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社会的医学担当与使命

2021-01-02 22:59董昊裕
中国医学人文 2021年4期
关键词:现代医学过度关怀

文/董昊裕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医学担当是医学人文的热点话题,而医学作为应对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在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不断增长和医疗费用日益昂贵的形势下,显得尤为力不从心,现代医学的进步无疑取得了无比灿烂的成就,但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困难。在资本以及其他社会因素面前,医学的担当又该体现在哪里?医学究竟应当走向何处,如何实现现代社会的医学担当和使命,值得我们的深思。

医学担当与科学担当的差异性

科学担当理性之“窗”

首先需要确定是,医学不同于科学。科学起源于社会建制大背景下的宗教学和唯物哲学1,是利用已有知识来研究和证明未知世界的学科。科学之所以被划分为理科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科学似乎可以把事物剖析的条理分明,能够“量化”,是客观公正的,是通用的,能够用人们可以接受的机制和技术去解释研究。

医学肩负生命之“重”

医学起源于巫术、神学和原始哲学,很多国家的传统医学讲究辩证思维、整体与局部器官的诊治、“气”与“穴”等,之后在科学的引入和指导下,医学在近现代社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过现代医学的社会功能同样在与时俱进,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营养膳食等都属于现代医学的范畴。现代社会的医学担当是多元化的,尽管可以细分到每一个特定的责任,但是其使命总是紧密围绕生命和健康,肩负生命之重,并不断前行和发展。

医学担当在现代社会的部分困境和现状

人文精神的背离和人文关怀的缺失

真正的医学不应该是冰冷的,应当是有温度的、善良的、温暖人心的。著名院士、医学家吴阶平先生说过:“医学的服务对象是人,世界上最复杂的事物莫过于人。要做一名好医生,首先一点要研究人,全身心地为病人服务,这就是医德。医德不光是愿望,更是一种行动,这个行动要贯穿医疗的全过程,贯穿一名医生的整个行医生涯。”病人对医院或医生越来越不信任,一方面固然有收红包、提成、回扣、玩忽职守等负面新闻的影响,另一方面更是人文关怀的缺失,现在的医疗逐渐背离“以人为本”的信条,当病人慢慢失去和医生交流的机会和时间,拿着冰冷的化验单和机械的处方,医学是否变得更加冷漠,更加没有人情味了呢?而很多医患纠纷的根源在于缺少交流,缺失医生的人文关怀,即便是绝症患者,倘若身着白衣的天使能给予一个拥抱、一句鼓励,我想患者心里必然有“良言一句三冬暖”的欣慰感,而不是去质疑医生是否开了高回扣的处方。所以说现代医学应该担起人文关怀的责任,不仅从身体上治疗治愈患者,更要用心去对待患者,感化患者,医学应当是充满人情味的艺术,正能量的担当。

过度医疗与过度干预的危机

“节制”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不过分、不过度,好的医学本应该是节制而谨慎的,而如今的医学恰恰就陷入了“过度”的怪圈。我国一直被其他西方国家谴责滥用抗生素,仅2009 年我国医疗输液104 亿瓶,平均到13 亿人口,这相当于每个中国人一年里挂了8 个吊瓶,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2。据研究显示:我国使用抗生素病人中有1/3 以上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同时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3,4。那么带来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破坏了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还为耐药性极强的各种“超级病毒”的变异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继SARS 之后公共卫生秩序的又一大挑战。过度医疗不止局限于抗生素滥用一个方面,比如重复繁杂的医学检查、没有必要的手术和药物治疗,违背了临床医疗的客观规律。并且医学技术不是医学的全部,如果对技术的追求演变为对权力、金钱、名誉的追逐,因而导致医学在提升技术中迷失了自我,逐渐失去了“节制”,并且走向“过度”,那现代医学的担当又何去何从呢?倘若医学不能担当起节制和自律的责任,那么健康终究只会是空中楼阁。

个体医学与群体医学之争

一提到医学,往往大家会最先联想到救死扶伤的场面,其实这产生了一个误区:医学就是临床医学;诚然临床医学当然是为具体的患者服务的,但是现代医学并不只是临床医学,那么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医学究竟是为作为个人的病人服务的,还是为整个人群服务的?所谓群体医学,一般指的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的医学专业,以人群为研究对象,旨在多途径维护人群健康、提高人民生活生命质量的医学,一般从事疾病控制、预防接种、卫生监督等卫生服务工作5;而大众对医学的认知则是坚持了狭义的医学观点:“医学是临床医学,为患者个人治疗服务的。”因此也衍生出了很多社会问题6。

