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烦
許嵩的音乐道路,是以“网络”作为起点的。2006年,上大二的他在网站上传了几首课余时间做的歌,这一举动被后来的很多歌迷称为“弃医从文”。其实,许嵩并非半路出家,他从8岁就开始学习钢琴和古典音乐,每天练琴两小时。在安徽医科大学日复一日背病理知识、做实验的单调生活中,带给他力量的是音乐。课余时间,他会弹琴,在网上自学音乐制作软件,尝试创作;录音的话筒是十几块钱买的;一些音频设备的教材、说明书是全英文的,他就查各种资料……
歌曲发到网上后,很快就连路边的小学生都能哼上几句“玫瑰花的葬礼,埋葬深深爱着的你”,有网友一度以为这是周杰伦用小号发出来的歌。之后,许嵩以每月一首新歌的频率,霸占了大街小巷的音箱,《粉色信笺》《断桥残雪》《你若成风》等传唱度极高的“神曲”诞生了。
2009年,刚走出大学校园没多久,许嵩就发行了第一张个人专辑《自定义》,从作词、作曲、录音到发行,一人包办,没有公司包装,没有宣传炒作,却一举闯进Q Q音乐“2009年度内地十大专辑”。他和汪苏泷、徐良一起开启了“QQ音乐三巨头”时代。
有人说许嵩的歌定义了一代人的青春。当年的Q Q音乐是90后的青春乐园,许嵩的声音出现在每一个角落:打开同班同学的Q Q空间,背景音乐是《玫瑰花的葬礼》加上一套华丽暗黑玫瑰皮肤;周末去网吧玩《天龙八部》,手机铃声跟着换成《半城烟沙》;花里胡哨的笔记本上,一笔一画地抄下《清明雨上》《庐州月》里的中国风歌词。
当然也有人诟病,这样的歌词立意不深,制作简单。然而,中学生还是被击中了,谁不会在考试前大喊一句“考试什么都去死吧”呢?谁没有暗戳戳地用“我写检讨的文采不到写情书的一半”,去d i s s那个总是盯着我们早恋的教导主任呢?从这些表达里,可以窥见一代青春年少的学生,在文山题海的“重压”下,生出的叛逆、不拘和锐气。许嵩就这样生猛地冲破了主流观念的围墙,闯入90后的青春世界。
因为歌词里充满传统韵味的古典风,许嵩曾被乐迷称为“小周杰伦”。甚至一度有人质疑,他的歌词是抄袭周杰伦的。然而,在了解他的歌迷心里,许嵩古风国韵的表达,完全得益于他的成长环境和优秀的语言文字能力。
出生于江南书香世家,父亲在部队文工团演奏扬琴,可以说许嵩是在古典文学的书香翰墨中长大的。学生时代的他不喜欢和其他男孩一起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只喜欢埋头在那些“对学习没帮助”的闲书里,在诗词歌赋里悠游自在。青春期无处纾解的牢骚,在文字里找到了出口。中学时,他就在《萌芽》《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刊物上发表文章。甚至有人调侃,如果许嵩当年没有搞音乐而是去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或许就是和韩寒齐名的作家了。
这样的许嵩,在2009年的《白马非马》里唱道:“万家灯火带领星光拼出个晚上”,一个“拼”字,在寂静星点里藏了份少年劲;2007年的《断桥残雪》里,“水中寒月”“指尖融解”,像极了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既有“寒”的触感,又有“幻”的意境;2011年的《千百度》,“往事凄艳”,“用情浅”却“两手缘”;2014年的《惊鸿一面》,“晓风残月”出自柳永的名词《雨霖铃》……
抄袭传闻的彻底平息,是在2011年的中歌榜颁奖典礼上,许嵩和周杰伦都入围了年度金曲,两人同台领奖,抄袭传闻不攻自破。第二年,许嵩和方文山合作了一首《花木兰》,算是彻底粉碎了黑粉的质疑。
回想当年的“Q Q音乐三巨头”,如今汪苏泷更多地活跃在综艺舞台上,徐良已经久不露面。而崇尚“自己有海,不赶浪潮”的许嵩,一直不参加综艺,不做宣传,只闷头发专辑。今年5月初,他携第8张个人新专辑《呼吸之野》回归。与十多年前歌唱青春期的小情绪不同,他的音乐比当年更加成熟。新专辑中的单曲《假摔》讲述外卖小哥的辛酸,《冰柜》探讨亲密关系中的暴力。两首单曲一公布,就引发无数乐迷热议:“从《玫瑰花的葬礼》到《冰柜》,许嵩从来就不是一个只会吟唱小情小爱、昙花一现的网络歌手,他的音乐之路,才刚要正式开始。”
其实,从2011年发布专辑《苏格拉没有底》开始,许嵩就已经走上了专业音乐人的道路。之后,为梁启超名作编曲的《少年中国说》火爆抖音,被选进七年级音乐教材,重塑了大众对“许嵩”这个名字的认知。
许嵩的音乐道路,呼应了当年第一张专辑的名称——“自定义”,大部分歌曲都由自己作词作曲,音乐风格也渐趋多元化。虽然还是自由散漫的调子,但瓶子里装的酒更辛辣了,在其中能看到他对社会问题的锋利思考:《全球变冷》暗指人与人之间的猜疑与隔膜,《拆东墙》描绘小人物在大环境中的颠沛流离,《呼吸之野》表现当下戴着口罩的生活……
对于这种转变,许嵩说:“写歌是在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不必局限于风花雪月,只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基于爱,表达的方式注重美学,就没有问题。还是要有感而发,是要发自本心。”
多年前,曾经有网友调侃说许嵩可以终身“吃老本”,毕竟“一首歌唱一辈子”的歌手也不在少数。但他不断走出舒适区,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叛逆和执拗。如今的他,依然有一大批忠实粉丝,开得了座无虚席的万人场演唱会。他用自己的音乐之路证明了,选择专注、遵从自己,在推崇流量至上的年代并不是不聪明、不讨巧的。
资料来源:《南风窗》、人民文娱微信公众号、最人物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