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远 钱智勇
[摘 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实践成果。这些实践成果包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方式坚持对《资本论》中生产力理论的实践,逐步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坚持对《资本论》中生产关系理論的实践,不断实现人民需要的使用价值人民共享;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坚持对《资本论》中生产方式理论的实践,努力实现人民生活现代化与社会生产现代化齐头并进。这些实践,都将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宝贵经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的生产力发展方式建设、生产关系建设、生产方式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资本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中图分类号] F014;F12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0461(2021)12-0012-07
《资本论》中关于生产力原旨属性、生产关系原旨属性、生产方式原旨属性的研究,以及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力属性异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属性异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属性异化的批判,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方法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代表中国共产党向世界郑重宣告,中国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雄伟目标,正昂首阔步地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1]。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不仅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些坚实基础和宝贵经验,正是对《资本论》中生产力理论、生产关系理论、生产方式理论的赓续和实践。
一、《资本论》中生产力理论视域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经验透析
(一)《资本论》中生产力的原旨属性
《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王冠上的明珠,它不但继承了古典经济学中劳动价值论的内在精髓,并创造性地发现了劳动的二重性,进一步阐释了财富生产力的原旨属性。《资本论》卷首纲举目张地阐明了书中所要研究的主要物化对象——财富,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财富即为商品[2]。换言之,创造商品的生产性劳动同时也是创造财富的劳动,《资本论》中对商品生产属性的研究,即是对财富生产属性的研究。
《资本论》中认为,劳动者将生产性劳动作用于生产资料创造财富的过程即为财富的生产过程,而创造财富的生产性劳动本质上具有二重属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就生产性劳动二重属性的生成逻辑而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同一人类劳动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二者同生共灭。但是,物的客观性不可与物的有用性混同。具体劳动是生产性劳动的自然属性,一切人类劳动都具体地表现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劳动,在人类社会的任何时期都发挥劳动的创造性效用;抽象劳动是生产性劳动的社会属性,只有在财富使用价值发挥交换效用时,才作为不同生产性劳动的同质属性,发挥衡量异质使用价值之间交换的媒介效用。可见,具体劳动有用性的发挥先于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有用性的发挥依赖于具体劳动。因此,具体劳动是财富生产性劳动的原旨属性。
《资本论》中认为,财富的生产力是衡量生产性劳动创造财富的能力,这种能力通常用财富的质和量两方面来衡量。当以财富的质作为生产力衡量标准时,生产力与生产性具体劳动直接挂钩;当以财富的量作为生产力衡量标准时,以使用价值劳动生产率计算的生产力同样与生产性具体劳动挂钩。由此可见,生产力只同生产性劳动的具体形式有关,而同生产性劳动的抽象形式无关[2]。因此,生产力的原旨属性具有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不断推动生产性具体劳动积累的客观实在性。
《资本论》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始终强调社会发展的客观性不排斥且必须注重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反作用。生产力的客观性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性质,而不断感知和识别现有生产关系与即期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匹配度,则需要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作为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客观推动力,必然蕴含着人类通过主体能动作用的充分释放,发现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方面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和助力生产力的发展。
(二)《资本论》中生产力属性的异化
《资本论》中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财富生产的异化过程。《资本论》中认为,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社会分工,使生产性劳动的初心和归宿都集合于满足资本家阶级对增殖价值的无止境占有。进而言之,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发展生产力的动力和源泉始终是千方百计地实现对超额剩余价值的私人欲望。前文已述,人类生产性劳动始终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体,这意味着创造增殖价值的过程必然同时创造财富的使用价值,而资本主义对超额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必然促成财富使用价值生产力的持续精进和飞速提高。
《资本论》中客观评析了以价值增殖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性劳动对社会生产力发挥的文明作用,并肯定了资本家阶级用“看不见的手”[3]极大促进社会效益的实现。但是,由于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和动力本质上是实现少数生产资料私有者对增殖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无限欲望,这使得资本主义的财富生产内在地抛弃了生产性劳动的原旨属性,仅仅将劳动的具体形式定位于实现价值增殖不得不经历的中间环节[4]。换言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财富生产性劳动的二重属性本末倒置,将具体劳动的原旨性地位下移,将财富的使用价值由生产目的异化为生产手段。以追求超额利润为出发点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同生产力水平提高下资本主义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并行不悖,对超额利润的绝对占有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资本主义生产性劳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一目的同样成为牵制生产力发展的藩篱[5]。
