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丰1982 间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其生产示范效果

2021-01-02 11:22:16朱继杰赵红霞王士杰贾晓昀李妙王国印潘秀芬解辉荆玲玲
中国棉花 2021年10期
关键词:黑芝麻定苗间作

朱继杰,赵红霞,王士杰,贾晓昀,李妙*,王国印,潘秀芬,解辉,荆玲玲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石家庄 050035;2. 沧州市农牧局棉花技术推广站,河北沧州 061001;3. 衡水市种子管理站,河北衡水 053000;4. 廊坊市种子管理站,河北廊坊 065000)

棉花品种冀丰1982 具有产量高、 纤维品质优异、铃大、长势强、单株增产潜力大、适宜间作套种的突出特点[1],基于其适宜间作的特性[2]研究集成了其与花生、绿豆和黑芝麻等间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 冀丰1982 与花生间作栽培技术

1.1 种植模式及播种时间

棉花- 花生间作采用“4-4 模式”,即4 行棉花间作4 行花生的种植模式。 其中:4 行棉花等行距种植,行距60 cm,株距30~33 cm;4 行花生等行距种植, 行距40 cm, 穴距16~17 cm, 每穴下种1~2 粒。 棉花种子用量为15.0~22.5 kg·hm-2,花生种子用量为150~225 kg·hm-2。

棉花播种时间一般为4 月20-30 日, 花生播种时间为4 月20 日-5 月10 日。

1.2 田间管理

1.2.1定苗。棉花齐苗后及时间苗,间苗到“叶不搭叶”的程度,在3~4 片真叶时定苗。 花生出苗后及时清棵蹲苗、查苗,缺苗严重的地块应当及时补种。

1.2.2中耕与培土。棉花:苗期保持土壤疏松,及时中耕松土,雨后及时破除板结;在开花前进行中耕培土,以增强棉株的抗旱性和抗倒伏能力。花生:中耕除草在苗期、团棵期、开花期进行,掌握“浅、深、浅”的原则;开花后及时中耕松土,以增强土壤通透性,利于果针下扎,同时兼除田间杂草;在盛花期封垄前进行培土。

1.2.3整枝、打顶。 棉花现蕾后,及时整枝,将第一果枝以下的叶枝及时去掉。 当棉株主茎有12~13个果枝时打顶,遵循“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在7 月20 日前结束打顶。

1.2.4水肥管理。 棉花进入开花期后,结合降雨或浇水,追施尿素150~225 kg·hm-2。 花生开花期及时浇水, 结合浇水, 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0~225 kg·hm-2;如遭遇长期阴雨,要及时排水。

1.2.5化学调控。 棉花现蕾后可开始第1 次化控,根据棉花长势适当增减化控次数。各生育时期棉田缩节胺用量:蕾期7.5~15.0 g·hm-2,初花期12.0~15.0 g·hm-2,盛花期15.0~45.0 g·hm-2,花铃期(打顶后)45.0~75.0 g·hm-2。 在花生盛花后期至结荚前期、株高达35 cm 时,用50~100 mg·kg-1的多效唑水溶液喷施,防止徒长。

1.2.6病虫害防治。 棉花:苗期及时防治棉蚜和蓟马;蕾期、花铃期主要防治盲蝽、蓟马、蚜虫和红蜘蛛等害虫;吐絮期应及时防治白粉虱。 科学防治棉铃虫:一般发生年份,全生育期不需防治;在棉铃虫重发生年份,当百株2 龄以上棉铃虫达到5 头时及时防治。 花生:当蚜虫百穴蚜量在500~800 头时,要及时防治;5 月中下旬为蓟马发生高峰期, 应及时防治;中后期要注意防治蛴螬、金针虫、蝼蛄等地下害虫,可用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叶斑病的病叶率达到10%时及时防治。

1.3 收获

花生:9 月上中旬,中下部叶片转黄脱落,多数荚果果壳硬化时,开始收获。起收后晒果,晒到荚果摇动有响声即可。 棉花: 棉铃开裂吐絮后7~10 d为最佳采摘期,应及时进行采摘晾晒。

2 冀丰1982 与绿豆间作栽培技术

2.1 种植模式及播种时间

棉花- 绿豆间作采用大小行种植模式:棉花大行行距100 cm,小行行距50 cm,大行内间作1 行绿豆。 棉花播种深度2.5~3.0 cm, 绿豆播种深度3.0~5.0 cm。棉花播种量15.0~22.5 kg·hm-2,绿豆播种量15.0 kg·hm-2左右。 棉花株距25~30 cm,密度为4.50 万~5.25 万株·hm-2; 绿豆条播株距10~15 cm,留苗密度4.5 万~6.0 万株·hm-2。 棉花播种时间一般为4 月20-30 日, 绿豆播种时间一般为4 月20 日-5 月10 日。

2.2 田间管理

2.2.1定苗。棉花定苗方式参见1.2.1 小节。绿豆出苗后及时查苗、间苗,去除病苗弱苗。一般在第2 片复叶至第3 片复叶展开后定苗,缺苗严重的地块应及时补种或移苗移栽。

2.2.2中耕与培土。 棉花:苗期中耕次数要因地制宜,做到地板结耕或有草必耕,以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深度宜先浅后深,首次为2~3 cm,现蕾期可达6~9 cm,蕾期结合中耕可进行培土。 绿豆:从出苗到花期进行1~2 次中耕除草, 头遍浅耕或锄地结合间苗和定苗进行,第2 遍中耕在开花前结合培土进行,以防倒伏。 棉花、绿豆中耕可以同时进行。

