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活动中无线安全保障工作的梳理

2020-12-31 12:23:13魏小忠徐盛昌牛项朋
数字通信世界 2020年11期
关键词:无线频率监测

魏小忠,徐盛昌,牛项朋

(1.江西省无线电监测站,江西 南昌 330000;2.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景德镇市无线电管理局,江西 景德镇 333000;3.北京博识创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098)

0 引言

无线电频率是国家战略稀缺资源,频率资源的合理有序使用关系着社会各方面发展。社会经济活动离不开无线通信技术及设备的应用,同样也需要大量的无线电频率。特别是在大型体育赛事、经贸会议、国际交流等重大活动中,对无线频率的需求和安全使用则更为集中和迫切。因此,加强无线频率资源的监管,保证重大活动中无线电频率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1 重大活动无线电用频特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快速增长,国际交流,经贸、体育、文化活动,以及每年的大规模统一考试等大型活动逐年增多。随着重大活动规模的不断增长,参与的行业、部门以及相应的无线电应用类型也在快速增加。在历次重大活动中,无线电应用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涉及部门广,协调困难。国内重大活动一般都是需要多部门甚至多地联合组织协调,有些重大活动会涉及国外政府或媒体用户,部门间的无线电协调存在一定的困难。

(2)用频单位多,频率资源紧张。重大活动举办过程中,涉及调度、安保、媒体、公众通信等单位,对应的无线监控、数字传输、交通保障、集群调度等都需要临时协调和指配频率,频率需求多,资源分配会面临诸多问题。

(3)业务类型复杂,干扰隐患大。重大活动期间,活动各方使用的无线电设备类型复杂,总量大,使用频段不统一,由于大量设备集中使用,频率干扰隐患大增。重大活动中无线电频率的正常使用直接关系整个活动的有序进行,相应的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

2 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

无线电安全保障一般指的是采用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实施台站设置、频率指配、监测管理、干扰查处等工作,以保护特定活动区域内的无线电用频不受外来干扰,保证区域内无线电设备正常使用,维护电磁环境安全等工作。

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关系到国家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在维护社会稳定、保卫国家安全和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意义重大。

3 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特点

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包括无线电频率规划与指配、无线电设备的检测与监测、台站频率审批、无线电应急处置等方面,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在党政军重大活动期间,还需要和政府、军队、安全广电等部门的密切沟通和紧密协作,确保无线电频率的正常分配和使用。

同时,重大活动期间,由于参与的行业部门以及单位众多,无线电设备在小范围内集中使用,其发射功率不一、频率也不尽相同,加上不恰当的使用方式很容易出现无线信号相互干扰的情况,这给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

4 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原则

(1)保障工作常态化,做好应急准备。重大活动无线电保障工作与常态下的无线电监管工作水平密切相关,需要建立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常态化机制,在日常无线电监管任务中积累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经验,构建完善的无线电安全保障协调管理体系,提高无线电监测技术能力,做好各项应急准备,提高精细化智能化监管和应急处置水平。

(2)制定保障预案,规范工作流程。重大活动一般具有重大性、紧迫性、突发性的特点,为保证重大活动的无线电正常用频,无线电管理人员需要根据重大活动特点和性质制定符合实际情况,操作性强的无线电应急预案,同时要合理设计无线电保障管理流程,确保管理工作规范到位。

(3)加强技术建设,提高监管能力。重大活动保障中使用的无线电设备种类多、数量大,同时也出现区域性集中的情况,电磁环境极其复杂。为确保活动区域内无线电频率能够合理使用,需要加强无线电监测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对各类无线电业务信号的主动监测识别能力,以便于实时监控活动区域内的无线电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信号并做应急处置,整体提升监管能力。

5 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流程

(1)明确思想,确定重心。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需要有明确的工作指导思想和理念,保证无线电保障工作有明确的主题。无线电保障工作应遵循国家“三管理、三服务、一重点”的总体要求,同时重大活动无线电保障工作则要建立“以频率管理为核心、以应急管理为手段、以保障安全为目标”的工作理念,充分研究重大活动的性质与特点,确定保障工作重心。

