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脱贫攻坚背景下贫困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研究

2021-01-02 07:32中共郴州市北湖区委党校曹芬
区域治理 2021年38期
关键词:贫困户攻坚政治

中共郴州市北湖区委党校 曹芬

一、北湖区贫困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脱贫不是终点,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是我们奋斗的新起点。思想引领行动,在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中,北湖区也认识到脱贫攻坚不仅要物质上脱贫,更要思想上脱贫,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脱贫攻坚的胜利果实。通过调研,本课题组详细掌握了近年来北湖针对贫困户实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重实用,轻思想

北湖区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开始了扎扎实实的脱贫攻坚战。包括产业引导、社会救助、健康扶贫、教育帮扶、住房安全、就业帮扶、金融扶贫、生态帮扶、产业帮扶等九大类政策帮扶措施。综观这些帮扶措施内容,没有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而是集中体现在经济上的帮扶,比如帮助增收、帮助减免费用、经济补助等。通过实地访谈课题组发现:针对贫困户的教育培训工作一方面集中在就业技能培训,比如各类养殖技术、种植技术、家政服务、电商运营等项目上,另一方面就是通过村民大会传达事关“三农”的政策方针,责任帮扶人会讲解党的扶贫政策。而思想政治教育类的工作相对来说开展得特别少。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陈旧,少创新

世界上有两件最难的事,其中之一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要想做好这世上最难的事,最重要的是掌握好的方式方法。从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当前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有三种:首先,最主要的一种方式是召开村民大会传达上级的文件精神,比如宣读“三农”政策、扶贫政策等;其次,在村里粘贴一些宣传标语、宣传画;再次,发通知让大家在某时段收听收看某个广播电视节目。综观调研情况,在贫困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创新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佳,影响力弱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它以“人”为对象,通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人,主要目的是通过教育实现人的思想观念改变,进而指导人的行为。但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贫困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欠佳。比如:“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我不想脱贫,你要我脱贫”“当甩手掌柜”“我的生活你负责”等现象仍然在部分贫困户中存在,这说明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做到位。在课题组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贫困户认为当前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属于阳春白雪,不贴合老百姓的实际。

二、北湖区贫困户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对贫困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要影响贫困户的思想观念,通过传导政治意识,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思想觉悟,令贫困户认识到脱贫攻坚的意义,提升其投身脱贫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内生动力。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这项针对贫困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非易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主体缺位

在调研中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是普遍现象。大部分被访对象认为,只要帮扶的贫困户该享受的政策都享受,在经济上达到考核标准就算是圆满完成任务,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正是在这种思想的促使下,思想政治工作一直处于扶贫的边缘地带。出现这种问题,追根溯源: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纳入考核

在扶贫检查考核中,贫困户的年度人均纯收入是否达标才是衡量扶贫工作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在经济指标的考核下,政府、领导、帮扶责任人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经济脱贫上,忙着发展扶贫产业,忙着帮助贫困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努力让贫困户的纯收入提高。面对少部分不思进取、等着政府发救济粮的贫困户,领导也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没有明确的界定和分工,工作目标没有具体的评定标准,工作开展没有规范的指导要求,工作效果没有科学评估体系等,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在脱贫攻坚中被边缘化。

2.帮扶责任人缺乏主动性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不少责任帮扶人对贫困户的工作就是流水线程序化操作,上面说怎么做就怎么做,把程序走完,就算是工作完成,至于效果好坏考虑不多。面对部分要求多、过分的贫困户不少责任帮扶人采取“哄”“求”的方式,让这些贫困户配合工作完成,并没有针对问题仔细探究其中缘由,更没有为解决问题真正去想办法。究其原因:一是思想上错位。部分责任帮扶人在扶贫过程中没有从思想上摆正自己的位置,认为帮扶工作占用时间、精力多,都是为他人谋利益,有时候还吃力不讨好。二是有畏难情绪,缺乏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真正做到因户因人施策,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严重缺位,没有让贫困户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精髓,从根本上认识脱贫致富靠勤劳、靠智慧。三是自身能力的不足。不少责任帮扶人表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研究,在方法上缺乏技巧,实施的效果也不明显。

3.专业教育队伍力量薄弱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难度系数大,见效慢的工作,要想做好此项工作专业教育队伍必不可少,但在走访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诸如此类的专业教育队伍基本上没有,目前针对贫困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上是由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两委的干部、责任帮扶人承担,但这些人能力素质参差不齐,比如:有的没有进行相关的专业训练,缺乏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技巧。有些文化层次不高,理论功底不深,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不牢。有的工作经验少,很难胜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有个别少数党员干部自身示范作用不强,在群众中缺乏信任,不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教育客体弱位

中国共产党历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刘少奇同志曾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生命线,是为实现党的特定历史阶段任务及最终目标服务的根本手段。”脱贫攻坚的主体是贫困户,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调动广大困难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才是解决贫困的根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引导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因此对贫困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变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让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的成果。但是在走访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贫困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以粗放式为主,教育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

