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词诵读深入“生”心

2020-12-31 03:47江苏盐城市南苑小学孙园园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36期
关键词:意境古诗词诗人

江苏盐城市南苑小学 孙园园

经典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语言凝练,蕴含情感,意境深远,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更是学生学习语文不可多得的好材料。古诗文诵读篇目大幅增加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最明显的变化,这意味着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我校也在不断研究,如何利用学校环境和教师的有效组织,逐层推进,使学生在小学六年中实现阶段化积累、循环式巩固、系统化感知,从而对古诗词形成一定的兴趣和爱好,养成积累的良好习惯,组织、指导小学生进行诵读积累。以下是我校“小学古诗词诵读阶段化推进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的阶段化成果:

一、活动激趣,让古诗词诵读深入“生”心

1.“晨诵午读”“踏诗而行”——日日相伴

为了让古诗词诵读深入“生”心,每天都有诗词相伴,学校开展了“晨诵午读”“踏诗而行”活动。“晨诵午读”,就是利用早读课和中午到校上课前的十分钟时间,各班有组织、有计划地诵读经典古诗词,使校园里书声琅琅,充满文化气息。“踏诗而行”,是将学生放学从教学楼到校门口这段时间利用起来,学生大声、整齐地诵读经典古诗词,不仅能对所学诗词加以巩固,而且学生们踏着整齐的步伐,伴着有节奏的诗词一路前行,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时,此举也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肯定和赞扬。

2.“画、写、唱、演、品”——阶段推进

小学古诗词诵读的关键在于激发兴趣、培养诵读习惯。教师可以结合学校读书节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阶段化推进各项活动:一年级开展书签制作、赠予活动,学生们将经典诗句配以简单插图制作成小小的书签,并将亲手制作的书签赠予好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二年级开展“诗配画”活动,学生给古诗词配上色彩明丽的插图,感受古诗词描绘的景色和意境;三年级开展以古诗词为主题的手抄报评比活动,学生们积累同主题的古诗词,聚沙成塔、积水成渊;四年级开展古诗词亲子诵读活动,将古诗词诵读延伸到家庭,带动更多的家长参与其中;五年级开展表演课本剧活动,学生们以“文包诗”的课文为剧本,创编课本剧,通过自编自演形式深入理解诗人写诗时的心境;六年级开展品诗词活动,学生们搜集诗人的生平事迹和写作背景,通过自己的独特视角,品味古诗词的语言韵味、写作意境和思想情感。在全年级开展“写古诗”“唱古诗”活动,学生们通过书法作品感受古诗词的文字魅力。学生们还为古诗词配上自己喜欢的乐曲唱出来,更易于接受和背诵。

3.“汉韵薪传”——延伸校外

2019年中国教育学会举办“汉韵薪传”公益朗读大会,社会各界很多文学爱好者都参与了活动。我校组织全校师生参与活动,师生们精选经典古诗文诵读,录制上传诵读作品。我校多名学生的作品被推荐参加全国朗读展示,并取得较好成绩。

各项活动的开展,弘扬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学生们营造了良好的诵读氛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关注课堂,研究古诗词诵读教学策略

课堂永远是主阵地,古诗词诵读的推进也不例外,也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通过诵读有助于加深对古诗词的感悟和理解;通过诵读可以感受到古诗词的音律美和意境美;通过诵读可以提升语文素养、艺术鉴赏力。笔者在不断的研究中,总结出一些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现代技术,把握意境

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生动的图片和动态的视频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将难理解的文字通过画面、故事的形式为学生们带来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从而打造出一个充满趣味的古诗词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把握古诗词的情感基调,再通过诵读表达出来。

例如,徐冬芳老师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从军行》时,通过视频展现了乌云密布的青海湖,连绵的雪山一片黯淡的景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的画面;守边的将士们,身穿盔甲,誓死杀敌的场面。单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无法体会到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信息化手段的融入,加深了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体验,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把握古诗词的整体基调,有助于其更好地诵读出古诗词的韵味。

2.自主探究,注重感悟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舍得留出时间,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

杨静老师在教学《小池》这首诗时,引导学生想象:诗人看到了什么样的荷花?小蜻蜓和荷花之间会聊些什么呢?通过学生的大胆想象、自由表达,使古诗描绘的情景更加丰满,景物更加鲜活。学生在诵读时,有些节奏明快、活泼,有些舒缓、自然,很有画面感。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自主探究,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还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古诗词诵之有味。

3.拓展延伸,感受情感

要想真正品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还得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学生只有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所经历的事情,才能准确品味诗人的内心所想和情感主旨。例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学生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如果能了解这段历史,就能理解诗人知道持续八年的战争宣告结束后,为何“喜欲狂”了。全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之情,学生在诵读时就自然会读出欢快、喜悦、兴奋之情了。

古诗词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如有诗人浓烈的思乡情,强烈的爱国情,真挚的朋友情,以及温暖的亲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相同题材的古诗词进行拓展。例如,同样都是表达诗人爱国情怀,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围绕“喜”来表达;而陆游的《示儿》全诗的基调却是“悲”。教师进行拓展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诗人整体风格的理解,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诵之有情。

4.传授技巧,提升能力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读诗就是再作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的,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它并非一成不变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如此,没有创造就不能有欣赏。”可见,诵读使古诗词有了生命和活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传授诵读的方法和技巧,引领学生把握诵读节奏和韵律,从而提升诵读能力。

(1)根据语音语义,读出停顿节奏

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根据词义划分为“二二三”节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根据词义可划分为“二一二”节奏。

(2)理解内容意境,读出轻重长短

我们在读句子时,为了突出重点会重读某个字词,古诗词亦是如此。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脍炙人口,“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写出了仰望中的瀑布;“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除了重读以上关键字,“三千尺”“九天”要拖长一些,更能读出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

(3)根据情感表达,读出快慢急缓

古诗词的内容是欢快、激动或紧张的,学生在诵读时速度要稍快些;内容是抒情、低沉或悲伤的,诵读时速度要稍慢些;内容若是平铺直叙的,诵读时速度适中即可。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孤身一人在他乡,重阳佳节思乡怀亲之情,所以诵读时速度要慢一点,声音要低沉一些。

诵读经典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先贤的智慧和情怀,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本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接下来的研究还将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两个方面着手,探求古诗词诵读与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有机整合的有效方法。以诵读为突破口,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构建书香校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人文底色。

猜你喜欢
意境古诗词诗人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