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忠伟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
我国疆域辽阔,生态环境多样,南北差异较大,全国各地民居也显现出不同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和审美观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不同地域风格特点的民居建筑。例如,闽南的古厝、黄土高原的窑洞、内蒙古的蒙古包、云南的吊脚楼等,它们不仅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还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对特色建筑都津津乐道,可以一一分析出其中的建筑风格、特色、审美价值。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些特色建筑中包含的低碳环保理念,并没有深入了解古民居建筑的精髓。因此,在关注传统民居建筑审美价值的同时,更要及时挖掘古民居特色元素以及生态思想,让这些赋有活力、积极“闪光”的东西为民所用。
低碳建筑,顾名思义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其具体表现是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里,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经济能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随着时间的见证,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低碳建筑也是绿色建筑理念的前沿表现。低碳建筑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低碳材料,二是低碳建筑技术。目前,大家认同的低碳建筑技术包括外墙节能技术、门窗节能技术、屋顶节能技术、采暖制冷技术、照明技术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等。低碳理念是人们对如何降低碳排放的构想,共同促进森林恢复和增长,达到减少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目的。
“宗族聚居”是福建北部山区村落总体布局的特点,村落里往往聚居着几个同姓氏的同族人,兄弟姐妹亲戚们联并建房,互相之间加强了联系,交换了物产,共用了公共资源,达到了资源共享、开源节流的目的,符合低碳环保理念。在邵武市和平古镇,百姓多姓黄,目前其后裔4 000多万人,遍布世界。
平古镇是一座城堡式集镇,布局以家族宗祠为中心,宗族内团结一致,住宅建设自发地形成围绕中心地建设的格局。顺昌县元坑镇地势平坦宽广,元坑镇的百姓在此地兴修学堂、建造祖祠、搭建桥梁,并配套修建了大量的公共设施,人们聚集而居,生活便利,产生的生活垃圾、废弃物集中处理,保证了一方的绿水蓝天。
福建北部山区山多地少,用地宝贵,因地制宜是山地建筑的布局原则,既要考虑房屋朝向,又要考虑房屋间距。经调查整理,古村落采用组团式布局、条形布局或分散式布局形式,古村落均依山造屋,傍水结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保观念。
武夷山下梅村从地形上看,是武夷山脉上典型的一个小盆地。古人在进行村落选址时,就充分考虑了人居环境的舒适性,从整体上来看,整个村落的地理位置选择相当科学,虽四面环山,但巧妙地利用了东、西向山峰相对较矮,阳光可不受阻挡,照射到全村,保证了日照时长;南、北向山峰相对较高,减弱了冬季北风对村落的对流侵扰。当溪、梅溪穿流其中,极大地改善了村落的气候条件,冬暖夏凉,气候宜人。顺昌县元坑镇交通条件极好,在古时是福建出省的重要通道,交通带动了经济,镇区在古时非常繁华;从整体村落布局看,西南面的大明山如一道天然屏障,挡住了冬季西北风的侵蚀;蛟溪在元坑盆地绕流而过,整体地形开合有致,气候宜人,百姓在其中生活、生产,自给自足。现在的元坑古镇古街古巷依然原汁原味,全村门前屋后的沟渠纵横连结,既调节了整个村落的气温,又方便了村民的生活用水,就地取材,解决了消防用水的供应问题。
在中国常采用中轴对称的模式进行房屋总体布局,在福建北部,基本都是采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的方式,根据户主的经济情况,有一进厅、二进厅,甚至多进厅。南平延平区峡阳镇传统民居采用了类似北京四合院的布局形式,结构形式多为砖木结构,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土库;其中特别有名的石坂坪土库,由清代富商应氏所建,因铺设在房屋中间天井地面的花岗岩石头长度达200cm,宽度也足有40cm而得名,整栋房屋还采用了大量的砖雕和木雕,富丽堂皇、气派十足,全屋三进三厅,每进厅堂均设置天井,而且面积宽敞,将投射的阳光充分引入室内,使房屋四面环合、宽敞通风、冬暖夏凉,宜于居住。
传统的居民建筑里,民宅一般会采用石砌墙基的建造方式。如把墙体内部以剖面方式呈现施工状态,可以看出施工过程是:施工时用特别制作的卡子夹住依墙两边放置的木模板外部,形成一凹槽,在里面填进黏度合适的黄土,并且在槽内分层夯筑。夯筑过程也分外讲究,两人持夯锤轮流依次夯打,在夯打过程中,根据一定的经验按比例分层放置竹片、碎瓦片或是木条,用以加强墙体拉结强度,此流程做出的夯土墙体厚重朴实,且十分牢固,可以起到极好的保暖、防盗、承重、吸潮效果。
