂钩,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让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出击;同时,也要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为预算管理做好人才储备。随着预算管理参与人员和预算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不断提高,预算管理的功效在企业定能得到有效发挥。

猜你喜欢
战略目标国有企业经营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选煤技术(2022年1期)2022-04-19 11:14:56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在线学习(2021年12期)2021-01-03 20:20:00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10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32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26
“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