1.常态化教育机制缺失

就目前而言,常态化、精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集中在干部、党员、学生这部分人群,而其他人群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以粗放式为主。对于农村人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也是集中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比如“学习强国”,其学习要求大部分只针对村支两委和党员,其他村民不做要求,更没有对这个学习app进行宣传,让更多人使用它来学习新思想、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在我们走访的10个村中,只有塔水村对村民的学习作了要求,实行全村“学习强国”积分排名制度以及定期有组织性的党课学习。此外,还有进党校专业培训,也只是针对村支两委、后备干部等少数人员,而其他人员基本上没有这种系统专业的学习机会和途径。

综观现状,针对贫困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没有建立常态化的教育机制,更没有科学规范的教育体系,而长期处于教育游击状态。

2.贫困户自身学习意识不足

从调查数据中我们看到贫困户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而且两者成正比,占贫困人口总数的比例大。在访谈中,有些贫困户坦言:“我年纪大了,没什么可学的了,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就可以了”。有些贫困户说:“没读过书,也不认识字,只能听别人讲,别人讲得有些还听不懂,自己单独学习根本就不可能”。还有些贫困户说:“事情都做不完,哪有时间和心思搞学习。”

基于贫困户的基本特征分析:一是贫困户普遍文化底子薄,学习基础差,有心无力。二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三是没有学习途径。四是,囿于生活压力,没有精力和时间学。

3.组织集中学习难度大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居家贫困户主要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60岁以下的贫困户基本选择外出务工,由于务工地域的分散和时间的不统一,不利于规模性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被访贫困户坦言:认为自己不会请假回来参加学习培训。因为误工费、旅途费都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总之,在没有外界帮助下,贫困户自身学习意识弱,导致思想闭塞,行动跟不上新时代的步伐。归根结底,还是领导干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度不够,弱化了贫困户的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地位。

(三)教育内容移位

调研数据显示,针对贫困户的教育培训主要集中在实用技术教育上,比如各类养殖技术、种植技术、家政服务、电商运营等项目上,相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类的教育培训不论是形式上、规模上、组织上、领导重视程度上都不及实用技术教育类,主要源于:

1.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大多数人对于扶贫脱贫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经济层面上的脱贫,没有认识到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要让扶贫工作从简单的“输血”模式转换成自主的“造血”模式,除了加强生产技能的培训,更需要思想上的培训,只有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让贫困户摆脱对政策的依赖,实现彻底摆脱贫困。

2.经济考核硬指标压力

按照中央要求,贫困户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超六有”,才算扶贫工作基本合格。也就是说,经济脱贫是衡量扶贫工作成效的基准标尺。贫困户之所以为贫困户,建档立卡的标准之一就是经济贫困。基于此,在扶贫工作中,帮助贫困户增收是基础,也是脱贫攻坚考核的硬指标。所以各种实用的就业、创业技术成为贫困户培训的主要内容,当地政府也乐于组织这类培训,让贫困户掌握脱贫的技术和手段。因为贫困户有了谋生的技能和手段,才有脱贫不返贫的能力,当地政府和责任帮扶人才能顺利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

3.贫困户摆脱贫困的需求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求,贫困户也不例外。如何摘穷帽,去穷病?工作是途径。从现实的就业需求来看,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更容易找到工作,收入更高。基于就业需求导向,掌握实用知识和技术是基础,也成为贫困户增加收入的现实需求。因此,对于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家政服务、电商运营等项目培训,大多数的贫困户参与意愿强烈,学习积极性高。正是教育客体选择的倾向性,也成为导致教育培训内容移位的重要因素。

(四)教育方法粗糙

世界上有两件最难的事,其中之一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解决这件难事。但在调查走访中我们发现,针对贫困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使用的是最简单落后的方式方法,主要有召开村民大会、拉横幅贴标语、谈心等,方法无新意,效果收效甚微。主要是因为:

1.教育理念滞后

就目前来说,对贫困户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自上而下的传达方式为主,重统一,轻个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村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户群众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需求更多,主要表现在:一是年轻的贫困人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创新需求;二是农村公共生活的丰富多彩需求;三是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需求。这些新需求相对传统的规定动作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现阶段所提供的教育内容、方式已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需要更新教育理念,突出教育客体的实际需求。

2.教育环境不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方面,贫困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建立常态化的教育机制,没有任务指标,没有考核机制、没有硬件支撑、没有软件保障,工作开展无指导、无方法;另一方面,贫困户中老年人占大多数,这些人基本上文化水平不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利用现代化的交流学习工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广难度大。

3.创新能力不足

当前贫困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单一、陈旧、粗糙,主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载体的缺乏,新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度低;二是多个载体整合度不够,导致一种载体形式对应多种教育内容。究其原因:贫困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今为止没有系统工作机制和制度,导致没有规划和具体任务,缺乏明确目标,所以脱贫攻坚工作一线的干部在这项工作上无压力、无紧迫感,进而失去对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

三、结语

我国对贫困人员采取的措施是让他们把对生活的向往变为实际、把想象力变为行动力,通过全体人民自身的努力奋斗,为全民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全体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国脱贫攻坚终于在2020年取得全面胜利,人民生活也已经全面步入小康水平。

猜你喜欢
贫困户攻坚政治
金融扶贫站惠及3万贫困户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政治攀附”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