福建北部传统民居的“马头墙”有别于安徽著名的“马头墙”,闽北采用的是“几”字形墙头,相比徽派建筑直上直下阶梯形层层跌落的“马头墙”,“几”字形给人一种曲线美和刚柔感。在各厅堂的山墙处采用硬山形式以利防火,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房屋往往都互相联系着,发生火灾会引发成片灾害,而“马头墙”在防火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墙头高耸,切断了火源的传播,保护了邻居住宅的安全。现代民居建筑可以加以利用改造。
福建北部地处气候带的夏热冬冷地区。如何做到夏季隔热通风好、冬季防寒保暖佳是我们建设的难点,窗户的开设与朝向存在技巧。福建北部山区常采用南向开大窗,让冬日温暖的太阳照进南向房间,减少了燃烧木材或电力取暖造成的浪费;北向不开窗或只开小窗,避免了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直接吹入屋内;东西向山墙不开窗,减少夏季阳光直射,降低房屋整体温度。
在夏热地区,如何提高室内居住舒适性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遮阳做得好,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古人选用了各种方法来促进遮阳效果的提高,如:始建于唐朝的福建邵武和平古镇,其中古民居黄氏“大夫第”巧妙地采用了轨道推拉式遮阳板遮阳,收放自如,且不影响采光;和平古镇的另一座古民居廖氏“大夫第”采用转轴卷放遮阳布的方法,不占空间,效果很好。这些方法看似简单,但设计制作独具匠心,与现代遮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遮阳措施得当,可以减少热传导和热辐射,降低房屋整体温度,节能减排。
福建北部山区常将南向屋顶设计成外挑屋檐,有效地减少了夏季日晒,而且檐部常常设计成飞檐翘角。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向上展翅,静态的建筑物平添动感,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减少屋内漏雨的可能性。
将室内地面抬高以达到建筑防潮的目的,人居住其中,冬暖夏凉,舒适畅快,避免了现代建筑的底层住户经常在梅雨季节还需要开空调除湿的无奈举动。顺昌县元坑镇民居建筑的外墙周边大多采用条石围护,并有一定坡度,类似现代建筑的散水,将雨水排除出影响范围;墙内经常铺设类似三合土的夯实碎石、沙子等,其上再砌以条砖,通过这种铺设方法,可有效减少梅雨季节的返潮现象。房屋内的大多数柱子直接立在下方方形的柱顶石上,立木柱而不用柱础的做法,在潮湿的南方地区相当少见,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地建筑在防潮方面有着相当高超的工艺技术。武夷山下梅村有一座闺绣楼,建筑非常巧妙,二楼采用双层楼面结构,先铺一层木板,然后在木板上铺设砂子,最后铺设方砖,这种设计的好处是给人一种如履平地的感觉,楼面又不易失火,住在里面冬暖夏凉。
福建北部山区传统民居平面布局中大量采用天井。一重天井一重厅,即天井与厅堂互联,创造出共享空间,阳光通过折射照进屋内,天井中往往放置花架种养植物,使阳光显得格外柔和舒适,室内环境由于绿植的存在而变得更加优美,增添了安静祥和的气氛,避免了白天需开灯的尴尬。天井除了有采光作用,还具有集水作用,天井中放一口大缸,可养鱼、蓄水,将雨水收集以备消防之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缓解了暴雨给排水带来的压力。天井的排水口多嵌以铜钱状砖石,设计良好的排水功能,活化了空间环境,增添了自然情趣。
福建北部山区竹类资源丰富,中国十大竹子之乡就包括福建北部的建瓯和顺昌,到处可见郁郁葱葱的竹林。古民居除了使用木材建造,还有大量民居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建材——竹子搭建房屋。竹子坚固、柔韧、抗弯强度大,不仅适合用作建材,成片的竹林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涵养水源。与钢材相比,竹木的能耗仅为钢材的2%。如果当代新农村建设中将竹子作为新材料加以开发利用,将为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起到很好的作用。
福建北部古民居在建筑室内外环境等方面也非常讲究,从多处体现了与现今环保概念不谋而合之处。在邵武和平古镇的廖氏“大夫第”,人们在参观时会惊奇地发现古树与房屋连为一体,这是当年建造者特意为之,保留了原有的树木,成为一种特色;在狮形山下立有明朝的护林碑,碑文刻有“不许盗砍松杉竹、砍柴、挖笋,违者鸣官究治”,这是古人注重环境协调和生态保护,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通过对古民居聚集点、单体古民居等建筑特色的分析发现,古人在建造民居的过程中,自然贴合了当今社会的低碳理念,我们希望建设开发者能吸收精华,采用优点,在新农村建设中加以借鉴并发扬光大,使新农村建设既能保持传统地方特色,又具有低碳环保的新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