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物馆精准服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路径探索
——以广西高校为例

2021-01-02 05:10滕兰花
昆明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留学生广西

滕兰花

(广西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6 )

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为此,以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为基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领域。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我国许多高校建有民族文化类的博物馆,担负着民族文化传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任。截至2020年1月,全国共有8所高校博物馆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其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不过,目前关注高校博物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理论性研究成果不太多,在中国知网上仅检索到5篇文章(1)参见冯雪著《博物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阵地》(刊载于中国民族教育,2017年第2期);奚明研、张立辉等著《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立德树人》(刊载于中国民族报,2018年6月1日);廖红宇著《文化多样性的展示与民族团结教育——以高校民族博物馆为例》(刊载于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民族文化保护与民族团结教育——以高校民族博物馆发展为例》(刊载于中共铜仁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4期);曹立中著《试析高校校史馆和博物馆的育人作用——以喀什师范学院校史馆和民俗博物馆为例》(刊载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3期)。,多为经验总结式的成果,精准研究高校博物馆服务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研究成果偏少,对实施路径的规律性总结提升仍有待加强。地处中国南疆的广西,世居民族众多,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当中形成了各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有着极好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资源。广西一些高校建立了自己的博物馆,本文即以此开展调研,通过个案研究以及问卷调查,探索高校博物馆精准服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路径。

一、高校博物馆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是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承担者,其所设立的博物馆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着诸多作用。

(一)是大学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优质教学科研育人场所

2019年10月23日,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中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要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强调要推进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打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平台;强调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纵深拓展,把重心下沉到社区、乡村、学校、企业、连队等基层单位。[1]同年11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以上党和国家连续发布的文件可以看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意义。

世界各地的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的博物馆,如哈佛大学的博物馆有17所之多。大学博物馆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实现了专业知识的普及,大大提升了师生的文化素质。高校博物馆是开展探究式学习、参与式教学、实践教学的适宜场所,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2012年“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成立,这也就意味着高校博物馆承担着传播知识、弘扬文化、培育精神的育人重任。目前我国高校约有两百多家博物馆。作为高校内部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支撑部门,各高校博物馆在建馆之初均是以自觉承担教学辅助以及科普教育、文化传承的重任。要传播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讲好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最重要的目标群体是大学生,主要阵地除了大学课程外,还应该把高校里展示民族文化的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作为活动阵地。为此,高校作为培养民族人才的重要机构,其博物馆理应有所作为。如2014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的定位就非常明确:成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普及民族知识、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阵地和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肩负着面向社会公众和学校师生传播民族文化知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任。[2]

以广西为例,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的前身是民族文化陈列室,始建于2002年,2012年改为博物馆,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广西科普基地、广西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贺州学院的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是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9建成的新馆总投资约5 000万元,建筑面积约15 000 m2,目前为全广西高校之最。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左江流域民族文化展示馆”,也是以展示学校在民族文化艺术方面的教学科研成果为主要建馆目的,并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保护与文化传承做出贡献。百色学院博物馆的前身为“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2016年改为博物馆,该馆以民族学收藏、教育与科研为办馆宗旨,主动发挥高校科研、智力优势,开展了不少助力百色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文化振兴与文创产业发展的活动,成为该校的一张文化名片。可见,大学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优质教学科研育人场所已成为高校博物馆建馆定位的普遍共识。

(二)是大学主动融入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天然桥梁

高校博物馆是大学育人的重要场域,不论是开展探究式、研究式学习还是实践教学活动,高校博物馆所具有的亲近感和超强的沉浸式学习氛围都非常吸引人。高校博物馆可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各校各有不同的展陈主题,均可以作为公共博物馆的有力补充。据我们调研,广西高校博物馆多以保护、管理和发展文化遗产为建馆宗旨,服务和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多以展示各民族历史文化藏品为主,这是优质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物质形态,可以为大学的师生提供优质的教学科研育人资源。