(2)完善法制,宣传理念。重大活动中无线电设备的集中使用,给活动区域的用频秩序带来很大的压力,需要加强相应的无线电管制以维护秩序。由于无线电管制地区的复杂性,需要进一步完善无线电安全保障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无线电管制有法可依,形成有效的法律保护体系。同时也要做好无线电监管的法制宣传,普及无线电合理用频理念,共同维护空中无线电秩序。

(3)加强协作,构建高效体系。重大活动保障往往是多部门、多单位参与,因而需要构建统一的协调联动机制,统筹无线电管理工作,加强各方沟通协作。同时加强保障人员技术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做好组织指挥体系建设,共同构建高效的无线电安全保障体系。

(4)做好预案,分步实施。在重大活动举办前,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需要根据重大活动性质和当地情况提前作出预判,制定具有针对性、可实施的安全保障预案。

在重大活动期间,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包括筹备和实施两个阶段。在筹备阶段成立工作联席会议,建立指挥中心,搭建组织架构,做好指挥调度系统和设备部署工作;实施阶段则是根据工作方案和指挥中心部署,工作组联合开展无线电安全保障监测工作。

无线电保障工作涉及重大活动事前、事中的安全保障,事前做好预案、事中积极筹备及实施,各环节必不可少,注意分步实施。

6 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技术应用

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主要是频率规划和管理,保证重大活动区域内特殊用频需求,同时尽量不干扰其他常规用频的需求。主要技术工作包括筹集频率资源、频率规划和指配、频率审批、频率监测、干扰查处等。

(1)筹集频率资源。为应对重大活动中的无线电安全使用需求,筹集频率资源是第一步。需要预估频率需求,并对区域内的频率台站进行清理整顿,同时协调整合现有频率资源,为重大活动用频需求提供充裕的频率资源。

(2)频率规划和指配。重大活动频率规划应综合考虑用频设备的业务类别、实际使用情况,以及在活动区域内的活跃时段、使用区域、所在频段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一方面保证重大活动必要的频率资源,另一方面做到不影响民航、铁路等重要无线电业务的用频需求。而频率指配则需要参考活动区域内用户的保障优先级进行分配。

(3)频率审批。频率审批则是确定申请用户设备的频率使用权限,从源头避免无线频率的非法占用。通过频率审批,有助于规范用频,提高无线电保障工作效率。

(4)频率监测。在无线设备频率申请前后,需要使用检测和监测技术手段对无线设备的实际用频情况进行验证测试,主要包括设备检测、常规监测、电磁环境测试三种方式。其中,设备检测通常是使用频谱分析设备针对申请入场设备进行射频指标检测,验证其发射频率、发射功率、调制方式是否符合要求,并登记到数据库中。常规监测则是使用固定或移动监测系统对重大活动区域分时段和频段进行监测,并将结果与频率数据库比较,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置。电磁环境测试则是利用监测技术手段,对活动区域内的空间电磁分布进行测试,以获得重大活动区域内电磁环境分布的情况。

(5)干扰查处。在频率监测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异常信号或干扰信号,需要综合利用监测系统和设备及时做干扰排查,降低对重大活动的影响。在排查过程中,使用固定站测向定位功能来确定干扰信号的大致位置,并获取信号特征,利用移动站抵近监测,追踪干扰信号准确来向,使用便携式监测设备锁定干扰台站位置,并最终消除干扰。

7 结束语

经过多年发展,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并在我国的重大活动安全保障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的梳理,有助于深化对无线电保障工作的认识,更好的服务于今后的重大活动无线电保障工作。

猜你喜欢
无线频率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无线互联科技》征稿词(2021)
振动与频率
天天爱科学(2020年6期)2020-09-10 07:22:44
无线追踪3
基于ARM的无线WiFi插排的设计
电子制作(2018年23期)2018-12-26 01:01:08
ADF7021-N在无线寻呼发射系统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6年15期)2017-01-15 13:39:03
极限频率
美术文献(2016年6期)2016-11-10 09:09:40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互联网天地(2016年2期)2016-05-04 04:03:28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互联网天地(2016年1期)2016-05-04 04:03:20
导航频率源的同步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