资本家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然受到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权条件下私人既得利益的制约。面对使用价值的生产力“喧宾夺主”地强占价值增殖在资本主义财富积累中的主体地位,资本家阶级仍然无法跨越个人私利,鉴别和判断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发挥的由积极转向消极的反作用,进而也无法客观地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时代局限性作出正确反应。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不断尖锐和激化,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频发。生产力原旨属性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异化,终将掘开资本主义的坟墓,叩响资本主义的丧钟[2]。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于《资本论》中生产力理论形成的实践经验
《资本论》中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正是资本主义工业现代化不断实现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同样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属性的异化过程。《资本论》中基于对生产力原旨属性的剖析,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以追求价值增殖为目的发展生产力的历史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以资本主义统治阶级的私人利益为核心的生产力发展方式违背了生产力的客观性,其结果必定扼住生产力的喉咙、反噬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就树立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大目标。现如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奏响冲锋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不断探索并践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是如今的中国能够成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法宝。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将扶持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要紧的任务来做,将以财富使用价值为核心解决贫困群众的迫切需要纳入精准扶贫脱贫的重点工作之中。8年以来,党中央不断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不抛弃、不放过任何一个贫困地区的任何一个贫困人口,针对贫困群众最迫切的财富使用价值的不同需要,通过基础建设、易地搬迁、就业帮扶、社会保障等途径,带领中国9 899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用实际行动践行将财富使用价值的生产力发展成果惠及中华大地上的全体劳动人民。
截至2020年底,为地处穷山恶水生态环境的790万户贫困群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改建公路超过110万公里,帮助具备条件的乡镇村全部打通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将财富使用价值生产力成果着力于帮贫扶弱[6];为960多万贫困人口集中安置住房近270万套,电网供应率均达近100%,切实将财富使用价值的生产力用在解决贫困群众的最大需要上,真正实现先进生产力技术人人共享;重视劳动人民对社会生产力变革的推動作用,实施科技兴农助农、教育扶智扶贫,将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劳动创造财富的动力,在授之以鱼的基础上不忘授之以渔,从根本上实现脱贫[7]。
始终学习、践行和发展《资本论》中的生产力理论,坚持以《资本论》中生产力的原旨属性为核心定位生产力,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发展生产力,跨越《资本论》中资本主义生产力属性的异化,探索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生产力发展方式[8],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实现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的宝贵经验。展望未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必定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方式为蓝本继往开来的新发展阶段,是不断践行生产力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阶段,也同样是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优越性的新发展阶段。
二、《资本论》中生产关系理论视域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经验透析
(一)《资本论》中生产关系的原旨属性
《资本论》中的生产关系是指人类在财富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一般由三部分构成——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财富的分配关系和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决定着生产资料所有权和财富生产过程支配权的归属,进而决定着财富的分配关系;财富的分配关系决定着社会成员对财富价值的支付能力,进而决定着社会成员对财富使用价值的占有能力,这种占有能力最终又同需求的实现程度息息相关。可见,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决定了人类需求的实现程度。因此,《资本论》中对生产关系的研究着重体现在对人类需求实现程度的研究,需求的原旨属性即为生产关系的原旨属性。
在阐明需求的原旨属性之前,首先要对需求和需要的概念作明确界定。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之前,就已区分了需求和需要的研究范畴。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类基于现期生产力、对财富占有能力的合理预期,是主观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客观反映;需求是人类对财富使用价值的占有能力,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表现为受财富价值分配方式影响的财富价值支付能力的实际状况[9]。由此可见,马克思始终将需要作为需求的起点,强调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泉,因而《资本论》中关于需要原旨属性的阐释就是对需求原旨属性的阐释。《资本论》中认为,财富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是财富本身特有的自然属性[2],这意味着人类对财富的本源性需要是对财富使用价值的需要。创造财富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在《资本论》中被描述为“有目的的生产活动”[2],这意味着人类对财富的需要驱使人类发挥具体劳动创造财富的使用价值。由此可见,需要的原旨属性是财富的使用价值。
《资本论》中认为,需求是需要的实现形式,即“有支付能力的需要”[5],因而需要是需求理论上的基础,财富的分配是需要向需求转化的现实条件。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条件下,财富使用价值的分配通过财富价值的分配实现。换言之,需求的原旨属性是财富的使用价值,实现需求的中介是财富的价值。《资本论》中阐明,社会总需求全部来自于社会总劳动,但个别需求即社会个体分配到的价值,并不一定同其实际付出的劳动量相等,而是由这个社会对财富价值的分配方式决定。因此,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社会成员对财富价值的支付能力,进而决定了财富使用价值的实际占有能力。
《资本论》中通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深刻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如何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10]。前文已述,需要是基于并高于现实生产力的、对未来物质生产力的合理想象。只有当人类对财富使用价值的需要在现有生产力条件下以需求的形式充分得到满足,才会产生高于现有生产力的需要并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符合和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体现了《资本论》中生产关系的原旨属性——需求和需要相统一,即财富价值的分配方式遵循以人类需要的财富使用价值为核心分配财富价值。
