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昉
(四川外国语大学 翻译学院, 重庆 400031)
在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上,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Jakobson)把翻译分为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1959: 233)。随着科技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翻译研究的兴趣已经拓展到诸多的符际翻译形式”(Munday, 2010: 422)。当代翻译涉及的“文本”意义不再局限在线性、单一的符号系统,除了语言,还包括声音、图像、色彩、空间关系等多维度、多模态因素(Gambier, 2006: 3)。其中,口述影像(Audio Description)便是多维翻译(Multidimensional Translation)的典型和翻译研究的新热点,值得国内学界关注。口述影像属于视听翻译研究,旨在为视障人士提供语音描述,将视觉符号转换成言语符号,其过程属于符际翻译,但同样可以被视为语际翻译和语内翻译(鄢秀 等, 2019: 8)。
伦敦大学学院教师路易丝·弗莱尔(Louise Fryer)结合自身为英国国家大剧院等担任口述影像员的多年实践,于2016年由劳特里奇出版社推出新著《口述影像导论: 实用指南》。本书详细介绍了口述影像的特点、历史、受众以及脚本撰写和录制等,对国内口述影像研究、行业发展及人才培养大有裨益。此外,口述影像能帮助视障人士和智力退化者获取视觉信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充分体现了无障碍传播的社会理念。
《口述影像导论: 实用指南》一书关注数字化时代视听翻译的新现象新课题,较全面地介绍了口述影像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案例,其特色与创新较为突出,颇具启发意义,代表着当代西方翻译研究发展的新趋势。
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改变了当下的翻译实践,引发了翻译研究从对等范式向文化转向范式和数字范式的转变(张迎迎 等, 2018: 17)。技术正在模糊不同“翻译”类型之间的界限,“文本”的概念开始发生改变,视听翻译这类多模态文本将语际、语内和符际翻译杂糅在一起。因此,翻译研究需要拓展学科的发展空间,将一些新现象和新知识纳入其中。本书研究视角新颖,凸显了数字化时代“原文本”意义的开放性和社会对无障碍传播的需求。在现场表演或影视节目中,人物对话间隙,口述影像员需要对出现的场景、动作、肢体语言、表情、服装等进行描述,并且不能影响主要音效,从而帮助视障人士接收信息。
口述影像已成为近年来国际译学研究的新热点,对传统的翻译实践和研究提出了挑战。在口述影像中,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符号共同参与了意义的生成,这种多模态特征决定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而传统翻译研究最关注的语言转换只是其中之一。比利时学者赫特·韦科特朗 (Gert Vercauteren) (2014:73) 指出,口述影像研究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研究“要描述什么”的问题,二则是“如何将特定的图像信息用口语呈现出来”的问题。本书作者对上述两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较好地呈现了口述影像的创作过程,给口述影像员和翻译研究者带来新的启迪。此外,作者还深入挖掘了口述影像的跨学科性质,从叙事学、电影研究、受众研究、多模态研究等视角进行解读,构建理论基础。
在本书中,作者系统性地梳理了口述影像的学科定位,探讨了这种无障碍传播形式的定义、发展历程、创作过程和受众需求等。随着新科技的兴起,杂糅的文本类型及多维翻译模式已成为翻译研究与实践的重要选题方向。
