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学习初探

2021-01-02 14:51罗志军
科学咨询 2021年13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意识

罗志军

(浙江省临海市外国语学校 浙江台州 317000)

一、项目化学习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项目化学习又称项目式学习,最早是应用在医学教学,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项目式教学,在基础教育的应用中,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以团队或者小组的形式来解决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从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获得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培养。根据项目式学习的定义,总结其中核心的几个要素:1.知识性学习和综合素养培养。项目式学习不再淡出的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更加注重在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等诸多能力的培养。2.真实的挑战。真实的、跟接近学生生活的项目让学生更有兴趣投入进来,同时老师又要设定难度适宜的挑战,引导学生参与解决一个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而又不能难度太大,否则会让学生望而却步。3.以学生为中心。项目式学习在实施前,学生要独立完成资料搜集、学习内容、探究目标等准备活动,过程中要确保学生绝对的发言权,并及时反思每一个步骤,最后要给老师和同学进行最终的成果展示并接受点评和建议。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无一不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以及未来成长都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而借助项目化学习的形式,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参与进公共事件的处理,树立健全的、正确的法制意识,培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可为将来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针对刚刚升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群体,就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一些方法。

二、项目化学习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构建真实情景,促进政治认同

在很多人看来,对于初中生来说,政治认同还是个比较遥远和宽泛的概念,其实不然。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社会生活,那么我们就要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确立自己的身份,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只不过学生处于初中生的阶段,而政治认同很大程度上跟社会身份有关,学生时代的政治认同感不强烈,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更早地给予他们最好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让他们拥有归属感,才能凝聚强度大的内心力量,来迎接未来学习生活的挑战。而通过构建真实的生活情境,能让学生真正参与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那么,有关政治认同的内容就能够直观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准确把握到[1]。

比如,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成长的节拍”,这其实就是学生融入一个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的开始,褪去了小学时的稚嫩,进入更大的校园生活,面对更多的同学还有更高难度的学习,学生需要接受这个新的身份,新的开始。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构建真实情景,或者直接组织学生展开一系列的情景活动,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成长之后的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改变,在家里,以前只能尾随在爸爸妈妈的身后,现在已经能独立整理房间,管理自己的作息,甚至帮父母分担一些生活上的压力,做做家务、农活儿等;在生活中,也不再是那个需要别人呵护的小孩子,而是能够独当一面、乐善好施的少先队员;在学习上,不再需要老师频繁的督促,自己就能把握好学习的进度,自主完成预习、复习、巩固知识等。最后,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改变的同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个“陌生”的校园环境、人文环境,引导学生掌握初中学习的新特点、新方法,珍惜学习机会和初中的学习生活,正确认识自己,促进与他人的交往,对家庭和学校的这种归属感以及迎接新身份、践行新的责任和义务、规范自己行为的表现,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高度的政治认同[2]。

(二)举例引导分析,增强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守法、用法、遵法,并主动参与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当中的观念与意识。公民良好的法治意识保证了我国的社会秩序井井有条,这已经是一种基本的公民政治素养,而对于初中生来说,更多地还只是学校生活,没有过多接触社会,但不能因此就淡泊法治意识。老师要让学生明白,或许将来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法律法治知识的学习,而且会越来越枯燥,但要时刻明白法律的严谨和法治社会的必要性。这里我们就可以借鉴项目学习法,引导学生真正去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对法制意识有一个基本的、明确的感知。

比如,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内容是“生命的思考”,老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互相探讨答案,首先提问:“生命可以永恒么?”学生的答案是不可以,老师就要告诉学生:“生命来之不易,它是属于我们的幸运。”让学生懂得,我们要珍惜生命,生命是宝贵的,守住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变换,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追求人生幸福的种种可能。老师继续问:“校园里的花花草草有没有生命?应不应该珍惜?”学生立刻就心领神会,以后不能践踏草坪,由此老师要引导学生上升到周围环境的保护,公共设备的维护,爱护小动物,以及尊重他人的生命,不做伤害他人生命安全的事,生命安全从来都是法治教育的重点,通过本课让学生形成基本的法治意识。

(三)组织实践活动,强化科学精神

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道德与法治课程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去实践,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社会在飞速变化和发展,学生的思想才更要在实践中去检验,从而在未来学习生活中,面对各色各样的变化作出准确的判断。

比如,老师在讲授有关师生情谊方面的内容时,学生对此还没有十分强烈的感觉,他们就以前的理解,对同学更多的理解为学校里的玩伴,老师便如同家长一样呵护着他们,从学习到生活。对此,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爬山、野炊或者包饺子等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温暖,感受到和同学、老师之间的情谊,不仅仅是停留在学校里的身份关系。这样一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学生会知道怎样对待自己的朋友,怎样面对老师的表扬或批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项目化学习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道德与法治学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方式。教师的指导和调控是项目化学习中学生学习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开展科学合理的指导与调控,确保学习实效和目标的实现。我们在教学中只有紧紧围绕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重任,为国家的建设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