(二)《资本论》中生产关系属性的异化
《资本论》中潜在地阐释了生产关系原旨属性的实现条件,即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占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这种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者即为财富的直接生产者,生产者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直接构成生产者的全部需求能力。在占有生产资料的条件下,生产者根据需要支配生产、创造需求,真正实现需求和需要的统一。
《资本论》中全面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异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意味着不占有生产资料的无产者只能通过出卖劳动力换取生活必需品的交换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雇佣无产者的目的是使原始资本价值增殖。换言之,无产者只有为资本家创造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他的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才会被资本家需要,他才能够获得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相等的报酬[11]。可见,资本主义社会新创造的全部财富价值——社会总需求,由无产者劳动凝结,但由于资本家位高权重,绝对地占有财富价值的分配权,资本主义财富价值分配方式必然发生异化——劳动者只分得劳动力价值,而资本家无偿分得剩余价值。
《资本论》中由此深刻剖析了这种异化了的生产关系下需求和需要的异化。《资本论》中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占有者即资本家对财富的需要,不再是对占有财富使用价值的需要,而是异化为对占有增殖价值的需要,而资本主义财富生产的目的则异化为实现资本家对价值增殖的需要。
在这种异化了的需要的促使下,财富使用价值作为增殖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无限扩大[4],而这种扩大却同财富使用价值的现实需求相悖离。一方面,无产者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市场消费者中的最大部分,需求能力仅仅被限定在生活必需品的“质”和同劳动力价值相等的“量”上[12],并且这种需求能力的增长速度远远无法与以实现价值增殖的需要为目的而发展的生产力相匹敌[2],进而割裂了需求与需要的统一。另一方面,资本家掌握财富生产的支配权,在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下,追求价值增殖的生产目的必然催生财富使用价值的盲目生产。《资本论》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异化切断了需要和需求之间的联系,使财富使用价值的生产超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形成的相对过剩,必然异化为由于财富使用价值无效生产过剩形成的绝对过剩。当生产社会化与异化下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有限的社会需求无法实现资本主义对价值增殖的无限需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同时,也终将阻碍生产力发展。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于《资本论》中生产关系理论形成的实践经验
《资本论》中客观评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反作用,强调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曾作为先进的生产关系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对财富使用价值的原旨性需要异化为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对价值增殖的需要,以生产性劳动创造的需求异化为资本主义财富价值分配方式下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资本主义工业现代化的形成过程,必然是资本家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实现的过程和劳动人民生存条件不断被剥夺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同样是中国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武器。
马克思通过“两个决不会”[10]的科学论断,揭示了生产关系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人类社会一般规律,并强调这一规律同样是发展中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关键[13]。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拥有数以亿计贫困人口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显得遥不可及。但是,中国共产党排除万难,领导人民经过40余年艰苦卓绝的拼搏,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迎来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跨越的新发展阶段。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到来绝非偶然,而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摸索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济发展道路过程中,建立、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的必然结果。生产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使劳动人民将实现美好生活的权利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仅实现了需求和需要的统一,而且为生产力发展不断提供日益增长的新需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可能性;生产资料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极大地激发了财富使用价值的生产力,为财富的高速积累增添了新鲜活力,从而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奇迹”。
《资本论》中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决定了财富价值分配方式的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必然决定了财富价值分配方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又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决定了人民的“总体富裕”,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生产关系则决定了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价值分配方式,以人民需要的财富使用价值为核心定位需求,以财富价值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保证人民需要最大程度得到满足,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保障。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使人民公平地享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题中之义。201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吹响全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8年以来,中国政府通过财政专项拨款、区域间定向帮扶等多种方式,加大对贫困地区财富价值分配的倾斜力度,只为保证贫困群众对需要的基本生活财富具有支付能力。