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石狮市宝盖镇桃源小学 蔡幼专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促进者。”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弃指导,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动手水平,给予必要的指导。当然,指导不能过度,否则会使课堂成为教师指令下的探究活动。科学教育领衔人章鼎儿老师曾经说过:“当前教学实施中的普遍问题,是活动前的指导存在问题,首先是对指导的认识出了问题,指导的第二个问题是效率不高……”结合近五年多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探究活动时,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方法,把握指导力度,是摆在科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然而,在绝大多数的常态课中,这样的“混乱”现象却频频出现:课堂中的学生个体之间思维不一、活动不一、静闹不一。经多次集体教研、讨论、分析后,笔者发现出现这种状态的原因有很多种,首先,可能是探究活动空间大,干扰因素多;其次,也可能是因为不同阶段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有差异性,因此,我们应该认真、正确地对待、处理、指导这种“混乱”。记得在执教五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笔者组织学生先讨论,预测小石头、泡沫塑料块、带盖的空瓶子、橡皮擦、回形针、蜡烛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并说一说理由。讨论后,学生主要有两种观点:轻的浮、重的沉;大的沉、小的浮。接着再让各小组亲自实验验证,把这些物体按沉浮情况进行分类。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发现,原来,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大小之间的关系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面对和预想不同的实验结果,学生陷入了迷茫之中,课堂显得有些混乱。此时,教师适时提问:“真的无关吗?”在提供了一组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材料后,学生的“混乱”烟消云散,并展开有序的后续研究。
由此可见,在学生思维矛盾、陷入迷茫的情况下,教师指导时机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太过着急的指导,学生会失去自主思考的动力和激情,会逐渐变得更依赖教师;相反的,太晚的指导,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会逐渐降低,甚至消失。在上述教学中,教师选择先让学生动手尝试后再适时进行指导,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亲身感受,能更快发现问题所在,如此一来更有利于教师准确地把握并突破教学难点。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正确的时机进行指导,该出手时再出手,再给予适当的引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旧课标相比,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方面增加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主题中,会存在一些错误的前概念,他们难免会产生疑问、碰到困难和阻碍,常常出现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怎么也找不到正确答案的现象。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失败是有教导性的。真正懂得思考的人,从失败和成功中学得一样多。”可见,错误和失败也是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遗憾的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企图通过指导解决所有问题,把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点拨,以使探究活动顺利开展,从而剥夺了学生在错误、挫折和弯路中学习的机会。曾经有一位年轻教师在执教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让小车运动起来”时,当她问到“小车的运动和什么有关系呢?怎样用实验验证?”时,一位爱动脑的学生很自信地站起来答道:“可以用较多的垫圈让小车运动起来,再用较少的垫圈让小车运动起来。”接着教师又急着抛出问题:“怎么知道小车运动的快慢呢?”此时,课堂一片寂静,学生陷入困境中,努力思考着。为了使后面的探究活动顺利进行,该教师直接通过课件展示指导学生:“我们要两个两个地增加垫圈,观察和记录小车每一次的快慢变化情况,同时要注意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改变垫圈个数时都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并投影出示温馨提示,内容包括具体的实验步骤、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小组如何分工才科学等。最后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记录单。
像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学生确实是有充裕的探究时间,貌似也完整地经历了每一个探究环节,但这样的课堂,学生都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课堂的支配权基本掌握在教师的手中。学生虽然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对小车的探究也充满着十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课堂上学生却没有自己决策的机会,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样的课堂指导等同于学生是在按照教师的指令顺利完成探究任务。其实,对比实验也好,模拟实验也罢,包括其他实验方法,学生应该通过亲身经历探究活动来领会和掌握其中的蕴含的知识,教师的全程活动指导解决不了所有问题。退一步讲,如果教师帮助学生解决了活动中的所有问题,那么学生经历这样的活动还能算科学探究活动吗?
总之,当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与路径进行探究时,教师如果不能信赖、接纳、期待,总是急于否定、强求一致,会使学生丧失质疑问题的勇气和积极探究的欲望。
小学科学不仅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大的主题,而且每课都有细化的主题。例如,观察方法的指导在整个小学科学教材中就体现了一定的序列,主要表现为:用感官直接观察→借用工具观察;定性观察→定量观察;对事物静态的观察→对事态变化的观察;对单个事物进行观察→对事物群体进行观察;对事物的局部观察→对事物的整体观察;对事物外部特征的观察→对事物内部特征的观察。伴随着儿童年龄的变化,对观察的要求也在不断上升、提高和发展。因此,教师在实施指导前应明确每节课都不是孤立的,它应该是某个单元、某一册、某学年直至整个小学阶段计划的一部分。
还记得有位教师在执教“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时,教学环节合理,活动目的也很明确,结果却是活动前期轰轰烈烈,活动后期草草收场。教学流程是这样的:首先,组织学生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学生先回顾各种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方法,再分发小苏打和白醋,学生进行观察,组织学生交流反馈。其次,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以六人为小组设计方案,内容包括研究主题、实验器材、研究方法、实验步骤、我们的发现等,组织学生交流,重点指导小苏打和白醋的比例以及实验过程中怎样观察,随后学生完善实验方案。再次,学生进行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各组利用材料进行实验并观察,填写实验记录单,整理器材,进行交流。最后,进行课堂总结。
纵观整个教学流程似乎没有问题,但在课堂上实施时,问题就产生了:教师对实验指导不遗余力,从实验主题、实验器材、实验方法到实验过程,还有小组合作的提示,每个环节都试图充分展开。这不仅仅是指导过度的问题,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没有统筹考虑,指导毫无章法。事实上,教材的编排是有逻辑和层次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训练重点。而课堂教学中,教学环节过于求全求细,导致主次不明、时间不够。优秀的科学教师应能润物细无声地围绕探究主题引领学生探究,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避免重复,突出重点,提高指导的效率。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主动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观察、实验等活动时,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往往能提高活动效率。教师指导时,要考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认知水平,按照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渐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进行。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不管面对的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的指导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把握指导力度,正确选择时机指导,该出手时再出手,要从错误、挫折和弯路中抓住让学生学习的机会,统筹指导并且要有侧重。如此一来,才能促进有效课堂的打造,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