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财经学院智能工程学院 方亚果,刘丙晓,韩涛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我们有责任与义务对它进行良好传承。但是现在的90后、00后、10后等,他们对于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有着更强的接受能力,这就造成了在西方思想及价值观念的冲击下,群体中出现了政治意识淡薄,对自己国家的民族文化越来越疏远,甚至漠视传统文化的 现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受到了鱼龙混杂的网络文化的冲击和挑战[1]。
新时代高校是科技“第一生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更是人类先进文化的推动者,其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尚人文情怀和健康价值追求的各类人才,它是“知识汇聚的殿堂,人才培养的摇篮,文明传播的纽带”。在现在文化冲击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也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高校要研究适合新时代的文化传承创新模式,把当代大学生培养为传统文化的信仰者和传播者。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被考高分、多考证所支配。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在学习上抱有功利心,用“学这个有没有用”来作为学习的标准。这就催生了“考证热”的社会现象。而传统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非常被动,它不同于那些实用性的技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带来明显的收益,因此常常会被学生忽略冷落[2]。
近几年。人们也都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社会中也掀起了一番传统文化热潮。但是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却有虎头蛇尾的情况。学习过程多存在走过场、走形式的现象,没有真正地“入心,入脑”,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现在高校校园里的学生以00后为主,他们思想活跃,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对于事物有明显的喜好,学习也是以自己的喜好来驱使。但是目前传统文化的讲授方式大部分是照本宣科,不能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不符合他们的学习规律。方式不新颖,不能提升学生的兴趣。
此课题中包含了几个重要组成元素,包含传统文化、新时代、高校、学生,因此要创新传承模式就要对这四个组成部分进行充分的研究。首先是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传统文化内容可分为显性部分和隐性部分,其中显性部分是指能被大家直观感受的比如图形、颜色、材质等;而隐性部分是指它们所隐含的一些精神与寓意,比如祥云图案代表了吉祥如意等。这是传统文化的内容,也是传承的主体部分。传承传统文化就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充分研究,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划分。现在是新时代,新时代的特点是高质量发展,是网络互联,是信息化。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在当下就要充分把握时代的特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符合时代特点的创新模式。高校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与媒介具有其自身特点,其凝聚了高端人才和学科最先进的知识,所以要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每个时代的学生都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点,具备不同的群体特征,新时代的学生群体,他们思维更活跃、积极性更强、自我意识更强烈,所以要充分研究他们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这样才能被他们所接受。笔者根据以上各个方面的研究制定了以下的创新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主体,通过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创新意识。具有扎实学识是对好老师的首要要求。要想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首先得是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学习者、传播者。打造一批专业的师资队伍,使其在思想意识上、专业知识上、教学应用上都处于较高水平,这样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就可以更加系统化、专业化。只有对学生有说服力,学生才会信服,从而能“信师”,能够愿意去学习。因此,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为高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把好教师关,打造一批新时代的高校教师[3]。
第二,课程体系建设。要紧抓原则,根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要求。
要严选教材。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材内容要积极健康向上,不能给学生造成误导。高校也可以组建自己的传统文化教材编写队伍。教材的编写要与专业课相结合,以专业课为背景,在传统文化中寻找与专业特点相符合的文化知识点,这样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并且因为与专业知识相关,更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并方便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应用。传统文化教材也可以融入地方特色,这样内容会更接地气,能够拉近学生学习与理论之间的距离,提升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使学生易于接受[4]。
要转变课程性质。之前的传统文化课程大部分为选修课,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可以对传统文化课程进行划分。传统文化的内容比较丰富,可以筛选一些知识作为必修课程,对学生进行普遍教育,其他的一些方向可以作为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修学习,这样就增加了课程的丰富性,能够更加全面地在学生群体中得到传承,同时能够保证学习的效果。
第三,拓宽育人渠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现在高校的主要教学形式,全体教师队伍都有文化传播的责任与义务。加强传统文化与所教课程的融合,在课堂上塑造浓厚的人文氛围,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专业的课程,专业的讲解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全面系统认识[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校园文化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创办文化节、读书月、文化产品展览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与此同时进行文化的传承。通过实践活动,把校内教育延伸到校外,可以通过三下乡等活动,让学生真学真看真感受。与相关机构合作,组织学生参观实习,在实践中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弘扬。
利用网络平台育人。网络时代,高校的育人工作要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可在学生qq群或者微信群中,传播正能量。建立公众号等,利用碎片化时间定时更新和推送相关知识。组建一批优秀合格的新时代网民,传播正能量,引领舆论导向[6]。
第四,搭建开放互助的产学研平台,深入传承传统文化。高校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自身的学校内部,要寻求校外合作,同社会上的企业和其他的高校以及科研机构进行密切合作,多方配合营造传统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不同的高校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侧重点不一样,可以共享研究成果,实现师资力量共享、资源共用、信息互享、基地共建等,这有利于文化传承创新,并且能够加速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呈现。文化传承工作复杂庞大,高校要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来承担此项工作,寻找专业的工作者,搭建一个好的平台,方便研究人员工作研究,最终呈现出高质量、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要与社会上的企业相结合,文化研究成果最终要在社会上使用推广,这就需要与企业合作完成设计成果转化。好的文化成果要在社会上有反响,这就需要媒体的介入。新时代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没有宣传就可能被埋没,所以要充分利用新时代的新媒体、新媒介进行推广宣传,打造特色品牌,创造影响力,这样就会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承提供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五,创建完善的管理评价体系。把传统文化的精神融入日常的管理中[7],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应用。管理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培养学生成才才是目的。我国传统文化中长久以来凝炼出来的智慧与思想可以运用到日常管理中,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熏陶,同时也对管理具有指导作用,最终完成培养目标。把传统文化教学纳入教学考核体系中,有考核有标准,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就有目标有动力。在学生管理评价体系中,可以把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效果和运用情况纳入考核标准中,这样可以端正师生的认识,增强学习的动力,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一个制度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监督机制,因此要做好“售后服务”工作。传承传统文化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是一个长期坚持的工作,因此要在这个过程中监督传承工作顺利进行,确保不脱轨。监督工作要求相关部门应建立相关工作小组,形成监督机制,审查传播内容,保证内容积极健康向上且与时俱进,为传统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保障工作。高校在传统文化传承上也不能仅仅依靠一个单一的部门,它集合了各方的努力,从上到下,从校内到校外,各机构共同配合,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共同把传统文化传承的工作做实做细,把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8]。
传统文化是我国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成为文化强国的源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就辉煌,影响深远,奠定了我们今天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基础。传承传统文化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高校在新时代的环境下,勇挑文化传承的重担,是时代赋予的责任。高校可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课上课下结合、管理与育人结合、思想上和行动上结合把好教师关与学生关,在这样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创新模式下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达到育人效果,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民族自豪感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化决定着任意一个民族的持续发展和稳定,是一个民族集体留下的色彩和创造的篇章,表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显现了民族的生机勃勃、坚不可摧。若遗失了民族文化传统,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就如同浮萍没有了根[9]。民族持续发展和建立稳定根基的重心就是认同文化、传承文化,所以这其中的重要性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当然,现在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碰撞的竞争中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应对全球化冲击的根本要求。创新决定了一个民族是否在和国家与时俱进,是否能让国家兴旺发达,也是文化本身能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因。优秀的文化传统,需要跟随时代的脚步前进,实现现代性的创造性转化,并且让民主、科学、市场、法治、竞争、公平来共同促进文化发展。所以现今只有永远秉着创新精神,才可以在新时代民族文化的路上,绘出一幅浓墨重彩的蓝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