截至2020年末,全国财政专项扶贫基金投入近1.6万亿元,各类扶贫贷款发放超9万亿元,省市间扶贫协作定点援助资金及社会捐赠帮扶资金累计超千亿元[14]。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积极号召全国上下各族人民及社会各界能人志士团结一心攻坚克难,跨越传统的财富价值分配方式,直接以财富使用价值形式解决贫困群众的实际需要。自2013年起,中国政府为贫困群众改造危房提供的财政补助逐年上升,以安全住房使用价值的形式直接使近2 600万贫困人口实现旧房换新房,保障了人民住有所居。中国政府坚持“扶贫扶智先扶幼”的理念,为贫困地区建设幼小中学校超6 000所,学校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95%以上。2006年至今,中国政府出台多种优惠政策,鼓励教育人才支边扶贫,累计招聘乡村教师95万人,資助学生6.4亿人次,以教育资源使用价值的形式直接实现贫困地区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保障了人民学有所教。中国政府坚持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居于首位,组织开展城市三级医院与贫困地区医院的技术人员帮扶对接,共派出医务工作者近12万人次助力边远贫困地区强化门诊医疗服务,完成门诊医疗服务5 500万人次,以健康医疗使用价值的形式直接为贫困地区患者提供救助,保障了人民病有所医[6]。
始终学习、践行和发展《资本论》中的生产关系理论,坚持以《资本论》中生产关系的原旨属性为核心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实现人民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跨越《资本论》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属性的异化,探索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财富价值分配方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宝贵经验。因此,不断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持续发挥生产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价值分配方式的优越性,必然是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必要前提[1]。
三、《资本论》中生产方式理论视域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经验透析
(一)《资本论》中生产方式的原旨属性
《资本论》中明确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规律为目的[2],阐释抽象意义的生产方式原旨属性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生产方式的异化。纵观《资本论》中有关“生产方式”的描述,可将生产方式的界定归纳为广义和狭义之分。就《资本论》中广义的生产方式而言,生产方式考察的是“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2],即人类创造财富的具体方法。从这一层面来讲,生产方式的研究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就《资本论》中狭义的生产方式而言,生产方式侧重于财富生产要素“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4],即财富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归属问题。从这一层面来讲,生产方式的研究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可见,《资本论》中的生产方式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财富的“方式”,这种“方式”内在的涵盖并决定了财富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因此,生产方式一方面标志着一个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速度,另一方面预示着一个社会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
《资本论》中阐述了生产方式的原旨属性,进而阐释了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历史使命。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的实现方式,表现为人类利用生产工具改造和影响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方法。《资本论》中以资本主义社会即期的生产方式为现实依据,阐释了生产方式不以生产关系变化为转移的客观性[2]。《资本论》中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表现为社会化大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充分展现了生产要素的资源整合和科学创新的技术融合对促进社会生产力发挥的巨大效能。这种效能通过分工协作代替独立的个体生产,通过机器动力代替人类的手工劳动,实现了人类社会财富积累的奇迹。
由此可见,生产方式的优化和改良作为生产力变革的技术手段,充分体现了生产方式的原旨属性和历史使命——加快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速度、提高人民物质生活的满足程度。原旨性生产方式的变革不仅能够缩短耗费在财富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和拓展劳动者的闲暇时间和自由空间,而且能够节约凝结在财富中的具体劳动,绝对地缓解劳动者生产性劳动的束缚,给予人民精神世界的充盈富足和实现全面发展的最大可能。
(二)《资本论》中生产方式属性的异化
《资本论》中认为,财富的生产过程不仅包涵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包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前文已述,人类在财富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构成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必然决定了这个社会生产方式的性质,即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资本论》中深刻阐释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的异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意味着生产财富的物质资料归资本家所有,而同财富的直接生产者相分离。因此,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性质——财富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资本家与生产工人之间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4]。
《资本论》中详细描绘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变革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资本主义财富飞速积累、财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而且是生产要素资本持续集中、资本有机构成快速提高的过程。《资本论》中认为,实现财富价值的前提是实现财富的使用价值[2]。劳动力沦为商品的一个基础性前提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需要,而科技创新与生产技术融合带来的巨大生产力,削弱了劳动力使用价值在财富生产中的不可替代性。先进生产力对具体劳动的替代作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异化为对劳动力的排挤作用——劳动力的价值同它的使用价值一起灰飞烟灭了。由此可见,当生产方式被赋予资本主义性质,当财富的生产力被资本家掌握,资本家与生产工人之间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便顷刻间异化为剥夺与被剥夺的关系——生产力对劳动的资本主义性质的节约,实质上是资本家阶级对无产阶级生存权利的暴力剥夺。这种剥夺,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所有权为前提的对劳动人民劳动条件的剥夺,是以资本家占有财富分配权为前提的对劳动人民劳动时间的剥夺,是以资本家占有科学技术垄断权为前提的对劳动人民劳动权利的剥夺。
