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
[摘要]目的:研究应用妇科康复治疗仪对促进乳汁分泌及子宫收缩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开展年限范围跨度确定为2019年9月~2020年9月,研究样本为此时间段内于我院正常分娩产妇76例,以随机数字表模式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产妇行常规产后恢复期护理干预,研究组产妇行妇产科康复治疗仪干预,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产后泌乳量、母乳充足情况、产后24h阴道出血量、宫缩疼痛持续时间,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妇产科康复治疗仪可促进正常分娩产妇乳汁分泌,降低产后阴道出血量,缩短宫缩疼痛持续时间,值得全面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康复治疗仪;乳汁分泌;子宫收缩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4-0060-02
母乳喂养是现阶段广泛提倡的新生儿喂养方式,母乳属健康纯天然食品,内含多种免疫抗体及新生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有助于降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也可加速产妇子宫恢复,预防乳腺癌、卵巢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发病率[1]。本次研究汇总我院正常分娩产妇相关资料,研究分析妇产科康复治疗仪的具体临床应用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正常分娩产妇76例,以随机数字表模式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汇总分析两组产妇基线资料,研究组年龄跨度区间22~38岁,均数(30.96±2.55)岁,新生儿体重范围2.5~4.4kg,均数(3.45±1.27)kg。研究组年龄跨度区间24~36岁,均数(30.85±2.47)岁,新生儿体重范围2.6~4.7kg,均數(3.69±1.33)kg,基线资料差异对本次研究结论无不良影响(P>0.05)。纳入标准:行阴道分娩,单胎活产,新生儿Apgar评分为8~10分,无异常症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多器官病变,胃肠道功能紊乱,乳腺疾病患者及无法配合研究产妇。
1.2方法(1)对照组产妇行常规产后恢复期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为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告知其母乳喂养方法,指导产妇产后恢复期饮食及运动注意事项。(2)研究组产妇行妇产科康复治疗仪干预,治疗前医护人员需为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重点介绍妇产科康复治疗仪的使用方法、效果及相关注意事项,解答产妇提出的相关问题,使其认识到妇产科康复治疗仪对促进乳汁分泌及产后子宫收缩的效果,进而积极配合治疗。产妇治疗前需排空膀胱,局部皮肤组织实施清洁消毒处理。医师将患者体位调整为仰卧位,依据产妇个体情况设定妇产科康复治疗仪工作程序。硅胶皮肤电极表面涂抹耦合剂,妥善固定于产妇乳房表面区域,档位设定为产后催乳档。另选择两片硅胶皮肤电极,表面涂抹耦合剂,放置于子宫底部,选择子宫复旧治疗模式。依据产妇耐受程度逐步提升治疗强度,每日需治疗2次,单次治疗时间为20min,共治疗3d。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产妇生理反应,告知产妇针刺及麻木等属正常反应,并对产妇实施心理安抚,告知其减慢呼吸频率,以确保妇产科康复治疗仪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1.3评价标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4h、48h、72h泌乳量,测定方法为单次哺乳前测定新生儿体重,邻近2次哺乳新生儿体重差即为奶量,每日奶量总和为泌乳量。统计评估两组产妇母乳充足情况,如哺乳后无需加入代乳,可评估为母乳充足。哺乳后需加入1/3代乳,可评估为母乳轻度不足。哺乳后需加入1/2代乳,可评估为中度母乳不足。哺乳后需加入2/3代乳,可评估为重度母乳不足。统计两组产妇产后24h阴道出血量,使用无菌卫生巾测量。统计两组产后宫缩疼痛持续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x±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c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泌乳量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4h、48h、72h泌乳量,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如下表1。
2.2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充足情况研究组产妇母乳充足占比为84.2%,对照组产妇母乳充足占比为57.9%,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如下表2。