现代医学应有的担当和使命

人文精神撑起现代医学的脊梁

真正的医学应当是温暖人心,以良知和医德为双翼,追求人类幸福生活的医学。既有对生命充满敬畏的一面,对患者充满人文关怀的一面。面对医学发展引发的种种困境和难题,现代医学应该担当起维护良知、道德等人文精神的责任,在关怀生命、促进健康的使命中追寻幸福的真谛。医学专业的意义在有着治病救人、医心仁术的道德使命,而中华医学传统的“大医精神”为医患相互信赖的紧密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现代医学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不断提升医学自律素养的基础上,通过与社会伦理的结合,促进医学迈向卓越。人文精神应贯穿于医学教育、培训、实践、考核等全过程,医务人员尤其要注重人文精神在医学中的运用,学会关怀人。所以说现代医学的担当,体现在能否有将人文精神和关怀融会贯通,内化为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否成为医学不可磨灭的、镌刻于灵魂深处的基因。

抑制过度:医学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间的平衡

过度医疗和过度干预本质是医学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之间的失衡所造成的7。由于医学技术“主体化”的加深,医学技术的工具性逐渐转向了目的性,人的主体性被作为客体的医学技术所取代,医学的理性反而被作为工具的医学技术所控制,在价值层面上日渐扭曲从而背离了医学的真正初衷。改善过度医疗和干预现状,一方面行政管理部门要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和公费医疗制度,并且清除诱发过度医疗的政策相关因素,比如卫生服务的市场机制、医学伦理审查和医学高新技术准入评估制度等;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层面的监督,增强各项卫生费用的透明度;同时对医务人员而言,要不断提高医德水平和思想素质,完善自身的业务素质,避免手术和药物的滥用,并且克服金钱利益的诱惑,真正做到为患者的健康和经济情况考虑,引导病人树立科学的治疗观和就医观。抑制过度医疗和干预,现代医学的担当和使命需要一直在路上,始终与时俱进。

从“可望不可及”走向“人人享有健康”

习总书记在2016 年全国健康大会的报告中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2019 年度,又在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上发表讲话:“人人享有健康是全人类共同愿景,也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共同体失职的问题如何解决,习总书记给出了答案: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共同维护与全人类息息相关的医学和健康问题,进一步推动医学共同体发挥应有的社会责任:完善医学体制和公共卫生体系,减少条条框框对现代医学的束缚。从责任角度来说,现代医学不应该是自私地维护“小我”的健康8,更多地应该是着重“大我”的健康即人群的健康,再扩展一点,即全人类的健康。现代医学不应该局限于个人,更应当面向社会,面向人类,这才是现世所需要的医学担当。具体一点说,现代医学需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核心点,提供公平可及并且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高水平、多层次的全民健康,让“因病返贫”和医疗健康的不可负担、不可及成为历史,要惠及全人群,同时针对生命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实现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全面维护人民健康。总之,现代医学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医学的担当也在不断扩充新的内涵,着眼于人群和人类的健康是现实的使命,但依旧任重而道远。

医学的担当与使命需要向生命致敬的同时造福人类

医学的担当和使命理应落脚于为人类带来更多福祉和健康效益。举个例子,21 世纪在不少人看来是医学与生命科学的世纪,2019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William G.Kaelin Jr、Sir Peter J.Ratcliffe 以及Gregg L.Semenza 三位科学家,因为他们在理解细胞如何感知并适应氧气的作用机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与去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关注到肿瘤免疫疗法类似,今年这个奖又一次与癌症治疗有关。那么这些现代医学的研究最终不无与医疗和人类健康息息相关,也正是有了这些研究,医学担当才能更好地发挥维护人群健康的作用。

无论是人体细胞与基因的微观尺度,还是在人群和社会环境的宏观世界,人类最熟悉和最陌生的都莫过于生命本身。而真正伟大的医学探索,其目的不是为了追逐名利或哗众取宠,而是为了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同时向生命致敬,为全人类创造更多的福祉。

猜你喜欢
现代医学过度关怀
过度情绪反应的背后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
浅析医学科技对眼健康系统发展的影响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医院计算机网络需适应现代医学的创新发展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