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App促进思政教育与药理学专业教学深入融合的探讨

2020-12-31 13:32:46张坤驰黄燕娟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药理学药学思政

解 伟,张坤驰,黄燕娟,赵 梅,王 进

(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 201318)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诸如长春长生生物疫苗造假事件、葛兰素史克贿赂事件、华海药业“毒素门”等医药行业的丑闻对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也显现出部分医药行业从业人员人生观、价值观错位,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1]。社会环境及互联网给医药类高校学生带来大量消极因素和不同的意识形态斗争,使部分学生形成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主旨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讲话,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讲话言简意赅,直指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点工作,为高校各课程在思政育人方面指明了方向[3]。药学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活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所涉及药品的各个环节与人的生命有着重要关系,提升药学从业人员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至关重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药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药理学是药学专业至关重要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药学与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笔者所在的上海健康医学院是一所应用型特色化本科医学院校,对应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方案,药理学这门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在药品生产、流通和药学服务中的技能与道德品质。在假劣药横行、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当今社会,在药理学日常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刻不容缓,通过人文知识的内化和道德规范的提升引导学生成为懂药理、守药德的人,对净化医药行业风气、缓解当前医患矛盾、解决人民群众相关医疗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在教学中如何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如何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落实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如何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思政育人资源,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是药理学专业课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4]。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混合教学模式不断被应用到各类教学活动中。手机App辅助教学软件的问世,使当今的教学形式变得多样化,改变了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枯燥的课堂模式,实现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资源共享和反馈评价,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内驱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5]。基于以上现状和思考,笔者借助移动学习平台进行思政教育融入药理学教学的课程设计,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促进药理学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1 药理学知识点与对应的思政要素

药理学是药学专业至关重要的一门核心课程,在该课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专业态度和道德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思政教育要求融入该课程教学中,可有效促进药学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提供药学服务的态度,提高学生在社会服务和专业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6]。药理学各章节都有丰富的思政元素,现将代表章节的典型思政要素总结如下。

1.1 总论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医药文化,宣传屠呦呦的“青蒿素精神”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高尚、灵活、开放的人文精神,运用药理学知识对患者及社会公众提供无私的药学服务;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实验思想,以促进药物发现及研究进展;教会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来理解事物的两面性,并将此应用于药物作用机制的学习中。

1.2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

通过受体发现的案例教育学生要善于观察,培养科研创新精神。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章节的实验涉及较多动物实验,其中实验动物的福利对学生科学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关注实验动物福利不仅可以促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更有利于维护人类自身健康。

1.3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1.3.1 镇痛药 基于镇痛药的易成瘾性,重点给学生讲述药物成瘾的危害性。作为未来的健康服务和管理人员,要有引导患者谨防药物上瘾的专业责任心和帮助社会大众杜绝毒品上瘾的社会责任心。

1.3.2 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药物 阿尔兹海默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引起严重的家庭和社会问题。因此,药学工作者要积极投入新药研发、疾病预防宣传和关爱患者的工作中。

1.4 心血管系统药物

通过观看科普微电影《生死竞速》,让学生意识到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性和心源性猝死急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努力学好医药知识的动力,增强学生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使命感。结合“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产生的原因给学生强调适当运动、健康饮食可有效预防“三高”的发生,在做好自律的同时也要向公众宣传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为构建和谐社会、“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1.5 呼吸系统药物

近年来,空气污染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我国健康事业的巨大负担。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对于呼吸健康的影响,以及减少空气污染的具体措施,并且知道如何在污染环境下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概率,做好大众呼吸健康的守护者。

1.6 抗菌药物

让学生了解目前中国抗生素滥用现状,警示抗生素滥用的危害:产生耐药性和超级细菌。药学工作者应当知道并宣传控制抗生素滥用的措施:建立细菌耐药监测网,加强药政管理,加强广泛的社会宣传和教育,研发具有抗耐药菌的药物等,为打造合理用药的良好医疗环境贡献力量。

1.7 抗恶性肿瘤药

影片《我不是药神》引发了社会对抗癌药降价话题的讨论,也引起了中央和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进口抗癌药实现了零关税,中国自主研制的抗肿瘤药物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燃起了肿瘤患者对生命的希望。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积极给予癌症患者人文关怀,并激起学生投身抗癌新药开发、奉献中国生物医药事业的决心和斗志。

2 移动学习平台助力药理学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蓝墨云班课(以下简称“班课”)是蓝墨科技推出的一款移动学习App,利用移动智能设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课堂内外的即时反馈教学互动支持,实现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资源推送,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我教研室已经将“班课”合理应用于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有效融入思政教育,改变了思政教育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让思政教育以更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得以实施。

2.1 课前利用“班课”发布思政资源

课前基于章节知识并结合时事新闻或典型案例,通过“班课”抛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实施教学,引导学生对医药道德理论及规范进行学习思考。提供视频、新闻、案例、文献等多样化的资源,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例如,将都市医疗题材剧《急诊科医生》中的药学服务、医药人文关怀等相关视频推送至“班课”平台,在传递药理学知识的同时,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和药学职业操守养成教育。

2.2 授课过程中利用“班课”多模式开展思政教育

授课过程中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要素,在总论中融入药学职业道德的构成要素及特点,中国传统药学文化的主要内容,新药研发的意义和道德、伦理要求;在接下来的各章节结合具体药物讲解药品生产、营销过程中的道德、伦理要求,药学服务的任务、岗位道德要求,相关疾病引发的社会热点问题及药学工作人员应有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利用“班课”课堂活动里的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模块促进师生交流,例如在抗恶性肿瘤药章节的授课中,请3位学生分别扮演药师、医生和患者角色,通过给予患者正确的用药指导、温暖的人文关怀,减轻癌症患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受到的创伤,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可以感同身受去理解药学道德准则,明确个人的定位和职责,树立良好的药学道德意识。

2.3 课后发布拓展资料和线下活动

课后将融合思政教育的微课以及相关思政拓展资料发布于“班课”,微课中更以思维导图形式梳理思政要点,让思政教育有效延续到课后,学生关于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的思索也可进一步渗透到课下。还可借助“班课”平台发布线下活动,让学生分组开展与药品研发、生产、经营、药学服务相关领域的校友访谈等社会实践,发挥朋辈教育作用,使学生亲身感受药学领域对职业道德、伦理的要求。

综上所述,借助移动学习App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联动教学,主要以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等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实施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对医药道德理论及规范的学习思考;并结合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更利于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药学道德的范畴、准则和规范,明确个人的定位和职责,养成良好的药学道德意识。将药理学专业教学、思政教育、信息化教学有机融合,促进药理学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三位一体”,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药学职业道德的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药理学药学思政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艺术药理学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6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药学进展(2014年3期)2014-03-20 16: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