生产方式翻天覆地的变革,使物质财富生产力中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被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取代。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死勞动剥削活劳动”[2]的人与物、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却被这种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掩盖。《资本论》中生动描写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异化下,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资本家阶级和无产者阶级——之间呈现出的截然不同的景象。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是生产方式变革下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一方面缩减了财富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另一方面降低了凝结在决定劳动力价值的生活必需品中的抽象劳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令人难以捉摸的情况在于,不仅苦于劳动力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更苦于劳动力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分离。当永动机突破了人力劳动的生理局限性,就预示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将对无产者唯一能够出卖的劳动力使用权关闭了市场。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使无产者被迫接受资本家的摆布,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力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分离意味着劳动者的失业,意味着无产者对生活必需品的支付能力消失。当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远远超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活劳动的需求时,一方面无产者为在劳动力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而不得不降低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另一方面失业者规模的扩大又使从业者只能无条件接受资本家更加残酷的压榨,在资本的夹缝中乞怜生存的权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尽管异化,却并不妨碍它创造了人类历史财富增长的奇迹。但在这奇迹的背后,却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2]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产者阶级生灵涂炭的生存境遇和资本家阶级贯朽粟红的生活状态之间形成的鲜明对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必然形成的资本主义财富积累一般规律[2]。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于《资本论》中生产方式理论形成的实践经验
《资本论》中浓墨重彩描绘的科技创新和生产革命,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生产方式在社会化大生产推动下逐渐成熟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恰恰是以价值增殖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和异化的过程。《资本论》中引用的大量数据都出自于英国政府的官方视察报告,即便如此,报告中显示的滥用廉价女工和童工的统计结果依然触目惊心。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盈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毕生所求的人类共同理想,也是《资本论》中原旨性生产方式现代化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资本主义性质的现代化生产方式显然与这一人类理想背道而驰。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5]是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坚定不移的理想和信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既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同样是实现这一理想信仰的必经阶段[16]。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中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必将成为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桥梁。
《资本论》中阐明了生产方式的原旨属性是通过生产要素资源配置创造客观生产力的研究范畴,而各生产要素之间的结合方式决定了生产方式的不同属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过程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迅速扩张的过程,也同样是劳动人民因大量失业而丧失对扩张财富的支付能力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方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表现形式,这必然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发展不可避免地排斥人类的生产性劳动,而在产权清晰的商品经济时代,付出劳动是获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就业问题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同时实现就业稳定,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保证。截至2019年①末,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连续7年保持1 300万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自2014年起逐年降低,连续3年保持4%以下。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目标,探索现代化生产方式和人民对需要的支付能力同步提高,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过3万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7年快于城镇,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基本持平,城乡和区域间发展差距逐年缩小;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超过2万元,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比例明显上升,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人民消费结构逐渐优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显著提高,较2013年提高6.87个百分点,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与日俱增[17]。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跨越《资本论》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异化,不断践行《资本论》中生产方式的原旨属性,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生产方式,不仅注重以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促进生产力的全速发展,并且通过颁布和落实多项惠民政策,赋予人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的需求能力,实现了生产方式现代化与人民生活现代化同频共振。因此,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经验,更是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的必由之路。