高校博物馆还应主动融入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把大学优质教学科研育人资源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优势资源,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去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功能。如贺州学院的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主动服务学校所在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相关项目的普查、规划和研究工作,策划和指导富川瑶族自治县古城镇秀山村、石枧村、黄竹村等成功申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广西生态示范村”,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以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百色学院的博物馆与百色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共建,既是高校博物馆,亦属市级非遗展示馆,馆内设立百色非遗文创产品研发中心、中国—东南亚壮侗语族群文化研究中心、红色口述史与民族志影像创作中心、非遗技艺传习基地、文化遗产知识体验课堂,其服务于地方民族历史文化宣教活动丰富,成功入选广西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可见,高校博物馆在主动融入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三)是“讲好中华民族故事”的优质对外传播窗口

在世界民族之林的舞台上,中国的民族团结事业风生水起,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加强,中华文化形象不断增强,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国内外形势变得更加复杂,仍存在着国外所谓“质疑”之声。所以,我们还要加强正本清源,讲好中华民族团结故事。

2017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规划》设有“博物馆建设工程”特别专栏,指出“要建成一批反映边疆历史及多民族融合发展的边疆博物馆,全面提高边疆地区博物馆的藏品保存和陈列展示水平”,“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3]可见,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肩负着传播民族精神、融通中外话语体系、塑造世界的“中国观”责任。

中国不少高校承担着外国留学生培养任务,学校博物馆是很好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天然窗口。如云南民族大学早在1956年就设立了“云南民族文物陈列室”,1981年改为民族博物馆,作为一所国内最早问世的以收藏、陈列、研究少数民族民族文物为主的民族博物馆,在2011年云南民族大学呈贡雨花校区建新馆,该馆在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方面更是成效显著,目前馆藏三万多件文物及藏品,很好地反映出云南少数民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特色,曾先后接待过多国政要,已有60多个国家的外宾到馆参观,是展示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此外,中国高校本身的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借助学校博物馆这个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主动联系外国留学生,可以精准开展相应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播与交流活动,既能讲好中国民族故事,又可推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实现美美与共。以广西地区为例,广西民族大学非常注重来华留学生工作,自1986年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2018年留学生规模为1 382人,目前有在读外国留学生约1 500人,以来自东南亚各国为主体;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现有留学生400多名;百色学院自201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至今已有留学生近100人。这些外国留学生既是开展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对象,也是未来学成回国后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良好形象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为了掌握留学生们对所在高校博物馆及其对中华文化学习的情况,笔者在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百色学院的留学生当中随机发放问卷120份,共回收97份。在问及“是否知道其所留学的高校有博物馆”这个问题时,40.8%的留学生受访者表示知道,可见外国留学生对于校内的民族文化资源的了解度有待提升。在被问及“您最期待目前留学的中国高校博物馆开展哪一类文化活动”时,选择民族文化体验活动的人数为64.95%,课程现场教学42.27%,专题讲座24.74%,其他形式35.05%. 据以上调研数据以及笔者对留学生的个案访谈来看,留学生们非常喜欢通过文化体验的方式去了解中华文化,笔者所在的学校民族博物馆曾特别针对留学生做过一些广西世居民族传统技艺体验活动,如壮族的绣球制作、渡河公制作等,特别受欢迎。

高校是留学生们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从校园文化建设以及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来看,讲好中华民族团结故事,高校博物馆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除了静态的展陈外,还可以常态化地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讲好中华民族故事。

二、高校博物馆精准服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路径

当前中国博物馆教育的面貌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高校博物馆的数量与日俱增,掀起了高校博物馆热。高校博物馆服务于大学的教学与科研,这是它的重要职能。在服务于大学教学过程当中,高校博物馆更多的是承担被动协助相关课程到馆进行现场教学的功能。我们认为,高校博物馆育人工作应从传统的静态陈列展示转化为主动育人活动,紧紧围绕着“立德树人”的目标去开展,努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排头兵”。具体建议如下:

(一)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特色专题课,精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人文化

