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教赛研习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2021-01-01 02:15李宇
科技风 2021年34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摘要: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课堂教学、学科竞赛、科研实验、顶岗实习四大教学模块,将学科专业竞赛和科研实验以及顶岗实习纳入与课堂教学同等地位,确立四位一体的教学考核和质量评价指标。在实际教学推进过程中,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加大对学科竞赛的投入力度、改变教师科研评价体系和强化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等措施,确保教赛研习一体化教学的开展,从而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人才培养

1绪论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许多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也不断探索向应用型方向转变。早在2014年,教育部高等院校改革方向明确提到,全国1200多所高校中,将会有一半以上向应用型本科转型,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学历层次为本科的工程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使学生能够将专业知识直接应用于实践领域,从而为社会创造直接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它实现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统一。与传统本科院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过分要求学生掌握复杂深奥的理论知识,而是更强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后能够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目前多数应用本科院校,未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其教学改革多数聚焦课堂,在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方面下了不少工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仅从课堂教学人手,实现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目标是不够的。应用型本科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改革的推进必须紧紧围绕其人才目标来进行。但如何真正实现理论知识够用,实践能力突出,达到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实际教学推进过程中,仍然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2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目前,多数高校在向应用型本科转变过程中,其教学模式仍然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总体上,实践教学环节设置薄弱,或者所谓的实践环节仍然没有走出教室,没有进行真正有质量的实践教学活动。一些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设置陈旧,实用性和专业性不强,也与当前的工程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的兴趣度也不高,大大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虽然在外部环境上,学校自上而下倡导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但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其重视程度仍然不高,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软硬件条件仍然不足,实践教学的评价和考核机制也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专业学科竞赛以及顶岗实习是培养锻炼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然而,多数应用型的本科院校在实际教学推进过程中,把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和参加学科竞赛作为了本科生教学的辅助环节,仅仅是鼓励参与。结果是,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其教学效果和影响力有限。其次是本科生第二课堂,它是第一课堂的教学延伸,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第二课堂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多数高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主要由学生工作处负责和考核,学生往往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并不真真重视完成质量,且学生本专业领域内的活动较少,一些专业的实践活动,如学科竞赛,科研实验,创新训练也不纳入考核范围,也不作为学生毕业要求的必备项,因此第二课堂的作用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实践教学活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的作用。

3应用型本科教赛研习一体化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要实现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实践能力突出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目标,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和相匹配的教学模式。教赛研习一体化教学的实际意义在于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导向,通过构建课堂教学、学科竞赛、科研实验、顶岗实习四大教学模块,将学科专业竞赛和科研实验以及顶岗实习纳入与课堂教学同等地位,确立四位一体的教学考核和质量评价指标,迫使所有学生参与其中,使每位学生理论与实践均衡发展,实现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实践创新能力强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目标。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而言,构建“教赛研习一体化”教学本身就是对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推广的“3+1”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有力教学实践。同时,“教赛研习一体化”教学方案的实施也有助于打破目前主要以课程学分和毕业设计(论文)是否达标来确定毕业生是否合格的人才评价模式,对完善科学合理的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机制与体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教赛研习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堂教学、学科竞赛、科研实验、顶岗实习四大教学模块,四大教学模块均为学生毕业条件的必备项,并设置具体的教学考核指标(见下表)。课堂教学在课程设置上作出改变,课堂教学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设立一定比例的实践应用性强的课程,以化学工程工艺专业为例,可以将如“化工设计”“化工虚拟仿真”等这种实践性强的课程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必修课程。除课堂教学外,学科竞赛、科研创新实验,企业顶岗实习围绕专业教师展开,建立严格导师制,每名教师指导5~8名同学,设置考核指标,师生全员参与,保证每位学生从大一入学开始,在大学前三年必须至少参与教师一項科研创新实验,至少参与两项校级及以上学科竞赛。科研创新实验来源包括教师科研项目,教师与学生自拟探索性项目,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竞赛包括“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学科实验大赛,学科设计大赛等。顶岗实习模块实行双导师制,学生实习期为一年,校内导师依据毕业设计及实习要求内容,必须要求实习学生定期进行专业汇报,跟踪实习质量。企业导师负责学生在实习期的具体实践指导,并根据学校制定的问卷评价调查表对学生的实习表现作出评估。四大教学模块缺一不可,整个教学活动,教师按其考核指标对学生进行考核,以此作为学生合格毕业的标准与依据。