近年来,无障碍传播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口述影像培训也开始蓬勃发展,欧美多国的一些大学设有口述影像的研究生课程。尽管如此,口述影像领域的著作一直较少。作者在使用说明中提到,撰写本书的目的是“填补空白”,因为就口述影像而言,“没有将研究成果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实用手册”(Fryer, 2016: XIV)。 本书另辟蹊径,详尽介绍口述影像的研究与实践,以期让读者熟悉这一新领域的特点、过程及其应用。作者结合口述影像的真实案例进行阐述,每章结尾部分都附有大量参考书目、拓展阅读资料和思考题,附录二还收录了脚本案例,因此本书既可以作为口述影像研究与实践的入门必读,又可以作为口述影像课程的教材。
作者路易丝·弗莱尔既是学者,也从事口述影像实践,提出重要研究问题的同时,始终没有忽视口述影像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实例,较好地兼顾了著作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作者长期为英国国家剧院、皇家莎士比亚剧院、声眼等机构和某些现场演出担任口述影像员,积累了大量的实践语料和经验,获得以上机构允许后,将自己的真实脚本作为案例融入理论阐述中。本书内容丰富,指导性强,视听翻译研究者、口述影像员、制片人、翻译专业学生等群体均能从中获取所需信息。
本书不同章节都纳入视障人士的访谈和反馈,最后一章还专门罗列视障人士对不同口述影像翻译策略的真实评价,更具客观性和启发性。“受众”是传播学的研究关键词,是对“接收者”的总体指称,一般被简单地认为是“一个或另一个媒介渠道、这一类或那一类媒介内容或表演的读者、听众或观众”(麦奎尔, 2006: 2)。张美芳教授在《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中也强调了受众这一要素: “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便是受众——译文的预期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2005: 85)从受众的角度探讨口述影像是有效解释实践操作策略及其效果的一种描述性翻译研究。
比如,作者探究视障人士对口述影像中加入电影术语的反应,即受众对于口述影像员描述摄影技巧和剪辑手法的看法,这对于帮助口述影像员确定需要描述的内容以及如何描述有重要作用。为了达到预期的叙事效果,“口述影像员不仅要展现画面中出现了什么(人物、动作、场景等),是怎么呈现的(角度、距离、哪个人物的视角等),也要传达清楚为什么会出现,以及之后产生的影响”(Kruger, 2010: 234)。作者调查和分析了视障人士的观影习惯,从符号、叙事、传播等角度解读口述影像,进而构建了这一新领域的基本理论框架。
本书总共十四章,各章节依次展开、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案例丰富。全书内容可大致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章至第七章为第一部分,介绍了口述影像的基础知识;第八章至第十四章为第二部分,探讨了有关口述影像的其他关键问题。
第一章介绍理论知识,强化读者对口述影像的认知。作者在开篇指出,口述影像是一种无障碍服务,广泛应用于电影电视节目、戏剧表演、博物馆、观光游览、体育赛事等(Fryer, 2016:1)。本章结尾处,作者总结口述影像的既有定义,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即口述影像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视障人士,还包括暂时无法观看画面内容的其他群体,比如手头忙于日常工作的人们。
第二章回顾口述影像的历史、相关立法和规定。口述影像实践和研究的历史不长,早期的口述影像实践多与戏剧表演有关,后来随着影视业的发展,无障碍电影开始兴起。因各国政府和社会的推行力度不同,口述影像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欧美地区一些国家(比如美国、英国、西班牙等)考虑到残障人士的需求,颁布了无障碍视频法案,对影视节目配备口述影像作出强制性要求 (Fryer, 2016: 20)。此外,作者还区分两种情形的口述影像:影视口述影像和现场口述影像。现场口述影像的受限条件相对较少,可以适当临场发挥,更具创造性和灵活性。