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表彰大会上精辟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4]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关键点是“文化认同”,为此,高校博物馆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时,可以充分依托馆藏以及展陈情况,充分挖掘大学专家学者的人力资源优势,探索馆内实践课程联合开发的路径,做好协同育人工作,量身定制一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微课程(微讲座)。

笔者在广西调研时,通过“问卷星”随机向广西民族大学的在校生发放问卷,共回收365份问卷。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受访者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讲座)类型的倾向程度。在校大学生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体受众,他们的看法能为民族团结教育指明方向。我们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或讲座)分为理论解读类、历史文化类、民族文化类及其他,从回收的问卷来看,74.52%的受访者喜欢历史文化类的课程(或讲座),63.84%的受访者喜欢民族文化类的课程(或讲座),选择理论解读类和其他类型的课程(或讲座)的比例基本相当,均为11%左右。因此,高校博物馆在开展相关的课程设计时,应该站位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突破现有的博物馆被动式服务的局限,挖掘展品背后的故事,精准定位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培育,精准分析校情、学情和社情,围绕“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这一主线,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共同把脉,找准展陈内容和展品背后的育人资源,精准把握教与学的情感共鸣点和价值结合点,精准设课,提升育人实效。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积极挖掘馆内藏品资源,持续为全校通识必修课《民族理论与政策》以及历史学、法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的相关课程提供民族文化现场教学服务,通过实物陈列观察和馆内专题微课等形式,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直观感觉,实现以文育人。如该馆藏有龚永辉教授的《族际识俫》民族学理论专著和《民族团结纪念林碑记》,是独一无二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1990年出版的《族际识俫》是中国民族识别领域的重要实践成果,它结束了广西隆林“俫人”族属问题长达6年的争议,为“俫人”民族成分识别提供了有力的学理依据。1991年“俫人”正式识别为仡佬族的一支。《民族团结纪念林碑记》记录的是1992年3月“俫乡”各族代表团专程到校园种下一片“民族团结纪念林”的历史时刻。当年种下的三棵榕树,枝繁叶茂,其根须相连,最终连接成长为一棵大榕树。针对这样优质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本馆积极配合《民族理论与政策》教学团队的工作,邀请《族际识俫》的作者以及教学团队骨干成员在馆内和校园里开展现场教学,极大提升了学生们对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解。该馆还积极邀请专家学者到馆举办各类主题讲座,如广西传统农具漫谈、民族服饰之美、陶艺之美、汉代合浦港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三月三”历史与文化、右江流域考古等专题讲座,普及中华传统文化,宣传民族团结,受众除了有校内师生外,还有校外的中小学的师生及家长,很好地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人文化。

作为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文化传承保护展示的重要平台,贺州学院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亦做了许多民族文化系列调研活动,该馆立足该校位于“南岭走廊”的地情,组织学生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开展“潇贺古道”历史文化调研活动,其“潇贺古道碑刻拓片团队”获自治区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支持,碑拓作品还入藏馆内,既增加了馆藏的数量,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实现了民族文化教育功能。

可见,高校博物馆要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人文化,需要先精准分析馆情、校情、学情,特别是现有的馆藏资源以及学校办学特色,再精准设计专题课程或实践教学活动,就能极大提升教育实效。

(二)以特色民族民俗文化活动,精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体化

2019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要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高校博物馆有着双重身份,它既是高校内部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支撑部门,是培育大学校园人文精神的特殊教育载体,承担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重任;又是博物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笔者利用“问卷星”对某所高校的师生随机发放了“您最希望博物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时,有哪些活动形式?”的专题问卷,共回收446份问卷。此问卷为多选题,在五个活动形式的选项当中,特色民族文化体验式活动得票率最高,占比92.83%,随后依次是辅助课程现场教学占比54.04%、专题课程(讲座)占比46.19%、走进社区进学校进行宣传占比45.74%,其他占比14.13%.有受访者希望能根据不同的民族节庆开展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提高师生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从调研结果来看,开展优秀传统民族文化遗产体验活动,营造沉浸式文化氛围,应是有效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该校非常重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积极挖掘学校现有的教学和科研资源,邀请有一技之长的老师任实践导师,指导校内师生以及周边社区的青少年开展各种文化体验活动,如在2019年下半年举办了“巧绘华风”青少年艺术创作活动、“手工扎染知识与体验”活动、钦州“坭兴陶”传统制作技艺体验活动、“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之民族服装走秀、创艺街圩活动、苗绣体验活动,直接受众达2 000余人。该馆还联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馆传授民族传统技艺,如邀请百色右江蓝靛瑶刺绣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柳州苗族刺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到馆为学生进行刺绣技艺演示,并指导学生体验苗瑶传统绣法,使学生充分感受广西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深受师生欢迎。

