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 沐昕
新年伊始,华龙网集团总裁、总编辑周秋含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段跑步的短视频,并称“这是新年第一跑”。
奔跑,一直是周秋含工作和生活的关键词。
2020 年,周秋含成为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奖者,这已经是他扎根新闻采编工作的第22 年。从传统媒体一线记者到采编部门管理者,再到网络媒体执行总编辑、总编辑,周秋含带领团队连续8 年获中国新闻奖,其中有4 个一等奖。回顾来路与收获,他笑称,“这都是奔跑路上最美的风景”。
重庆的隆冬,早上7 点,天刚刚擦亮,周秋含已经背着背包到达了公司。这是他每天清晨必做的“功课”,正式开始工作之前,他会绕着公司所在的园区湖边跑步5公里。运动背包,运动水壶,这位年轻的互联网企业老总冲劲十足,像极了23 年前那个背着背包站到报社大门前的少年。
23 年前,周秋含从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那个年代IT 行业远远没有现在发达,同专业的同学大多都去了电脑城装机、卖硬件。正在他迷茫之际,一个去报社实习的机会找到了他。周秋含本来一直对文学很感兴趣,机缘之下,这个学计算机的少年跑进了媒体圈,进入了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晚报工作。此时,传统报纸从“铅与火”的印刷时代迈向互联网时代。
周秋含的第一次正式采访,是要去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报道那里出土的我国境内最早人类化石,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山踩堂戏。“我这个连消息导语都不太会写、倒金字塔结构都搞不懂的技术男,从巫山之后正式开启了新闻生涯。”周秋含对自己第一次采访经历印象非常深刻。
其后23 年里,周秋含学习和历练了新闻工作者应有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思维,成长为媒体负责人。他亲历了华龙网从2013 年第一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到如今连续8年10 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荣誉是对我过去成绩的肯定, 更是新的事业起点, 好比潮头逐浪,推着我不断向前。”周秋含感慨地说。
新闻是“奔跑的事业”。周秋含不仅在生活中热爱跑步,在新闻事业中更一直奔跑在现场、在基层、在一线。因为他相信,“鲜活的新闻,来自街头巷尾,来自寻常人家”。
2014 年,他牵头打造《百姓故事》栏目,这个栏目一开始便瞄准了草根人物,挖掘草根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彰显草根人物的担当与大爱,弘扬人间真善美。6 年多来,该栏目共发布了600 余期,主创团队的足迹遍布重庆各个区县,越高山蹚溪流,记者曾在海拔1000 多米的高山派出所采访,也曾坐在70 多层楼高的山谷溜索上,运送摄影器材,发回了一篇篇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鲜活人物报道。
而众多的荣誉也证明了,周秋含的坚持没有错,“记者要当巷子记者,当田坎记者,身入基层,深入基层采访”。《百姓故事》栏目报道的众多人物获得“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等称号。在第28 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百姓故事》栏目获得一等奖。
同年,华龙网专题作品《绝壁上的“天路”》也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是周秋含带领团队把镜头对准群众的又一案例。作品紧扣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主题,聚焦重庆巫山下庄村二十年如一日坚持修路的故事。主创团队冒着酷暑两进下庄,和老乡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前后采访了20 余人,拍摄共计500 多分钟的视频素材,为成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完善优化作品的表达形式,周秋含更是带着主创团队进行头脑风暴,召开十余次策划会,最终确定以“路”为主题,利用航拍、VR 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融媒体报道,把脱贫攻坚一线群众不等不靠、顽强奋斗的“下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路走来,周秋含始终牢记,心系百姓服务大众,既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也是网络媒体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他曾在全国新闻界率先打造“巷子记者”队伍,2007 年全国记协、全国新闻战线“三教办”在重庆召开现场交流会,推广打造“巷子记者”经验。他还时常向记者强调,“报道要带有泥土的芬芳”,任部门主任期间,他就要求记者到社区当“编外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探索出一条实践“三贴近”的新路子。记者听到了最底层、最真实的声音,也因此写出了大量鲜活的新闻。来自基层的鲜活新闻和服务新闻多了,严肃刻板的党媒也开始变得有“看头”了。
华龙网从“出生”以来,就被印上了新媒体的标志,作为这家新媒体的领航人,面对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浪潮,地方媒体怎么跑在前面?周秋含深知高品质的内容永远是“稀缺品”“硬通货”,优质内容依旧是媒体以“不变”应“万变”的制胜法宝。
2016 年,紧扣抗战胜利70 周年这一重大节点,周秋含带领团队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基础上进行媒体融合的创新实践,策划作品《穿越直播 重返70 年前英雄之城》,以独特的创意,用“穿越直播”概念,“穿越”回抗战时期,以网络直播的形式,通过多媒体手段报道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体现抗战胜利的艰辛。作品获得第26 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也是重庆新闻界第一个一等奖,还被称为大型全媒体融合专题的经典之作。
