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辉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湖北 襄阳 441000)
BIM技术在现今建筑行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建筑行业各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但在结构设计方面,BIM的应用并不很完善,存在多次建立模型、模型使用不充分、逆向翻模的现象,往往初步设计时绘制一遍模板图,结构计算时建立一个计算模型,施工图设计时深化初步设计,碰撞检查时按照施工图重新建立三维精确模型。整个结构设计过程重复建了4次模型,虽然个别阶段模型能重复使用,但总体工作效率比较低。为实现BIM技术的结构正向设计一体化,特以广厦结构BIM正向设计系统GSRevit软件来说明。
进行结构BIM正向设计,打开GSRevit软件界面,点击Revit建模,以此打开Revit软件(注意在后面的操作过程中GSRevit软件界面始终处于打开状态,请勿关闭),选择“结构样板”,在Revit软件的界面功能菜单上多了几个GS软件插件图标,这几个插件在结构设计时要用。
点击“结构信息”,输入各层信息及总体信息,注意标高信息输入中以建筑标高为准。用于计算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取得是各层信息里的,并不是在建模中自行设置的构件的混凝土等级,当具体布置时,某些特殊构件混凝土等级可单独设置。关于地震信息中的振型数不是一次就可以确定的,要在结构计算中以参与振型的质量百分比进行调整,不断增加,直到参与振型的质量均达到90%以上。
导入已给定的建筑图纸,以此作为底图进行轴网和构件布置。构件布置时,注意软件建模的习惯,考虑到BIM系统中Revit的设计习惯是以建筑标高为准,结构0层为建筑1层,某层的结构楼层涉及到两层的建筑楼层,竖向构件以视图平面向下一层布置,比如选择视图平面为2F,布置的柱或墙为1楼的构件,布置的梁或板为2楼的构件。
依照规范和实际情况进行荷载输入。对于建筑图上的非结构构件,可以荷载的形式加载在结构构件上,此种做法仅针对结构模型建模。在BIM系统应用中应首先引用建筑模型,在建筑模型的基础上输入结构模型,这样结构模型上的荷载更贴近真实情况,并且建筑模型中的非结构构件虽然理论上不受力,对结构受力不提供帮助,但是,非结构构件还是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或多或少会对结构的刚度和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以真实构件模型进行加载,计算分析的结果更具有真实性。对于楼梯荷载的布置,软件中没有给出明确的布置方式,暂以虚板的方式布置荷载。
点击“装配式设计”,在初建模型中指定预制构件,为后期施工模型深化设计、构件深化设计做好准备工作。
点击“模型导出”,导出广厦录入模型。在广厦软件界面选择“图形录入”,检查模型中是否有蓝色图框,即为模型错误,也可通过功能菜单中的“数据检查”,查找模型中的错误进行改正。注意,此项工作一定要在层间拷贝前完成,否则在修改时可能要进行多层修改,造成麻烦。
高层建筑中往往存在多个楼层的结构布局完全相同,可只建最低一个楼层的模型,其他楼层不需要在Revit中建立,可采用层间拷贝的功能拷贝到新的楼层后进行修改。
依次选择“楼板、次梁、砖混计算”“通用计算GSSAP”进行结构计算分析,检查超限问题。混凝土结构关心的主要结构整体指标有质心、刚心和偏心率、侧向刚度比、结构位移、位移比、位移角、周期比、剪重比、倾覆力矩、刚重比、轴压比等。常见的超限问题有轴压比超限、扭转不规则、连梁剪力超限等。
扭转不规则的本质是质心和刚心不重合,导致位移比>1.2,周期比>90%,扭转周期不是第三周期或更后。因此,当出现扭转不规则时,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调整结构构件的布局,尽量使结构对称、均匀,适当弱化中间,加强四周,尽量使质心与刚心重合。
计算中往往会出现连梁剪力超限问题。具体调整办法:(1)降低连梁的刚度:加长、减小高度。(2)减小两侧剪力墙的长度。(3)适当降低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对于连梁剪力超限时,尽量不要采用增大连梁截面的方法,因为截面增大了,必然会导致刚度增大,分配的剪力也会增大,对控制剪力超限作用甚微。选择“平法配筋”对计算模型进行计算配筋,然后选择“AutoCAD自动成图”,进入AutoCAD界面。首先设置出图习惯,然后依次完成“生成DWG图”“平法警告”“校核审查”“分存DWG”。当配筋图中有修改需要时,比如超筋超限警告、裂缝超限警告,可直接在AutoCAD中修改,此修改内容与Revit中的模型关联。
Revit中生成施工图后,会将之前空缺的楼层补全。为了实现一模多用,进行装配式深化设计时仍只用这一个模型,在需要进行深化设计的楼层复制视图,在复制后的视图中进行施工深化设计,并且在ViewCube上点鼠标右键,在弹出的下拉框中选择要定位的3D视图。在视图中隐藏之前指定的装配式构件,重新布置预制构件。布置预制构件时,为保证预制构件种类少,实现预制构件模板的通用性,应允许对建筑图纸(或建筑模型)进行微调,尽量使预制构件种类少,规格统一,因此,这需要多专业的协同。
按照拼装方便、构件统一的原则进行拆分,保证足够的现浇接缝宽度和伸出钢筋长度。导入相应的预制构件族,找到要用的族,路径为“族—常规模型—GS—叠合底板可拖动”,鼠标右键点“创建实例”,将预制构件放到指定位置,尺寸大小可直接拖动,也可在属性中设置。添加完预制构件后,应按规定对构件命名。考虑到现浇层表面的标高,布置预制构件时应注意调整标高。
点击菜单“装配式设计—排布板筋”,弹出预制构件配筋排布参数对话框,根据模型整体计算中的配筋信息对弹出对话框进行设置,注意钢筋的搭接长度和钢筋间距。注意最上面的“√”一定要去掉。然后选取需要深化的构件,显示出外观图。
对于一些需要特殊处理的构件,比如楼板开洞、主次梁设置牛担板等,除混凝土体形需要修改外,其中的配筋也应相应改变。
碰撞检查是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将影响到后期的施工环节。碰撞问题经常发生在预制构件之间或预制构件内部,需要认真处理。在预制构件布置完后,点击“钢筋碰撞”,图中显示红色表示出现了碰撞,则拖动错开。如果发现拖动不了,一般是Revit自动对保护层位置做了锁定,解锁就可以拖动了。
对于施工模型中的预制构件应进行详细的预制构件深化设计。为使施工模型干净整洁,新建项目后,将预制构件复制到新的结构样板中生成预制构件加工图。同样选择“排布板筋”,此时最上面的应勾选,然后选择预制构件,将自动生成构件的配筋三视图、配筋三维图和材料表。生成的图纸有三处需要修改的地方:(1)在图纸中移动每个视图说明到视图正下方。(2)在模板图中打断剖切线。(3)修改明细表,取消表头后的空行和增加重量统计。预制构件还需要进行脱模计算和吊装计算,以确定吊点个数和吊点位置,保证构件制作安全性。
GSRevit软件解决了Revit中结构模型输入和直接计算的问题,保证了结构BIM正向设计的实现,但仍有些问题需要解决:(1)AutoCAD自动成图及Revit中的生成施工图耗时较多,特别是Revit中的生成施工图需要等很久才可以完成,希望以后可以加快图纸生成速度。(2)对于楼梯荷载的布置方式需要更明确化。(3)预制构件加工图与施工模型没有关联性,需要进行多处修改。(4)缺少模具加工图纸,希望能根据模板图和配筋图自动生成模具加工图,以方便预制厂的加工,保证模具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