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之于临终关怀的态度
——以毕淑敏作品《预约死亡》为样本

2021-01-02 22:59杨同卫郑林娟封展旗
中国医学人文 2021年4期
关键词:毕淑敏病人疼痛

文/杨同卫 郑林娟 封展旗

作者单位/ 1.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2.国网技术学院综合培训部

临终关怀又称安宁疗护,是对晚期病人提供的躯体、心理、灵性等方面的全方位照护服务;通过缓解疼痛与减轻不适来提高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消除病人面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帮助病人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辞世。临终关怀既不加速也不延缓死亡,而是帮助病人尽可能积极地生活,直至生命终结。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临终关怀事业,一系列临终关怀政策、法律、规划出台,我国临终关怀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临终关怀是个复杂的社会工程,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试图以毕淑敏小说《预约死亡》为样本,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临终关怀的认识和态度。

《预约死亡》于2009 年由文联出版公司出版,是毕淑敏新体验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所谓“新体验”是指作者走出书斋,走进生活,突破冥想与虚构,在人群中亲身体验并记叙百姓的生活1。真实性、亲历性是“新体验”小说的显著特征。毕淑敏讲述了自己在临终关怀医院采访中遇到的几件事情,她用细腻而富有热情的笔触,将关怀事业起步初期的真实状况展现在人们的面前2。因此,可将《预约死亡》看作一个实地调研报告,其中的访谈记录可以作为研究的一个典型样本,从中可以管窥中国传统文化之于临终关怀的态度。《预约死亡》出版已经十余年,但由于传统观念渗透在现实社会中,渗透在现实社会的主体——中国人的意识深层,观念的变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3,所以,时至今日该样本仍具有一定研究意义。

传统文化对于“善终”的追求与临终关怀的宗旨一致

在中国有“五福临门”之谓,“善终”是第五福,前四福依次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4。 “善终”最早见于《尚书·洪范》,意为了无牵挂地安然辞世。

在中国人看来,没有遭遇横祸,自然死亡即属于善终。对于自然死亡老百姓并不畏惧,认为善终反而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在中国很多地方,为70 岁以上老人办的丧礼被称为“喜丧”或“白喜事”5。所以,不能简单地说中国人拒斥死亡、厌恶死亡。《预约死亡》中的护工小白接受自然死亡,她认为:“我没觉得死与不死没有什么大变化。还是那个人,不过是从我这儿到我奶奶那儿去了。”6《预约死亡》中21 床的儿子祈求母亲善终,他说:“我是独子,母亲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假如我不能亲自给她老人家送终,我的心灵将会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会悔恨无穷。辛劳一生的母亲应该有一个善终,她只能在我怀里死去,其他任何一种死法我都不能接受。”6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来,“善终”应该是无痛苦的尊严辞世。作品中詹姆斯博士感叹道“临终的人并不是恐惧死亡,他们只是恐惧疼痛!死亡不可避免,疼痛却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临终关怀一方面拒绝不必要的生命延续措施,另一方面积极倡导姑息治疗(Palliative Care),即将疼痛分为躯体、心理、精神三大类,主张使用阿片类止痛药和心理慰藉作为舒缓患者身心痛苦的主要手段。可见,临终关怀的宗旨与中国人“善终”的追求相一致,临终关怀事业在中国有着良好的社会文化基础。

《预约死亡》出版于2009年,当时中国的临终关怀事业刚刚起步,临终关怀实践尚不规范,现在看来文中描述的两处应该改进:一是21 床的儿子要求撤去母亲的生命维持设备,以求母亲的安宁辞世,这一要求应予满足。二是对于双下肢动脉闭锁合并感染的89岁老人,在上次镇痛剂药效消失后,既定的下次给药时间未到之前不予注射镇痛剂,以至于老人疼痛难忍,寻求自尽。现在看来确实应该像文中詹姆斯博士所主张的“病人一旦被确认患了不可逆转的疾病并伴有刻骨铭心的疼痛时,临终关怀医院可不限量地使用麻醉性镇痛剂。”6

传统文化既不有意提前也不刻意推迟死亡的到来,这与临终关怀的思想一致

世界卫生组织对临终关怀的解释包括:(1)着眼于生命的价值,将死亡看作一个自然的过程;(2)不加速也不延缓死亡;(3)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和精神抚慰;(4)帮助患者尽可能积极地生活,直至生命终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听天由命”之说,正如毕淑敏在她的作品中所言“在中国人的骨髓里,觉得人是不能操纵自己的生命的。代天行道,天就会怨你僭越了名分,惩罚于你。”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是不接受主动安乐死的,因为主动安乐死是人为地提前终止老人的生命,是不孝的表现,是会受到天谴的,正如《预约死亡》中21 床的儿子的表白:“不!不!我不要!我怎能亲手给我的妈妈吃这种东西?那样,我的心灵将一辈子不得安宁。我的妈妈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死去,而那个时间正是由于我给她吃了某种东西,这个结论会使我痛苦万分。我的灵魂将终生在有愧于母亲的阴影里徘徊。我不能做这件事!”6在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主张刻意延缓临终病人的生命。例如:21 床的儿子就再三请求为母亲撤去生命维持设备,以求得母亲的善终。作品中的齐大夫说“该死的就让他死好了。”作品中的19 床认为死亡好比“瓜熟蒂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和结果,他说“死亡是一个红果子,要好多年才熟。每个人都有一个,你急什么?抢着摘下来的,是青的。青果子和红果子能是一般味吗?”6

传统文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爱精神,与临终关怀的理念一致

临终关怀是人文关怀的最好体现,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临终关怀的理念是让病人能够有机会与家人、朋友做最后的告别并安排后事,实现道谢、道歉、道爱、道别的“四道人生”,并能从心理、精神层面充分肯定自己,并维护自己最后的尊严。临终关怀通常要由医生、护士、理疗师、心理师、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

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爱精神正是支撑临终关怀事业的基石,是激励年轻人投身临终关怀事业的内在动力。作品中齐大夫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解释是“要像服侍自己的双亲那样服侍整个人类的老人。”小白是一位美丽、能干的护理人员,她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是“这不难,家里有老人吧?就照那样服侍就中。”6

在中国还有一句话叫“养老如养小”,养老人应该像养孩子一样。两三岁的小孩子你会让他干活吗?养小孩就是让他吃好、玩好、休息好,让他快乐,养老人也是一样。作品中的小白常说:“其实他们没有一丝害人之心,像婴孩似的。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非常纯净。跟他们相处,充满静谧与安宁。”6

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任何一个人都避免不了。这正如毕淑敏在《预约死亡》中所写的那样“人和人其实相像,生的时候都是一样的血污,死的时候都是一样的抽噎。”“你可以拒绝一切,但不可以拒绝死亡。”6对死亡的深度关切与冷静描述是毕淑敏作品的生命支撑和力量源泉,是《预约死亡》引起广泛共鸣的深层原因。总体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是接受和欢迎临终关怀这一事业的,我们正在从事一项顺天意、合民心的人道主义事业,中国本土化的临终关怀事业一定会有广阔的天地。

猜你喜欢
毕淑敏病人疼痛
《毕淑敏心灵独白》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谁是病人
疼痛不简单
善良是颗种子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病人膏育
毕淑敏:愿你的“生命借记卡”物超所值
还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