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培育研究

2021-01-02 04:46胡玉兰
课程教学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乡土情怀培育

文∣胡玉兰

乡村的独特潜力不仅仅在于其天然的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涵养,还在于它与生俱来的文化传承功能。乡土不仅仅是一片土地,还是一个饱含着情感温度的地方,是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发源地,是乡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根和魂。乡土是世代人民情感寄托的载体,乡土文化是基于地缘和血缘的、土生土长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本土人民长期沉淀下来的行为方式、思维观念和价值信仰等物质与非物质的集合体”。[1]传统的乡土社会以地缘与血缘关系为基础,是固定在某个地方长期生活生产的熟人社会,乡土文化在伦理本位的乡村社会中孕育、流传。然而在后乡土中国背景下,乡土文化的文化价值被掩盖,乡村教育和乡土教育日渐边缘化,许多农民也在极力逃离农村。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兴则乡村兴,而农村中学生将是未来振兴乡村的宝贵力量,因此培育他们的乡土情怀尤为重要。乡土情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支柱,培育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可以激发农村中学生建设农村、发展农村的强烈意愿,让他们自觉承担起乡村振兴的责任与使命,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培养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已然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与使命。

一、互哺与共生: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与乡村振兴的融合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是农村中学生个人发自内心的拳拳爱乡之情和主动服务乡村的责任之心,是对乡土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集合体。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本土化人才的持续输入,农村中学生是乡村振兴建设的未来主体力量,乡土情怀的培育有利于加强农村中学生建设家乡的主体责任意识,有利于加深农村中学生对乡土的热爱之情,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位振兴”(即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也为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的培育提供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培育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两者既互相哺育又互相共生。

(一)培育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农村中学生是乡村振兴的未来建设主体,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在乡土文化和现代先进科学知识文化的双重哺育中,他们既是乡土文化的守护者和建设者,是对故土家园熟悉且具有独特情感的一代人,同时也是正在乡村接受各种现代文化知识的一代人。培育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不仅是让他们懂农村、爱农村,而且让他们今后能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持初心、回归家乡,做家乡的建设者。推进乡村振兴在于人才振兴,乡村振兴不是一时之功,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关键在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城镇化进程中有些乡村人口大量外流,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人才不断逃离乡村。乡村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培育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就是固本培元、建立人才储备的首要举措,也是维护乡村振兴共建共治共享良性循环体系的重要精神动力。

(二)乡村振兴是提升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的有力举措

乡土情怀的培育需要立足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而乡村振兴战略为乡土情怀的培育提供了优质的乡土环境。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建立新型产业体系,引进优秀技术人才,尤其是本土化优秀人才,保护和重建乡土文化新形态,以乡村的天然生态优势促新型产业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2]这些工作的可持续推进,离不开乡村人才的持续输入。当前我国农村脱贫攻坚工作已取得重大胜利,乡村经济有了飞跃式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市场化,外部投资进入乡村产业,人才和技术一步一步引进,大量农民工返乡就业,中国乡土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乡土被重新定义,“乡村空心化”有了一定缓解,这些都离不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离不开对美好生态环境、空气质量和身心愉悦的追求。乡村自然而优美的生态环境必将吸引着人才回流,同时也有助于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的生长。

二、路径与发展: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的培育

乡村教育的核心在乡村教师,乡村教师不仅承担着普通的教育教学任务,他们之于乡村社会,是乡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建设的引领者,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三农”工作的建言献策和人才培育者。而乡土情怀培育不仅需要依托乡村教育,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开发乡土教材新形态,加大力度保护和重建乡土文化物态和非物态载体,追求乡土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重塑教学内容,开发乡土教材新形态

乡村文化不仅表现在我们所能看得见的绿水青山之间、田园风光之上,更有着数千年来的农耕习俗文明、时令时节文明、尊老爱幼文明、邻里和睦友爱文明等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这些都具有乡村情怀培育的丰厚价值。乡土社会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社会,其承载的文化既是历史的沉淀也是现实的映射。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的培育需要创造性开发乡土教材,以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为原则,搭建新时代乡土教材脚本。

一是凝聚融合乡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力量,“注重与外来文化的耦合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乡土与外源之间找寻新的文化生长点”,[3]开发特色乡土教材。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优质的乡土文化,是乡土教材主要内容来源。乡村振兴战略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衔接,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背后,无数一线扶贫工作者、家乡建设者、党员为脱贫攻坚战前赴后继,他们彰显的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家国情怀和艰苦奋斗精神,是新时代乡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将乡土文化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乡土教材。

二是用好劳动教育这一种“活”的乡土教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乡土教育不仅局限于静态的文字与图片的呈现,更要展现出农耕文明下劳动生产的土地的生命力,利用劳动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培育学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

