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在腔内泌尿外科患者中输尿管支架管的应用。方法:经数表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输尿管支架管。结果:(1)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观察组(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评分为:(10.39±4.58)、(18.96±5.98)、(8.65±3.58)、(17.68±5.38)、(12.67±4.34)、(22.67±8.46)、(26.75±12.61)、(22.45±6.48)。对照组(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评分为:(6.78±4.05)、(13.65±5.15)、(5.06±3.17)、(14.73±5.34)、(8.64±4.21)、(18.64±8.18)、(20.59±12.13)、(19.63±6.02)。觀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膀胱刺激症状、血尿、结石梗阻、尿逆流、腰酸背痛情况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55%,低于对照组(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腔内泌尿外科患者中,借助输尿管支架管,有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输尿管支架管;腔内泌尿外科;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4-009-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在饮食结构变化的情况下,相关腔内泌尿外科疾病发病率呈现增加趋势,其中,常见疾病类型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狭窄等,患病后,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严重[1]。因此,要求医院应提高对该疾病的重视度,以患者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效疾病治疗手段,促进患者疾病控制。就目前而言,临床针对腔内泌尿外科疾病患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有利于根治疾病。其中,输尿管支架管属于治疗器械,常用度较高,能够为腔内外科手术提供有效保障。在临床中,输尿管支架管也被称为双J管,可起到内引流、支撑作用,能够减少患者尿路梗阻,避免患者出现漏尿、感染情况,有助于保护患者肾脏[2]。但是,因为输尿管支架管在体内属于异物,在应用过程中,一旦操作不当,将会造成尿路刺激、腰腹痛等并发症。要求临床应做好管控工作,确保患者输尿管支架管应用安全性,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本文于本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72例腔内泌尿外科患者中,观察输尿管支架管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数表法分组,观察组(n=36)性别:男/女=24/12例,年龄(52.68±2.68)岁。疾病类型:输尿管狭窄6例,输尿管结石10例,肾结石16例,输尿管息肉4例。对照组(n=36)性别:男/女=23/13例,年龄(53.87±2.69)岁。疾病类型:输尿管狭窄5例,输尿管结石11例,肾结石17例,输尿管息肉3例。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3]:(1)通过指标检验,经CT扫描结果,确诊为腔内泌尿外科患者;(2)具有手术指征;(3)无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患者;(4)治疗依从性良好,自愿配合研究;(5)对研究内容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6)本文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存在手术禁忌;(2)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3)合并精神类疾病,无法正常沟通,认知异常;(4)一般资料不全;(5)拒绝参与研究。
1.2方法(1)对照组:常规治疗。在疾病治疗期间,提醒患者适量饮水,每天饮水量应达到3000ml以上。如果因病情发作导致疼痛剧烈,应以患者实际情况出发,为患者肌肉注射50mg杜冷丁,控制患者疾病问题。(2)观察组:行输尿管支架管。在治疗过程中,为有效保障治疗质量,本文使用医疗器械为斑马导丝(0.035英寸)、5F类型输尿管支架管,支架管长度应与输尿管长度保持一致,并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应用。输尿管支架管置入主要包括两种方式,即术中置入、逆行置入。如果选择逆行置入,则需要取患者膀胱部位,经逆行上插,将支架管置入到患者体内。在治疗过程中,应在患者输尿管中插入导丝,并沿导丝,在患者输尿管肾盂内部放置支架管,在放置完成后,拔出导丝,保持导管两端分别在膀胱、肾盂内,确保患者支架管准确、稳定置入。如果选择术中置入方式,在治疗过程中,应经肾盂切口、输尿管,插入导丝,并使导丝靠近膀胱处,沿导丝,将输尿管支架放置在膀胱中,拔出导丝,使输尿管导管处于膀胱、肾盂以及输尿管中,确保后续治疗工作有效开展。
1.3观察指标(1)生活质量:评估使用SF-36量表,共包括8个维度,即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其中,躯体疼痛:2~12分,精力:4~20分,社会功能:2~10分,生理职能:4~20分,情感职能:3~15分,精神健康:6~25分,生理机能:10~30分,一般健康状况:5~25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2)并发症:治疗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额膀胱刺激症状、血尿、结石梗阻、尿逆流、腰酸背痛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观察组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观察组膀胱刺激症状、血尿、结石梗阻、尿逆流、腰酸背痛情况均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为5.55%,低于对照组(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腔内泌尿系统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具体包括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狭窄、肾结石等。近年来,以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变化作为背景,人们饮食习惯改变显著,腔内泌尿系统疾病发病率也处于上升状态。该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因此,受到人口老龄化影响,也会增加腔内泌尿系统疾病发病率。因此,要求临床应提高对该疾病的重视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患者生活质量[4]。
以往临床针对腔内泌尿外科疾病患者,主要采取常规治疗,通过指导患者保持充足饮水量,可有效促进患者排便通畅,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疼痛剧烈,可为患者提供杜冷丁注射,促进患者病情控制[5]。常规治疗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维持时间较短,一旦患者病情不稳定,将会引发患者各类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严重,总体而言,疾病治疗效果相对不理想,因此,临床迫切需要探索出相关科学治疗方案,保障患者治疗质量。
医疗技术发展,在泌尿外科中,微创技术应用逐渐普及化,其中,作为医疗器材,输尿管支架管应用必不可少,既能够起到内引流作用,还能够起到内支架作用。通过为患者提供输尿管支架管,能够扩张梗阻、狭窄输尿管,使尿液顺利进入到膀胱中,以免出现肾瘘、输尿管瘘的情况,有利于促进患者输尿管吻合口愈合。特别是针对肾、输尿管中具有结石患者,经输尿管支架管,可适度对输尿管进行扩张,缓解患者梗阻临床症状,使结石得以顺利排出。而针对输尿管狭窄患者,可在输尿管、肾盂连接处放置输尿管支架管,有助于保持尿液引流稳定性,使缺损结构得到有效支撑[6]。除此之外,在手术过程中应用输尿管支架管,能够进一步防止尿液外渗、吻合口狭窄等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与常规治疗相比,针对腔内泌尿外科患者,应用输尿管支架管,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方面优势显著,与上文研究观点相一致。
综上所述,针对腔内泌尿外科患者,通过为患者提供输尿管支架管,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并发症控制,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周玉海.输尿管支架管在泌尿外科中的临床实用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06):98-99.
[2]纪洪博.输尿管支架管在腔内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7(11):13-14.
[3]付现敏.输尿管支架管在泌尿外科中的臨床使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3):3-4.
[4]赵立江.输尿管支架管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实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5(15):95-95.
[5]向双庆.输尿管支架管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6(17):101-102.
[6]彭光旭.输尿管支架管在腔内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6(06):124-125.
作者简介:王松(1979.01-),男,汉族,江苏金湖人,主治医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