5推进教赛研习一体化教学保障措施

5.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突出专业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教赛研习一体化教学,实践应用贯穿其中。一支具有专业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必须具备。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畅通渠道,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同时聘请企业专业技能型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讲师和实习导师,与企业协商制定相关的制度,逐步实现企业与学校人员和资源的无障碍交流。在引进人才方面,尝试打破学历限制,更应该看重其工程背景,本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原则,强化师资力量,一些行业的技师、高级技师或者具有一技之长的获得同行业认可的专才也可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满足应用型本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此外,进一步强化专业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学科比赛、科研实验和顶岗实习都是围绕专业教师来展开,指导教师长时间接触学生,也最了解学生,也只有指导教师能够评价学生,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放宽指导教师的教学自由度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要充分信任教师。

5.2优化课程设置,重视教材建设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应按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紧紧围绕当地产业特色,依据厚基础、重实践、强应用的原则,以学科专业工程需要为依托,对现有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进行优化设置,结合实际工程需要,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引入一定数量实践应用性强的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充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材建设上,一方面,以实用为出发点,精心选用一些实践性强的优质教材。另一方面,目前,适用于应用型本科教学的专业教材缺乏,学校应投入大量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大力鼓励和引导教师主编或参编适用于应用型本科教学的教材,特别是针对本校学生和专业的课程教材、实验实训指导教材。

5.3加大对学科竞赛的投入力度

学科竞赛是大学生开阔视野、锻炼实践应用能力的有效形式。以往学科竞赛主要以二课形式展开,对学生和教师的考核没有硬性要求,学生和教师的参与度不够,投入精力不足,完成质量较差,此外,也只有个别学生参与其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有限。在教赛研习一体化教学方案中,将其单独设立教学模块,严格师生考核并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项,使其成为每位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必修课。将学科竞赛纳入与课堂教学同等地位,在有强大的学校资源作保障的前提下,学校的教务部门应该牵头,协同校内其他相关部门,对学科竞赛进行合理组织与统一管理,明确育人目标,科学规划竞赛体系,制定准确实用的方案,设计适合自己发展的评价考核指标,确保学科竞赛有序开展。随着学科竞赛的规范化、常态化进行,让学科竞赛这种形式,变成学生锻炼实践能力,开阔学生视野,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让学科竞赛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环节,实现人人能参与,人人有收获的目标,将其变成衡量应用型高校办学水平的一项必备硬性指标。

5.4改变教师科研评价体系

以往的教师科研活动,主要考核对象是教师本人,其考核的目标是教师取得的学术成果以及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样忽视了教师在科研过程中的育人环节,而学生在其中也只是被动参与。教赛研习一体化教学中,要求教师的科研活动要以育人为基础,科研活动首先应服务于教育,将育人放在首位,其次是业绩。特别是对于地方应用型性本科院校,更應该转变观念,必须厘清科研活动与育人的关系,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也应该围绕育人来建立与完善,应该将教师科研活动实施情况,学生在教师科研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和表现效果共同纳入学校教学状态和教师科研结题数据考核。

5.5强化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实习是教学的一部分,是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的重要一环。由于学生实习目的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管理松散,实习效果大打折扣。赛研习一体化教学推进过程中,必须强化实习过程管理,保证实习质量。首先,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学校与实习企业要畅通渠道,重视和规范实习企业校外导师的聘用,强化校外导师的教学及管理责任。其次,学生实习过程中,除校内负责老师不定期到实习单位走访,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外,要求学生必须结合自己实习岗位及内容,做到周周汇报,并给出评价。另外,学校针对实习具体情况,面向实习单位,制定合理的实习评价调查表,由实习单位及其聘任的指导教师完成实习评价调查表,其评价成绩与学生历次实习汇报成绩一起作为教赛研习一体化教学的考核部分,促使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认真投入,从而确保实习质量。

作者简介:李宇(1988— ),男,汉族,内蒙古乌兰察布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煤基固废物利用。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