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飞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第九小学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100)
小乐器是指携带方便,简单易学可以灵活应用的小型乐器,常见的小型乐器有口琴,葫芦丝,竖笛等。把这些小乐器引入课堂有助于音乐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更快地接受乐器并会使用,让教师在接下来的音乐教学中更加顺利,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完成教学目标。小乐器进课堂是对传统音乐教学模式进行的革新,它符合当下小学生的学习形势,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1]。小乐器进课堂可以增添教学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小乐器较为简单,可以让以前没有接触过乐器的学生尽快跟上音乐教学进程,学生的自信心能够得以增强。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一般都是通过反复跟唱让学生学会曲目,小学生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难免觉得枯燥乏味,从而降低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识谱视唱能力也是小学音乐教学目标中的重要内容,每个学生的识谱视唱能力不一,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自身条件进行教学。教师把小乐器带入课堂,可以通过乐器让学生有效锻炼识谱视唱能力,以此带动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音乐课本上的曲谱,利用小乐器进行演奏,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口琴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辨音,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训练,把握音准。学生根据个人的音乐能力对自己的短处进行学习,努力跟上教学进度。如歌曲《捉泥鳅》的高音比较多,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着歌谱打击小乐器的方式,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让学生通过节奏大声朗读歌词,以此熟悉歌曲的旋律与曲谱。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同学,可以让其先朗读歌词,对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学生,可以让其先进行旋律的学习。总而言之,通过小乐器进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识谱视唱能力。
由于小乐器具备轻便易携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带到学校进行学习,能够避免由于大型乐器较贵且个头比较大不宜带到学校来的情况。学生突然面对小乐器会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上课时以小乐器展开教学,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2],避免由于学生专注力不够而落下音乐学习进度的情况。教师利用小乐器进行歌唱教学,既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减轻学生的压力。对于一些“五音不全”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通过小乐器简单易学的特点让其增强自信心。例如,讲授《我是小小音乐家》这一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口笛把其旋律演奏出来,可以让“五音不全”的学生进行口笛演奏,让音色较好的学生进行演唱,学生之间相互配合,一起完成《我是小小音乐家》这一曲目,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表演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以后的音乐教学也能起到深远影响。
每个小学生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小乐器,在上课时可以自己动手进行表演,为课堂教学构建良好的氛围,有效完成教学目标。以小乐器进课堂为前提,学生需要人手一琴,在音乐表演时可以积极加入进来。由于小学生定力不强,上课容易走思,当学生可以人手一琴时,学生的专注力会大部分放在琴上,教师教会学生用琴的方式,学生就会对手上的琴跃跃欲试,以此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以游戏化教学模式展开音乐教学,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搭建学习音乐的交流平台。例如,教学歌曲《卖报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卖报歌的影片,将学生代入卖报小孩的氛围,给课堂营造一个良好的演奏氛围。影片播放完毕,让学生拿起手上的琴进行演奏,学生通过影片内容能够深刻理解到卖报的情形,然后可以在演奏时流露出真情实感,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以此达到小乐器进课堂的目的,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有所学、有所得。
综上所述,利用小乐器进行音乐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识谱视唱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乏味的音乐课堂变得有趣,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进音乐教学进度。因此,小乐器进课堂对音乐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