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管理体系: 物理学“课程群”管理

2020-12-31 05:15罗洪刚王建波刘玉孝吴国军
物理与工程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研室物理课程

罗洪刚 王建波 刘玉孝 吴国军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兰州)

1 传统教研室的历史

“教研室”的历史可追溯至中华人共和国成立之初,借鉴当时苏联的先进经验,为了加强教学而成立的教研组。对基础教育,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布《中学暂行规程(草案)》[1],其中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 “中学各学科设教学研究组,由各科教员分别组织之,以研究改进教学工作为目的。” 1957年,教育部颁布《中学教研组工作条例(草案)》[2],明确教研组的工作内容:“学习有关中学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指示;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工作钻研教育理论和专业科学知识;总结、交流教学和指导课外活动的经验。”这种教研组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中小学学科教育采取的基本模式,延续至今,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3]。针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教研室”是教学研究室的简称,是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下研究中小学教学业务的非行政机构,主要负责研究、推动本地区的教学工作,由教研室主任、副主任、教学研究员(简称“教研员”)等若干人组成。教研室的任务和作用主要包括:与实训机构通力协作,通过各种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教育行政部门按教学规律领导和管理教学工作;研究中小学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中国特色的教研制度,“成为世界公认的教育财富”[3]。

高等学校的教研室设置[4],其前身教研组同样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5-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开展了学习苏联先进教学经验的活动。《教育部关于中国人民大学实施计划的决定》[6]提出,“该校校部设研究部,各系设教学研究组,组织中国教员与苏联教员,经常调查研究各有关业务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收集相关材料以充实教材(教材主要采用苏联各大学及各专科学校的最新课本),并请各有关部门派人参加指导工作。”可见,教研室是我国建国初期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组织模式而设立的。当时的教学研究组的基本职责是:教学业务、教学行政工作、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以及教学法研究[7]。依照“中共中央关于讨论和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的指示(一九六一年九月十五日)”,教育部在1961年9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一九六一年九月)》[8],即我们所说的“高校六十条”。在这个文件中,教研室再次被明确定义,如第五十三条提出:“教学研究室是按照一门或者几门课程设置的教学组织。教学研究室主任,在系主任或者教务长领导下,全面负责教学研究室的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可设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教学研究室主任的主要职责是:领导和组织执行教学计划、选编教材、拟定教学大纲、编制教学日历等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和学术活动;组织教师的进修工作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领导所属实验室、资料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教学研究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应该提交教学研究室会议讨论。”在高校,教学教研室增加了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这是高校教学研究室在中小学教研室(教研组)基础上增加的、具有高校特征功能的基本职能。“高校六十条”在特定时间内对稳定教学秩序,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教研室,直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仍然是高校实施教学工作的主体。进入21世纪以来,教研室功能逐渐弱化,其演化历程,经历了借鉴苏联经验的初创期、定型期、恢复期、转型期以及这些年的虚化期[9]。

2 传统教研室的现状

随着20世纪80年代研究生学位教育的开展,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的比重逐渐加强,教学教研室的地位逐渐削弱。特别是,为了建设高水平大学,国家先后提出并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并在20世纪末高等学校普遍扩大招生规模的情况下,院校合并,出现规模庞大的大学,此举旨在提高高校的学术影响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在学科以及实验室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品牌专业”等,其建设重心逐渐向学术研究及学科建设转移,很多高校甚至定位于“研究型大学”。这些转变,毫无疑问对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实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与国际办学模式在形式上逐渐趋向一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曾经在高校中扮演重要作用,特别是具有教学功能的教研室并没有得到加强,而是逐渐被替代或撤销。例如,北京大学物理系普通物理教研室成立于1952年,运行35年后,即1987年,普通物理教研室一分为三:普通物理教研室,普通物理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2001年成立物理学院后又分别改称为普通物理教学中心和基础物理实验中心[10]。清华大学物理系在1926年就建立,后来历经西南联大、院系调整、改革开放之后的物理系恢复直至当今重塑办学辉煌,历经周折。在此过程中,教研组扮演了留下火种,发扬光大的核心作用[11]。目前,清华物理系的教学机构除了基础物理教学中心和实验物理教学中心外,还有一个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组,其余教师分布在各个重点实验室、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作者所在的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情况也类似,在1998年院系合并时,普通物理教研室和各个专业教研室被撤销,留下大学物理教学中心和实验物理教学中心,其余教师归属各个重点实验室、研究所或中心。在个别高校,如华中科技大学,还留存教学研究中心,下属三个教研室,大学物理教研室、物理实验教研室和专业物理教研室[12]。总体来说,在中华人共和国成立之初发挥了重要教学功能的教学教研室在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渐被取消或功能减弱。一方面,高校的学术研究或学科建设得到加强的同时,教学没有得到同等地位的重视或加强;另一方面,高校理科(包含物理学科)的本科人才培养也被一些专项基金所支配,如1992年开始实施的理科基地班建设,是国家支持基础人才培养的专项划拨经费,用于支持创新人才的培养。2009年国家开始在19所高校实施的“拔尖人才”培养的计划,各个高校实施方式不一,如北京大学的元培班、清华大学的学堂班、兰州大学的萃英学院等。这些培养过程中的教学工作,要么由学院的领导小组负责,要么由单列的学院负责。但单列的学院通常工作的重心在行政管理,而教学业务仍然由各学科所在的学院负责实施,通常由各学院(系)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副系主任)直接管理,直接导致主管教学副院长(副系主任)业务繁忙,各种事情头绪多,疲于应付。