三年后,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报道中,周秋含牵头策划的创意H5 作品《2019 对话1949:时代变了 初心未变》使用了“分屏互动”技术,实现多维时空、虚拟现实的交互。通过时间的“合纵”和空间的“连横”,构建历史和当下的对话场景,让用户仿佛身处“平行世界”,切身感受时代发展的大主题,让重大主题宣传兼具“内涵”和“颜值”。作品获得第30 届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一等奖,也是重庆新闻界首个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一等奖作品。
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前提下,越来越多新鲜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不断被周秋含运用到他所牵头制作的新闻作品中。2020 年国庆节期间,周秋含带领团队就推出了一场跨越国界、穿越时空的AR 音乐会直播——《五个人的乐队 “一个人”的演出》。这场音乐会的主角,原本是一位青春阳光的澳大利亚小伙菲利普,但遗憾的是,他因病去世不能实现开音乐会的梦想。受益于菲利普器官捐赠,五位延续着他生命的中国人登台演出,共同完成他的心愿。本场音乐会,联动了澳大利亚华文媒体,视频连线身在悉尼的菲利普父母,还首次利用了AR 虚拟成像技术,让已故的菲利普“复活”在舞台上与五人同台演奏,与他的父母实现跨时空的团圆。
当看到逝去儿子的影像出现在舞台,菲利普的父母难忍泪水,菲利普的父亲彼得告诉记者,自己会一直珍藏这段视频,“就像儿子一直在身边一样”。
乐队成员、受捐者之一茉莉在表演完毕,满心感慨地发布了一条朋友圈,她对自己能帮菲利普完成梦想感到自豪,更为自己因这份跨越国界的大爱而获得重生感到幸运,“很庆幸,我就是其中一个幸运儿”。不仅如此,通过10 月8 日中澳媒体联动的云上音乐会直播,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器官捐献并参与其中。据中国人体捐献管理中心数据显示,10 月8 日-10 日,仅重庆地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便有明显增加,比平日多出近50%。10月8 日-19 日,已有近千人完成登记。
“不管时代怎么发展,传播生态怎么变,内容是我们不变的初心,必须坚守。”这是周秋含常对团队说的一句话,也正是因为他的内容初心才能带领团队推出了一批媒体融合创新的精品、爆款。
在这个几乎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的时代,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跑在了信息传播的前面。所以面对新的舆论环境,周秋含坚持守土有责,创新为要。他带领团队顺应移动化大趋势,强化移动优先,“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集中优势力量,加强技术研发,把新闻客户端建设作为重点,形成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移动传播矩阵。他牵头建成三个“1+41”集群,创新构建了全国唯一省市县全覆盖的立体式新型传播平台。目前,重庆客户端集群下载量超过2500 万,已成为重庆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主要载体,被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杂志作为媒体融合经验向全国推广;重庆手机报集群订阅用户超过1000 万,荣获王选新闻科学技术三等奖,成为基层开展宣传、展示形象和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和舆论阵地;智慧数字屏集群超过3000 块,成为重庆唯一入驻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室内多媒体终端。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不再是简单的采编发模式,多元化、多形式、多媒体的表现力更能引发用户的关注和转发。融媒体作品制作中心在各网络媒体内容生产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对于融媒体编辑从以前单纯的新闻图文编辑,逐步要求转化为记者、主播、编辑外加一定技术能力的复合型编辑。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融媒体人才队伍才是融合的基石。因此,周秋含常和记者编辑们说“新媒体时代,不会做编辑的记者不是好主播”。因为他深知新媒体其核心竞争力更多是依靠团队的新闻策划、内容创新等专业能力。
周秋含在新媒体人才培养上先后开展了“腾龙计划”“采编特训营”系列培训,推出“新员工导师制”“中干带记者、领导带中干制”,在业务和思维上全面提升一线采编人员的新媒体综合素养,全力打造全媒人才队伍。
这种人才打造思路,也让华龙网的采编人员逐渐向“全媒记者”“全媒编辑”转型,“文能提笔写稿、俯身制图,武能扛机摄像、后期剪辑”。2019 年中国记协助推文县脱贫攻坚的活动,华龙网3 名“90 后”记者连拍带剪,既出镜又写稿,进行了视频动海报、手绘、Vlog、创意Rap等全方位报道。为此,中国记协专门发来感谢信,称此次报道充分展示了华龙网采编团队的创新意识和新媒体产品制作能力与效率。
2019 年5 月,华龙网两名青年记者登上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举办的“记者大讲堂”,向来自央媒、行业媒体等单位的110 多名同行生动讲述地方媒体人在基层增强“四力”、创作新闻精品的故事。这也是“大讲堂”首次邀请地方一线青年记者参与主讲。
华龙网集团里,每一位员工都是媒体融合大时代背景下的小小缩影,这也包括周秋含自己。周秋含进入媒体工作时恰逢传统媒体进军互联网,后来又亲历了华龙网从“PC 一张网”发展到“一芯两云三平台”的全媒体融合布局,他常说:“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生态、越来越嘈杂的业态、越来越焦虑的心态、越来越犯愁的状态,我们新闻人正面临巨大挑战。”
是挑战也是机遇,这些机遇,为新媒体提供了奋发有为的广阔空间。周秋含说:“我们这代媒体人,拥有丰富的平台资源和时代赋予的‘风口’,没有理由不珍惜。”
23 年的新闻生涯,从“铅与火”到“数与网”,周秋含从零起步,奋力开拓,立潮头逐浪,勇做时代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