三是依托新媒体,让多样乡土文化教育走进课堂。乡土文化具有“个性与共性的双重性”[4],乡村是“差序格局”,是石子投向湖面一圈圈的涟漪,在这些涟漪的交汇点上,就是中国乡土社会共同的乡土文化,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乡土教育不能局限于地域内的乡土文化,通过多媒体,可以展现各地的乡土文化,探索乡土文化的异同,促进乡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从而激发农村中学生对乡土文化的情怀。

(二)加强农村中学生热爱自然教育,重视人文情感关怀

农村中学生是乡土文化知识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接受者,培育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首先,要加强热爱自然教育。自然教育是农村中学生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和乡土文化资源学习之间的平衡器。要加强农村中学生亲近自然的教育,拉近他们与自然的距离,加强他们与大自然的联系。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身体力行地推行亲近自然的教育,正如有学者所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自然是科学之源,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最基础的自然公理,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5]“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通过开展多样化的自然教育,例如园艺种植、水产养殖等,使农村中学生更好地了解生命的起源、自然之规律。以微型的自然世界映射乡土天然的生态涵养和生态发展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激发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拉近学生与乡村大自然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有意识加入家乡建设队伍。在课堂教学之外,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不约束农村中学生的本性,给予他们足够的课后时间和活动空间去探索,以丰富的课余生活点缀传统教学课堂。其次,要重视对农村中学生的人文情感关怀。为了方便管理,大部分农村中学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在农村中学生中还有部分留守儿童,他们缺乏与家庭的联系和沟通,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多样。因此,学校应主动创造机会,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情感关怀。

(三)家校共育,推进乡土教育可持续发展

乡土教育作为乡村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实行家校共育,是推行乡土教育的有效措施。一个家庭作为乡村的基本单位,长辈们有义务加入其子女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土生土长的乡村人民而言,他们对于当地的乡土文化范式更加熟悉,更加了解乡村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沉淀下来的农艺知识、制度文化、行为规范等。因此情怀教育需要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以实践的方式将乡土文化潜移默化地让农村中学生一代所接受,能够优化村规民约、传承家风家训,彰显“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学校要促进乡土教育课程灵活化,乡土教育不能禁锢在书本和教室里,可以让当地民间手工艺人走进课堂,以活的形式呈现非物态的乡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让农村中学生走出课堂,接近自然,贴近生活,学校应当开设课外教育实践课程,实现乡土教育实践化。学校还应当借助科学技术,以更多样的方式,让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子女的学习和成长活动之中。在对农村中学生乡村情怀培育的过程中,加强其对乡村价值的认同教育,有利于培养更加了解乡村价值、热爱乡村文化且对农村有着深厚乡土情怀的时代新人。

(四)社会哺育,保护与重建乡土文化载体

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源头,是乡村振兴凝心聚力的黏合剂和发动机。增进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社会需要保护与重建乡土文化载体,筑牢中华文化的根基。

首先,针对乡土文化,社会应当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文化是精神和物质的双重结构体,各地的乡土文化都有其独特物质文化,如客家土楼,广东骑楼、碉楼,徽派建筑等。保护乡土文化需要对乡村历史遗迹进行保护修复,杜绝千村一貌。

其次,应坚持“内生文化”为主,“外来文化”为辅。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文化的发展也应该依托时代,在与城市文化的交织碰撞中,展现出活力、包容性和发展性。传统的乡土社会是不流动的,或是流动性极小的,乡土文化是乡土社会中符合农民生产、生活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衣着服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后乡土中国的现代,乡土社会融入全球化、市场化的大环境,随着农民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双向流动,乡土文化逐步走向城市的同时,城市文化也逐步下沉至乡土社会。因此,在城市文化浸润乡土文化的同时,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将现代文化融入乡土文化,推进乡土文化的创新发展,实现城乡文化的良性扬弃和吸收。

最后,应创建新型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空间,重建乡土文化载体。传统的乡土社会在乡土文化的传播上主要有两个途径:非正式教育形式与学校教育。传统的非正式教育形式主要包括家庭劳作中的言传身教、饭桌上长辈的谆谆教导,都在传递着乡土文化中的道德礼俗、农耕知识等。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在农村家庭、学校师生的日常交流中,基本的乡俗礼仪、信仰观念等不再是饭后闲聊之料。因此,实现乡村振兴应当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经济文化发展并重,尤其要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大对乡村文化载体的资金支持力度,构建乡土文化资源数据库,兴建乡村公共文化大院、读书角、农耕知识宣传基地、乡俗文化放映室等公共文化生活空间,让乡土文化有迹可循、有物可依,丰富农村中学生的精神生活。

三、结语

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培育,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人才支持,为建设美丽新农村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时代的农村中学生要立志从先辈手中接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扛起建设美丽乡村的旗帜。强化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引领他们自觉承担起乡村振兴的责任与使命,才能促进乡村振兴长效发展,推动农村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步伐。

猜你喜欢
乡土情怀培育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乡土中国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读《乡土中国》后感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