第三章剖析听觉信息流的重要性,这将决定是否插入口述影像、插入时机和插入内容。听觉信息流包括影视节目里的对话、解说、环境声音、音乐和音效等。作者解析真实案例,说明口述影像员必须抓住原影音中人物对话、音效或解说之间无声音信息的间隔,确定需要描述的内容,传达清楚人物身份、动作和场景等,尽量减少受众的认知负荷,达到更好的叙事效果。作为新添加的听觉信息流,口述影像用来描述视频中的动作和场景,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和其他听觉元素自然契合,共同创造出新的连贯性文本。
第四章分析口述影像的受众、视障程度的界定及其与年龄的关系。作者认为,最初口述影像的主要受众是各个年龄段的视障人士,后又扩展到认知能力退化的老年人。本章还探讨口述影像的视觉信息处理、受众心理模型和认知模型。作者指出,多数受众不希望口述影像员过于细节化地描述场景或动作,复杂的信息反而不利于他们进行解读,还会影响其观影体验。受众的需求和理解能力各有不同,口述影像员描述时只能有所侧重,给大部分视障人士带来愉悦感。
第五至七章按步骤集中讲解了口述影像的三大技巧,即如何撰写口述脚本、录制脚本和语音描述方式。撰写口述脚本涉及确定脚本内容,将影片中的视觉成分用语言加以解释与描述,如空间布景、场景、人物表情、动作等。此外,撰写时还需要考虑措辞、文化差异、歧义、时态、重复等细节,力求简洁易懂。在录制脚本方面,作者介绍了录制软件、时间码、录制语速和录制过程,列明常见脚本错误供读者参考。描述方式也会影响口述影像的效果,例如语调、节奏、音调、停顿、口述者的性别、流利程度等。
基于前几章基础知识的介绍,第八至十二章依次进一步探讨有关口述影像的其他细节处理,包括原文文本类型、屏幕文字、拍摄风格描述、内容审查和语音简介。不同题材的影视作品会影响口述影像的描述策略,比如恐怖片里,口述者要确保情节的悬念,不能过快透露过多信息。如果屏幕上出现的文字与情节紧密相关,这些文字内容就应该融入口述影像,而不随意忽视,比如片头片尾字幕、品牌商标、多语言文字等。对于某些艺术效果较强的影片,口述影像还会加入电影术语,比如介绍摄影技巧和剪辑手法等。如果影片内容涉及性、暴力或种族歧视这类敏感话题,作者建议仍应进行适当描述,尽力还原影片真实情节。语音简介则指持续十几分钟的声音介绍,讲解影片或现场演出的角色、场景、梗概或其他实用信息(时长、间隔、照明、烟雾效果、入场须知等),一般出现在开场部分。
第十三章概述口述影像领域的争议性话题,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作者指出,口述影像体现主观性范式,其创作过程是一种主观选择,描述内容存在差异,尤其是如何用语言来描述多种复杂的面部表情。同时,口述影像研究的新途径包括社会学、生物学、认知神经学、人工智能和感官替代。第十四章是本书的“后记”,作者以受众访谈的形式总结了口述影像的价值。
本书作者较全面地介绍口述影像的研究与实践现状,但对口述影像的质量评价研究不足,主要从受众角度分析描述效果,缺乏更加系统性地梳理,比如语言质量、忠实度、连贯度、同步性等。近年来,口述影像还应用于外语教学、无障碍游戏制作,这类应用在书中未曾提及。
萨拜因·布劳恩将口述影像研究的主要路径细分为跨模态翻译研究、源像理解过程研究、口述影像创作过程研究、口述影像表现研究以及口述影像受众研究(Braun, 2008: 14)。本书重点关注口述影像的创作过程和受众需求,对口述影像脚本的翻译问题探讨不足,也较少对不同语言版本的口述脚本进行对比性文本分析,未能总结归纳这些脚本在词汇、句法、连贯性等方面的差异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
本书探讨了口述影像的理论与实践,丰富了翻译学研究,体现了新时代翻译的多元化需求和应用,为读者展示了新的研究课题和行业发展前景,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口述影像实践、研究和培训是新兴领域,目前国内还处于启动阶段,因此本书的研究方法和路径值得借鉴,有助于拓宽国内翻译学科发展的视野,推动无障碍传播服务。正如美国口述影像同盟主席乔尔·斯奈德所言:“许多人都能从口述影像简介客观的描述中获益。口述影像是一种辅助技术;它能够用来增强用户的感官,而不是取代用户自身的感官。”(Snyder, 2014:2-3) 口述影像研究及实践既能为翻译学科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还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