2.2.3棉花整枝、打顶。 参见1.2.3 小节。

2.2.4水肥管理。 棉田水肥管理方式参见1.2.4 小节。 土壤肥力中等偏下的地块,在绿豆初花期追施尿素75~120 kg·hm-2,花荚后期可采用叶面追肥,施用磷酸二氢钾750~1 500 g·hm-2。 在6 月上中旬绿豆开花结荚期,缺水地块应灌水1 次。

2.2.5棉花化学调控。 参见1.2.5 小节。

2.2.6病虫害防治。棉花:参见1.2.6 小节。绿豆:花荚期重点防治的病害主要包括病毒病、叶斑病和白粉病。 病毒病可通过防治蚜虫等传毒媒介防控。 叶斑病可在发病初期选用50%(质量分数,下同)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的百菌清喷雾防治。每隔7~10 d 喷施1 次,连续防治2~3 次。白粉病在发病初期选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花荚期主要害虫有豆荚螟、豆野螟和食心虫等,可选用菊酯类和有机磷类药物在现蕾分枝期和盛花期各防治1 次。

2.3 收获

绿豆:田间70%的绿豆荚变黑时即可一次性收获。拔出棉花垄间绿豆,运出棉田即可。应在每天上午10 时前及傍晚进行, 收获后及时脱粒晾晒。 棉花:参见1.3 小节。

3 冀丰1982 与黑芝麻间作栽培技术

3.1 种植模式及播种时间

棉花- 黑芝麻间作采用大小行种植模式:棉花大行行距100 cm,小行行距50 cm,大行内间作1行黑芝麻。 棉花播种深度为2.5~3.0 cm,芝麻播种深度为2.0~3.0 cm。 棉花播种量为15.0~22.5 kg·hm-2,芝麻播种量为7.5 kg·hm-2左右。棉花株距为25~30 cm,密度为4.50 万~5.25 万株·hm-2;黑芝麻株距为10~15 cm, 密度为4.5 万~6.0 万株·hm-2。棉花播种时间一般为4 月20―30 日。黑芝麻宜与棉花同期播种,也可在棉花后播种,但应在5月20 日前播完[3]。

3.2 田间管理

3.2.1定苗。棉花定苗参见1.2.1 小节。黑芝麻完全出苗后, 在长出1 对真叶时进行第1 次间苗,2~3对真叶时第2 次间苗,3~4 对真叶时进行定苗。

3.2.2中耕与培土。 棉花中耕与培土方式参见

2.2.2 小节。 棉花和芝麻的中耕可以配合同时进行。

3.2.3整枝、打顶。 棉花整枝、打顶方式参见1.2.3小节。 黑芝麻开花后25~30 d(7 月底),掐去顶尖1.0~1.5 cm,以改善芝麻后期营养状况,减少养分无效消耗,促进养分向蒴果、籽粒的转移,减少黄梢、秕粒,提高黑芝麻的产量和品质。

3.2.4水肥管理。棉花:水肥管理方式参见1.2.4 小节。黑芝麻:初花期追施尿素150~225 kg·hm-2,花期每公顷用硼肥3 kg 和磷酸二氢钾3 kg 兑水600~750 kg,进行叶面喷肥,连续喷施2~3 次(间隔时间为7 d),以促进成熟,增加粒重,提高品质。在黑芝麻现蕾、开花结蒴和终花期浇水2~3 次。

3.2.5化学调控。棉花:化学调控方法参见1.2.5 小节。黑芝麻:在长出第4 对真叶时喷施多效唑,以有效控制苗高,利于培育壮苗;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750 g·hm-2多效唑,以降低黑芝麻株高,增强植株抗逆能力。

3.2.6病虫害防治。棉花:病虫害防治参见1.2.6 小节。 黑芝麻:枯萎病和茎点枯病可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防治,连续喷施2~3 次,间隔期为7 d; 地老虎和蝼蛄可用药土质量比为1∶200 的50%辛硫磷拌成毒土或毒饵撒施于地表防治;蚜虫、棉铃虫等害虫可用吡虫啉、甲维盐、阿维菌素等防治。

3.3 收获

黑芝麻: 当蒴果呈现成熟的黄色,2/3 叶片脱落,基部1~2 个蒴果开裂时,应及时收获,以免炸蒴落粒。 棉花:收获方式参见1.3 小节。

4 生产示范效果

2019―2020 年, 对上述栽培技术在河北多地进行了生产示范,均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与花生间作,冀丰1982 皮棉产量为1 546.5 kg·hm-2,花生产量为2 425.5 kg·hm-2, 间作收入达33 117.0元·hm-2,较单作冀丰1982 收益增加7 684.5 元·hm-2;与绿豆间作, 冀丰1982 皮棉产量为1 563 kg·hm-2,绿豆产量为786 kg·hm-2,间作收入达30 054.0元·hm-2,较单作冀丰1982 收益增加4 621.5 元·hm-2;与黑芝麻间作,冀丰1982 皮棉产量为1 240.5 kg·hm-2,黑芝麻产量为709.5 kg·hm-2,间作收入达31 804.5 元·hm-2, 较单作冀丰1982 收益增加6 372.0 元·hm-2。

猜你喜欢
黑芝麻定苗间作
不同间作模式对山苍子光合特性及其栽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经济林研究(2022年4期)2023-01-12 09:14:46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河北果树(2020年4期)2020-11-26 06:05:18
《黑芝麻香》创作感言
黑芝麻香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枣棉间作系统光合特性研究
玉米出苗期的管理措施
白菜管理“三要素”
黑芝麻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