可见,参与者在特色民族文化体验活动中不但可以亲身参与,还可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技艺的了解,激发兴趣,由此再主动探寻民族文化,感受不同民族传统技艺之美,体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从理论宣传当中以实体化的方式真正扎根师生内心当中。

(三)以校外群众性文化育人特色活动,精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大众化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考察时指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诚然,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强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校博物馆还可以做得更多。

高校博物馆有着双重身份,它既是高校内部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支撑部门,也是培育大学校园人文精神的特殊教育载体,还是博物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应该主动承担起所在地区的中华文化传播的重任,主动走进周边社区和中小学,开展文化宣传活动,助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少高校博物馆在精准服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如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通过充分整合资源与3所中学联合开发“博览·华风桂韵”系列科普育人校本课程,探索博物馆民族文化育人进社区、进学校的有效途径,极好地拓展了育人覆盖面,受益人群达5 000多人。不少高校的博物馆结合相应的节日,面向社会大众推出特色展览或文化活动。例如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利用馆藏广西世居民族服饰开发了广西世居民族服饰秀的特色专题活动;2017年参加“民歌湖周周演”活动;2018年参加广西社科联主办的“广西社科科普活动周”活动;2019年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中和南宁外国语学校进行展示等,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加深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教实效。也正因为有诸多民族文化宣传活动,所以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在继2016年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7年成为广西科普基地,2019年成为广西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这是政府对高校博物馆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功能的认可。

高校博物馆还可以在校外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做得更多,持续开展优质民族文化团结进步教育服务活动,将社会科普职责切实落实到行动当中,除了立足大学校园外,还可积极探索服务所在社区以及城区文化宣传工作的途径,主动走出去举办微型小展览,让大学里的优质民族文化资源活起来,用起来,实现文化育人之功效。

(四)以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活动,精准助推中华民族团结故事对外传播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5]。开展多种多样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活动,讲好中华民族团结故事,是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方式。中国的高校承担着外国留学生培养任务,学校博物馆是很好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窗口。如前文所提到的留学生在回答“您最期待目前留学的中国高校博物馆开展哪一类文化活动”时,选择“民族文化体验活动”者占总受访人数的64.95%.从受访者的反馈来看,外国留学生更喜欢参加各种民族文化体验活动,亲身体验能极大促进留学生们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触摸到中华文化的脉搏。如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积极开展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活动,从2017年起为留学生开设了《中国文化》课程的博物馆实践教学课堂,其话题·情景·体验式教学方式,获得留学生们的好评。但据笔者调研,广西其他高校博物馆的精准服务留学生,讲好中华民族故事的专题传播活动仍偏少。高校博物馆应深刻把握新媒体时代民族传播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主动服务于外国留学生,因地制宜地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除了专题讲座外,还应多开展民族民俗节庆体验、民族传统技艺特色体验课、民族艺术传授课等,进一步讲好中华民族故事、传播好中华民族声音。

综上所述,高校博物馆担负着民族文化传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任,应该坚持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导向,依托博物馆的特有资源,立足于服务师生以及社会公众,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活动,开设实践教学课堂,举办学术讲座、文物微展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科普宣传等活动,通过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特色专题课、特色民族民俗文化活动、校外群众性文化育人特色活动,精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并积极开展针对外国留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活动,为讲好中华民族团结故事,树立文化自信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留学生广西
广西贵港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民族团结之歌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