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品爱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杭州 310000)
校园文化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基础,是学校发展轨迹的历史记录,凝聚了历史意义上发生在校园内所有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其本身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资源。优秀的校史文化是高校的宝贵财富,在校园文化建设、德育管理、实践教学等各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入挖掘高校校史文化,是将高校从成立到发展的历程进行一个深度了解的过程,这个了解的过程,可以使广大师生依托校史文化资源,对学校发展理念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促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引导广大师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国家。
文化是人类社会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可见,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多重要。高校文化的含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是相对于文化这个含义顺势提出的。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结构要素主要包括高校校园的物质文化、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高校规章制度、高校文化底蕴和精神、高校的价值取向等。高校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大学生,良好的高校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对学校的整体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校史,是校园文化的缩影和精彩所在,在漫长的办学历史当中慢慢积淀成为独具校园魅力的历史内涵。校史包括学校发展历程中的制度建设、办学经验和特色、人文精神和文化传统等元素,是高等学校最稳固的财富和无形的资产,也是文化育人最独特的载体和必要的资源。校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每个时代的校园文化又将成为校史文化,他们相互关联又相互包含。校史文化与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校园中并存的两种文化现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如果一个高校的校园文化不以校史文化为依托,那么它必将失去特色,同时,如果不将校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校史文化也将失去它的意义。校史文化的发展是与历史长河的发展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吸收校园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慢慢成为独特优秀的校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以下特点:
校史文化既是高校发展过程中历史的体现,也是历史发展延续的产物。在校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形成了校史文化的重点内容,为校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节点保障。由于历史的不断变迁,校史文化也呈现出了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的特点,与此同时,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校史文化,能够指引人们去探索和思考文化,以此获得丰富的宝贵经验,促进校史文化能力的提升。在高校中,校史文化具有生动鲜明的历史文化印记,重点记录每所高校的历史发展轨迹,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可能对高校文化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为学校的长足发展进步奠定历史文化基础。
校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丰富的校史文化是高校校园有形和无形宝贵资源的总和,是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高校坎坷曲折的发展过程其实是我国民族历史发展的有效折射,也是一代又一代高校人顽强拼搏,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历史进程的呈现。所以校史文化包括了爱国爱校的优秀思想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这些丰富的校史文化教育内容组成了校园文化,对高校学生起到了非常深远的教育意义。
丰富的校史文化内涵,不仅包括了抽象的精神文化,还包括形态多样的物质文化。在高校文化的不断发展历程中,学校里形式各异的人文景观(雕像、标志性建筑、校史馆、亭台等),都将成为校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影响高校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
高校校史文化是由学校里一届又一届的师生共同谱写而成,校史文化的教育内容更加贴切师生的日常生活,更能激发师生的共鸣,代入感更强,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由此体现出高校校史文化的育人功能。无论是百年名校还是几十年的高校,能走到今天,在其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必然有着精彩的历史或者优秀的人物作为支撑,高校的变迁奋斗发展道路的曲折和艰辛激励着师生永攀高峰,这些名人名师对国家乃至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引领师生不断奋进。这就是校史文化带给一代又一代师生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新时代新形势分析出校史文化的育人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祖国未来和希望的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形势下的社会中,受到互联网时代的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所以每所高校都有如何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这项任务完成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大学的整体发展水平。校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其校史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影响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让校史文化成为每位师生员工的精神食粮,从而提升整个大学的思想境界水平。校史文化也会对青年学生的个体行为产生指导作用,它是规范学生行为的有效方式,特别是一些优秀校友的榜样作用对价值观模糊的学生能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例如那些已经成为优秀的企业家、政治名人或商界精英的校友,会对在校的青年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励着他们朝着良性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如何利用校史资源塑造师生的核心价值观,可以参考一些名校发挥校史资源文化育人的做法。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斗争史和解放史知之甚少,其实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史可以追溯到清末,正是经历各种战乱,政权争夺和领导变更的年代,当时的青年大学生都是满腔热情的爱国人士,所以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一部血泪史,爱国史,这些校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三观具有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能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生活在当代的中国是有多么的不容易,大大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各大高校可以利用校史文化这一教育途径开设一些必修和选修课程,为在校大学生集中普及校史文化的内涵及学校的发展史,改变学生对校史从零到有的文化认知。利用好各种平台和教育载体传播高校的发展历史和优秀文化,对增强大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感起到积极作用。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包含以报效国家、维护人类和平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集体主义教育,以生活理想、事业(职业)理想、社会理想为主要内容的信仰道德教育,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遵守纪律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尊老爱幼、勤俭节约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教育,以诚信、奉献、担当、勇敢、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道德品质教育。校史文化中包含前人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迎难而上的锐意进取精神,为高校德育教育提供了优质的资源。校史文化中的历史事件、人物事迹作为优秀的素材融入到教育教学中,通过参观校史馆和一些历史人文景观雕像建筑开展实地情景教学,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会比直接从课本中习得更为深刻,为学校育人打开新的教育模式。
高校精神主要包括民主科学、爱国爱校、无私奉献、勇挑重担、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其核心是爱国、民主和科学。而高校校史文化精神充分体现了高校精神,所以高校应当弘扬高校校史文化精神。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存在对校史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校史资源挖掘不够深入,研究不够系统全面,校史资源的利用率低等问题。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校史文化,领导的重视是校史文化建设最有力的保障,建立起符合自己学校的校史资料研究制度。充分挖掘自己本校的校史文化资源,对一些珍贵久远的资料要采用多途径多手段进行收集整理、提炼和研究,如校友回忆录、校友的拼搏往事和知名校友的访谈录等等。对校史资料的项目研究和教材编写提供政策性导向和激励性倾斜,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到校史资料挖掘中,为校史育人提供更丰富和精准的素材。利用校史馆等资源,形成一条校史文化挖掘研究教育链,扩大校史文化的宣传面,让校史文化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校史陈列馆首先是学校的编年史,既是学校过去发展的总结,校史的陈列和展览,也是学校对将来的展望,是学校优良传统与校园文化精粹集中表现的场所。校史馆的建设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学校传统教育和优良校风教育,有利于增强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有利于吸引更多人关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为学校建设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建设规模不等的校史馆作为校庆的重要内容,以充分展现自己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
育人先育己,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对自己学校的校史文化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学习和研究校史文化中的榜样人物,需要培养一批热衷校史文化的教师。高校课堂结合学校实情可以开设校史文化相关的专业和选修系列课程,或者将校史元素融入到部分专业中,邀请一些校友、教授或者对学校历史有着深入了解的教师现身授课,以切身感受的方式来讲述学校的历史,大力宣传和弘扬学校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优秀人物事迹,激发学生成为优秀校友,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心,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以此达到校史文化育人的最佳效果。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停留在传统纸质媒体来宣传校史文化,会固步自封,也就无法打开新局面。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和数字技术(微信公众号、微博、APP等),开发网上校史馆和3DVR校史馆,将校史文化实时传送到学生手机上,让学生更快捷更方便接收校史文化资源,提升校史文化育人的时效性。同时在校史馆、具有历史意义的教学楼和名人雕像附近开展校史教育实践活动,并结合学生关注度较高的高校官微、官网、电视广播台和一些传统的纸质媒体如校报、校刊等平台和载体,线上和线下相互结合的方式大力宣传校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