2.3对比两组产后24h阴道出血量、宫缩疼痛持续时间对比两组产后24h阴道出血量、宫缩疼痛持续时间,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如下表3。
3讨论
母乳喂养主要指新生儿采用乳汁喂养的模式,大量研究证实,采用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新生儿智力水平及机体免疫力,可降低新生儿猝死发生率,并能够有效预防儿童时期过敏性疾病及肥胖发生率。母乳喂养对人体健康的有益之处可延伸至成年阶段,也可改善产后子宫收缩恢复效果,降低阴道出血量,预防产后贫血,建议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内采用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以母乳喂养为主,结合补充食品综合喂养至2岁[2]。
现阶段,产妇分娩后母乳喂养率偏低,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产后疼痛及过度疲劳、产后用药、长时间卧床限制等,产妇乳房组织无法得到新生儿吮吸性刺激,进而导致乳汁分泌量显著降低,为此部分产妇需采取人工喂养模式。为有效提高泌乳量,增加母乳喂养率,需强化乳房刺激[3]。常规乳房刺激模式以人工按摩乳房为主,其主要缺陷为按摩手法及力度不合理,进而导致乳房疼痛加重,部分产妇无法耐受。吸乳及排乳的有效刺激作作用均对改善泌乳量效果显著,通过对产妇泌乳机制的分析可知,喷乳、立乳反射及生乳是其主要环节[4]。生乳主要指产后新生儿吮吸乳房,以促进释放垂体前叶素,实现对生乳的有效刺激作用。喷乳是指吸乳操作中对乳晕进行刺激,进而建立起完整的神经组织反射,继而诱导乳房肌肉组织收缩。立乳反射主要指新生儿吮吸乳房,刺激乳头过程中引发的勃起反射。产妇经阴道分娩后需间隔3h完成1次排如,通常情况下24h需排乳12次。如吮吸刺激间隔时间过长,可导致乳液淤积,影响泌乳量,为此可采用吸入器等设备协助完成排乳[5]。泌乳的相关性激素以胎盘泌乳素为主,吮吸乳头是促进产后泌乳的主要方式,通过刺激产妇乳房建立相关反射可增加缩宫素分泌量及胎盘泌乳素分泌量。妇产科康复治疗仪属全新的产后恢复治疗设备,可依据产妇子宫、乳房状态,结合现代技术实现产后机体的全面恢复。妇产科康复治疗仪应用期间采用不同频率电脉冲持续性刺激乳房组织及子宫,配合机械揉搓作用可产生热效应,进而改善电极对应部位血液循环,恢复乳腺管通畅,加速子宫收缩,缓解产后持续性宫缩疼痛。妇产科康复治疗仪模仿婴儿吮吸作用对产妇乳房实施刺激,且刺激强度可实时调节,配合乳头牵拉及子宫按摩等技术可对脑垂体产生较强的刺激性作用,增加催乳素及缩宫素分泌量,有助于增加产后泌乳量,促进子宫收缩,提高母乳喂养率,缩短产后恢复时间[6]。
总结分析本次研究相关数据可知,研究组产妇产后24h、48h、72h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母乳充足占比为84.2%,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产后24h阴道出血量、宫缩疼痛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可认为妇产科康复治疗仪能够增加产后泌乳量,确保母乳充足,也可促进子宫收缩,降低产后出血量,缓解持续性宫缩疼痛。行母乳喂养期间产妇需掌握相关注意事项,建议新生儿分娩后30min内实施母乳喂养,以此来增加母乳分泌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母乳喂养操作中可采用侧躺抱法,即将新生儿放置于母体单侧,前臂支撑新生儿背部,头部与颈部放置于手上方,以此来完成喂养。如新生儿存在喂养困难,可采用橄榄球抱姿,即新生儿头部与产妇胸部接近,前臂支撑躯干及头部、肩部,以完成喂养。新生儿喂养期间需避免鼻部受压,调整双手姿态,以确保喂养过程顺利完成。
由此可知,妇产科康复治疗仪可促进正常分娩产妇乳汁分泌,降低产后阴道出血量,缩短宫缩疼痛持续时间,值得全面推广。同时,本次研究受多种客观因素影响,仍存在一定缺陷与不完善,缺乏与地区内同类型研究数据内容的横向分析及研究,选取产妇样本较少,研究持续开展时间不足,妇产科康复治疗仪的具体临床应用效果仍需开展持续性分析。
参考文献
[1]胡霞.剖宫产术后的产妇用妇产科康复治疗仪促乳汁分泌的临床研究[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29(14):117-119.
[2]肖燕,耿开仪,王小龙,等.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缩宫催乳汤促进产后康复的效果探讨[J].医药前沿,2019,9(34):102-102.
[3]袁明香,张得义.为剖宫产术后的产妇用妇产康复治疗仪进行催乳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6):103-104.
[4]曹安.產妇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对泌乳、产后子宫复旧的效果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22):13-14.
[5]黄小燕,王菁鹏,邓肖霞.盆底康复生物反馈治疗仪对提高产妇盆底肌收缩力及疲劳度的影响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6):667-668.
[6]肖夏清,章青英,钱光泽.隔附子饼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6):68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