综上所述,《资本论》由具体到抽象的揭示了生产力的原旨属性、生产关系的原旨属性以及生产方式的原旨属性,进而由抽象到具体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属性的异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属性的异化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属性的异化,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是通过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现人民需要极大满足,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走过世纪之交,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人民性基因,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最终理想融入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的滚烫热血之中,才得以实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年梦想。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划时代成果,它用实际行动检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强大优越性。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必然是坚持以践行《资本论》中生产力原旨属性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道路、以践行《资本论》中生产关系原旨属性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道路、以践行《资本论》中生产方式原旨属性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发展道路。
[注 释]
①
此处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选取年份均为2019年,原因是2020年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属于能够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特殊结果的不稳定因素,不构成影响经济发展要素的普遍性,不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59-60,874,272,47,55,34,8-10,366,53,54,487,871,743-744.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郭大力,王亚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3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7,88,44,3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2,202.
[6]人類减贫的中国实践[N].人民日报,2021-04-07(9).
[7]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5(2).
[8]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7(2).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6.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592.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9.
[12]钱智勇,刘思远.跨越《资本论》中财富异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思想教育研究,2020(9):57-62.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5.
[14]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3-07(2).
[15]习近平.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J].求是,2019(22):4-11.
[16]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1(9):4-18.
[17]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20-02-29(5).
An Analysis of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as Kapital
Liu Siyuan1, Qian Zhiyong2
(1. School of Marxism,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2. School of Marxism,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na)
Abstract:To built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ed way i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result of the CPC exploring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se practical achievements include adhering to the practice of the productivity theory in Das Kapital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socialist productivi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gradually satisfying people’s growing demand for a better life, adhering to the practice of the theory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in Das Kapital through the socialist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constantly realize the sharing of the use value that the people need, and adhering to the practice of the theory of production mode in Das Kapital through the soci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strive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people’s lif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social production. These practices will become valuable experience in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mode,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production mode in the journey of building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in an all-round way.
Key words:Das Kapital; built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productivity; production relations; mode of production
(責任编辑:张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