高校教研室调整多发生在本世纪初,国内顶级高校基本完成调整,工作重心转向学术研究或学科建设,承载本科教学及教学研究重任的教研室纷纷瓦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及教学研究通常通过教师个体在发挥作用,很难形成有效的教学团队,不少学者对高校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也提出有益的建议[13-15]。2005年,钱学森提出“钱学森之问”,直接催生了“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很多高校着眼点在聘请大师、增加专业课程、提供访学途径等方面,采取特殊政策,实行精英式培养方案,而对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等讨论的仍然不够深入。2018年12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拔尖计划1.0实施10年工作总结暨拔尖计划2.0启动会”会议上,通过各个高校的汇报情况能够感受到这一点。2015年国家发布实施“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等学校,把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建成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在这个建设目标中,明确提出了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人才培养。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成都召开建国以来的全国高等教育大会,提出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17年开始倡导新工科建设,从“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直到教育部发布实施“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希望通过新工科建设为契机,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中,强调“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重要性。2018年12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会议上,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指出本科教学改革不只是中国在做,欧美国家早在21世纪初也开展相关工作。所以,如何开展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人才培养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

这个问题对世界顶尖大学以及中国的顶尖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可能不是问题。这些大学的物理学院(或系)的基本架构均是围绕重点实验室、研究所或中心的科学研究及学科建设来展开人才培养,这是西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中的顶尖高校几百年来以及中国顶尖高校几十年来摸索出来的成功经验,实践证明可以培养出非常优秀的人才,是值得借鉴的。但是,这些顶尖高校长期的积累以及具备的一些客观优越条件,可能是其他高校不具备的(这里我们只聚焦在国内高校,欧美等国外高校有几百年的积累,暂不列入讨论范围)。(1)世界一流或接近一流的师资队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政治或经济中心,已经具备吸引或正在吸引国际一流人才加盟,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趋向国际一流,形成人才的“虹吸效应”。除了这些地区及其他地区的个别高校,内陆大部分地区的高校师资队伍还没有形成这样的一种高水平的态势,整体师资水平仍然偏低。(2)生源质量高。通过高考和自主招生的方式,中国顶尖大学基本上把各个省市地区的特别优秀的生源都纳入囊中,优秀生源的聚焦效应也特别明显。(3)办学条件及办学经费差别大。不同的高校,所处的地域、环境、条件不一样,办学条件差别很大,办学经费甚至有数量级的差别。(4)各个高校承担的任务也有所不同。一些高校着眼基础科学研究,培养高精尖的基础学科后备人才;一些高校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或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精尖的应用研究后备人才;定位有差别,培养目标有差别,招生规模有差别,自然导致培养模式和培养重点应该有所区别。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有较长的办学历史,至今110周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2017年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兰州大学物理学科始建于1946年,也有较长的办学历史,形成了优良传统,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岗位上的优秀人才,在2016年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居国内高校参评单位数的10%~20%位置,总体尚属前列。但是,客观来讲,兰州大学物理学科的发展与世界一流学科有非常大的差距,与国内顶尖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的物理学科发展水平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如何结合西部办学的具体实际情况,明确目标,找准定位,发挥兰州大学和学院人才培养的优势和地位,进一步提升学院人才培养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具有挑战性的难题。

3 教研室的设置及功能定位

物理学在自然科学中具有基础地位的作用,它不但能够促进科学技术自身的高速发展,还对材料、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019年12月23日,在珠海召开的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及第一次工作会议上,主任委员、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院士报告指出“物理学是整个科学的基石,物理学本科教育是关键。” 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关注培养对物理学自身有浓厚的兴趣,物理学基础扎实,今后将从事物理学教学和科研的科学工作者。这部分人才可从事学科前沿研究,对推动物理学的发展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关注培养具有物理学基本思维,掌握物理学基本方法,具有基本科学素养的、从事应用研究或产品开发的各种人才。这部分人才在服务社会、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是一股重要的支撑力量。各个高校的物理学科可以根据自身的历史及目标定位,侧重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或侧重应用研究人才的培养。对于像兰州大学这样一个综合性大学的物理学科的发展,单方面走某一个极端,可能都有问题。着重培养基础研究人才,整体师资水平和生源质量都不允许;着重培养应用研究人才,既没有应用研究方面的长期积累,也没有发挥好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基于这样的考虑,采取“分类培养”应该是最好的模式,所以作者之一在2017年牵头申请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依托物理学科培养新工科高层次人才”[16],具体实践“分类培养”的理念。

