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强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高度”“中国深度”等一系列“中国奇迹”!针对医药卫生行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与强调建设健康中国、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观点。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人均寿命从建国初期的35岁大幅提升至76.6岁;构建了基本覆盖全体14亿国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婴儿及孕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等。
作为医疗行业从业者、人民健康的守卫者,本着不负党的多年培养以及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做实事的态度,我领导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团队,同心协力,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使命!
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目前是北京北部最大的神经外科中心,该中心自2015年5月创建至今,几年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由最初不到20张床位的一个病区发展到现在拥有七个专业科室的医疗中心,中心医疗组医生60余人(其中含博士学位19人、硕士学位20人),开放床位200余张,年手术量3300余台,并建立了创伤神经外科的绿色通道。该中心拥有多媒体会议室、远程会诊中心、解剖实验室及各相关专科研究室,承担多项国自然科研项目,曾获得多项研究专利。
该中心缓解了北京北部地区老百姓神经外科疾病看诊难的问题,尤其是创伤神经外科的绿色通道,为及时挽救急诊脑出血、颅脑损伤等疾病患者的生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中心患者还来自全国各地以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心成员尽心尽力解决患者的看诊需求。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的作用,带领全国人民同心抗疫!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团队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中心医护人员在疫情尚不明朗的情况下,白衣为甲,生死度外,义无反顾踏上抗疫一线。中心从规划、部署、流程、设施、培训、演练等方面,均积极配合医院疫情领导小组,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战“疫”中去。2020年春节,神经外科中心取消休假,全体成员投入到抗疫工作中。2020年1月21日始,神经外科中心功能与内镜病区、创伤病区先后改造建成备用隔离病房;2020年除夕当日4名中心人员进入到感染区一线支援,救治及护理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高龄患者10余人;2020年1月31日神外中心各医疗、护理组进行门诊改造,病区收治、排班统一部署,以减少人员聚集及资源浪费。改造会议室为临时神经外科门诊、合并各专业及病区,统一弹性调配。2020年1月至4月,神经外科收治急诊脑外伤、脑出血患者约20余例,在疫情最为严重的几个月中,为救治危急重症患者的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同时中心医生也成为了患者及家属最坚实的依靠!在完成本职工作同时我们还积极支援院感染疾控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CU等重点科室的工作。自疫情伊始至今,中心团队不但支援了医院抗疫一线重点科室,同时也加入到北京市及朝阳区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中。中心各科室党员、主任、护士长积极响应中心号召并做动员,全体党员及群众凝心聚力、全力支持,各项工作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以最快的速度出色地完成每次的抗疫任务。至今,中心参加市、区两级核酸采集及疫苗注射任务11人次,支援院内疫情一线科室值班20人次,隔离病房值守2人次,门诊志愿动态岗值班若干人次;同时,作为医院疫情应急梯队的成员,中心医护人员仍时刻待命准备应战。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整体突破性进展,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仍比较突出。针对基层医疗发展较为落后的问题及医院响应号召推进医联体建设相关政策,神经外科中心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基层医疗扶贫支援。近年来通过专人外派、线上诊疗会诊、远程会诊等方式尽力解决基层医疗单位及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先后派出10余人支援安徽泗县医院、贵州六盘水水钢医院、内蒙古医院等,分别从手术演示、学科查房、学术讲座、专题授课、专家坐诊等方面进行医疗技术全方面指导,受到各基层医疗单位领导及职工的大力欢迎与一致好评。同时,也使当地患者切实受益,足不“出门”,得到北京专家的诊疗服务,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疾病。为了祖国医疗及健康事业发展,中心团队将继续推进医疗基层支援工作,不悔初心。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针对神经外科相关疾病及其治疗、预后等,中心团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教、交流及健康科普宣传,普及相关知识,使人民大众可以及早发现、及早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干预,避免病情延误。同时,我们与同行交流先进经验,介绍先进治疗措施,接收进修医生,开展市、区、院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举办多期培训班、轮训班、自身学习培训),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发言,主编多部(本)神经外科书籍……多维度、多渠道对神经外科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宣教,使人民大众和医学同行受益,使人民大众治病少走弯路,医学同行可参与学习并交流经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它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对于一个医院来说,科研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是医院持续、稳步、快速发展的最有力保障。对于每位医生而言,不但要确保临床医疗工作任务按质按量完成,同时也要兼顾科研创新,这是一个合格医生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中心通过大力开展临床科研,发挥重点学科优势,促进医院整体学科的稳定、快速发展,取得累累硕果。仅2020年,神经外科中心发表SCI论文8篇、核心期刊论文9篇、其他期刊论文7篇,申获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及2项院内博士基金科研课题,并取得2项国家专利。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我们更要加强党的领导,凝心聚力,助力推动医院及学科高质量发展。每个人都应善于学习,提升认知水平,加强领导力,领会文件精神,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医患矛盾并改进处理方法,积极献言献策,坚定医院及神经外科发展的信心,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储备力量。
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效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先进性,也体现了我国卫生行业的硬核实力!“健康中国”的伟大工程全面铺开,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坚定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维护和保障人民利益。
新时期的卫生健康事业驶向了高质量的发展之路,我们将初心不改、奋斗如初、上下同心、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