在我们先前的文章中[17],为了适应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了“课程群”框架,并按照“分级教学、分类培养、厚实基础、宽泛出口”的原则开展教学活动,培养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人才和高水平的应用研究人才。“课程群”涵盖的课程由浅入深,从物理学基本知识到物理学框架体系的建立,甚至到学科前沿,形成了一套体系。我们设置教研室管理这样一套体系,教研室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至两名,协助主任开展教学及教学研究工作。结合学科专业及学生的专业出口需求,也可以设置专业类教研室,以及针对大学物理教学的大学物理教研室及针对实验教学的实践教学教研室。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有三个一级学科,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具有理工融合的天然优势。为此,我们设置了三类教研室,即基础类教研室,分为数学物理基础、力学基础、热学基础、电磁学基础、光学基础、量子基础、计算物理基础等七个教研室;专业类教研室,分为物理学(理论物理、金属、磁学、半导体)、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微电子以及新工科等五个专业类(专业属性)教研室;公共类教研室,分为大学物理教学教研室、实验物理教学教研室等两个公共类教研室。

4 教研室开展活动浅析

教研室的主要职能是组织教研室教师从事相关“课程群”课程的教学和教学研究活动,对主管教学副院长和学院负责。基础类教研室、专业类教研室及公共类教研室侧重点不一样,其基本职能及开展的活动分别讨论。

对基础类教研室,其关注点集中在基础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方面,开展的活动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1) 梳理“课程群”的课程体系。由于“课程群”是由相关的课程组成,因此需要建立由浅入深的课程体系,涵盖本科、硕士、博士课程,需要对课程实施纵向管理。根据“课程群”的划分,每个课程群按照本科毕业水平、硕士入学水平、硕士毕业水平、博士入学水平、博士毕业水平、博士后水平分为六个层次,由浅入深,直至前沿的科学问题,做好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课时分配。学生可以在本科阶段分流,也可以在硕士阶段分流,能够坚持读完博士或博士后,则基本可以开展基础研究,在高校或研究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2) 组织教学团队、开展教学工作。根据梳理好的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团队,开展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相互协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3) 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相互听课,根据授课情况和学生反馈,积极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研究教学技巧和教学模式,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学论文,传播教学心得。

(4) 组织授课内容、出版教材讲义。根据课程体系及教学实践,撰写教材讲义,供同行使用。

(5) 组织教学成果奖申报。根据教学实践及教学经验总结,申报教学成果奖。

对专业类教研室,侧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结合企业发展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企业开展合作,并与企业一道讨论培养方案的撰写及开展教学活动。开展的活动可包括但不限于:

(1) 梳理专业课程体系,联合企业撰写培养方案。

(2) 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社会服务要求,提供新的专业课程。

(3) 组织教师开展专业课程教学。

(4) 组织学生到企业实践实习,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水平。

(5) 拓展学科方向,加强学科交叉。

(6) 编写讲义,出版教材。

(7) 组织教学成果奖申报。

对公共类教研室,侧重非物理学科学生的通识教育及协助实践教学,开展的活动可包括但不限于:

(1)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梳理物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2) 组织教师开展通识教育教学。

(3) 协助实验课程教学,开展实践实习。

(4) 编写实验教学讲义,出版教材。

(5) 组织教学成果奖申报。

5 讨论

高等学校教研室是承载教学及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在国家倡导“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教育教学大背景下,特别针对办学环境及办学条件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可有效组织教学及教学研究,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研讨“如何教”,指导“如何学”,对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促进作用。作者所在的学院从2018级已经在教研室的框架下,采取新的“2+X”培养方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前两年的基础课程学习中,采取“大班授课、中班辅导、小班讨论”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大班授课”有高度,主要讲解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中班辅导”主要讲解具体应用和习题,确保学生学习落地,“小班讨论”主要开展讨论活动,发现问题、督促学习、查漏补缺。从已实施的力学基础Ⅰ、热学基础Ⅰ、线性代数Ⅰ、计算物理基础I等四门课程来看,效果良好。具体的情况在有更多的实践之后,总结经验,另文陈述。此外,结合“立德树人”,基于教研室架构,可把党支部建设及学院工会与教学基层组织有机结合,使学院工作有序开展,推动“学院办校”理念的有效落实。

致谢:作者感谢张汉壮、王青、杨孔庆、刘玉鑫等教授的有益讨论和建议,感谢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同事的支持和有益讨论。

猜你喜欢
教研室物理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河南省高校音乐学院教研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