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海韵幼儿园 朱元立
随着启东市幼儿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数学活动游戏化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青睐,笔者借此交流平台,就如何践行幼儿园数学活动游戏化浅谈一些体会,以达优质资源共享之愿景。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对刚刚步入数学领域的儿童而言,学习数学属于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因此,灵活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真实情景变成幼儿容易接受的小游戏,学习兴趣倍增,活动效果显著。例如,笔者在执教《分类》一课时,就组织幼儿玩“拣树叶”的游戏,先把课前准备好的纸质树叶分发给各活动小组,孩子们面对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树叶(反面画有数字宝宝)欣喜若狂,他们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捡起“树叶”放置于不同的地方:有的孩子按照相同形状的树叶堆放在一起,有的孩子根据不同颜色的树叶堆放在一起,有的孩子把树叶反面相同的数字堆放在一个地方。这个游戏操作简便,有利于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有所获。类似的小游戏既能集中幼儿数数的注意力,又渗透了数学的基本概念,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教师只有坚持“以幼为本”教学原则,才能让孩子们在趣味盎然的游戏中增长知识和技能。如,桌子有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苹果是圆形的,香蕉是弯月形的;教室在楼上,操场在楼下……这些内容都蕴含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一般可以作为数学游戏化的素材。由于幼儿处于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他们比较喜欢从现实生活中了解数学基础知识、发现数学规律,教师应积极鼓励幼儿走出教室观察外面有关数字的情景,通过说说、找找、玩玩等途径熟悉路牌、时钟、商店门牌、汽车车牌等有趣的数字,促使幼儿在创新思维的基础上深层次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数字。
瑞士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人的认识起源于实践操作”理念,因此,在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对幼儿加强实践操作的指导,才能让更多的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不断丰富感性认识,提高理性认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协调发展。同时,教师要适度渗透数学小游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拓宽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例如,笔者在执教“学习顺数、倒数”的内容时,要求中班幼儿通过“搭建楼梯”的实践活动,逐步认识楼梯从低到高与从高到低的变化规律:先引导幼儿模仿“小老鼠米里上楼梯”的情节,一边动手操作,一边大声同步数顺数或者倒数,达到口手步调一致的目标。然后,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现实生活中的“倒计时”和“红绿灯”,他们通过大胆地联想与思考,最终轻松地掌握了倒数、顺数的数序规律。再如,笔者在组织中班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时,在紧紧围绕“春游”这一主线的基础上巧妙地设置了“坐公交车到紫薇公园游玩”的情节,引导幼儿一边仔细看“路线图”,一边比较线路的长短,从而为探寻到达目的地的捷径扫除了障碍。
幼儿园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是孩子们步入数学殿堂的起步环节,教师必须加强科学化的指导,尽量避免出现注入式灌输知识的现象。教师要注重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小游戏的过程中逐渐认识比较简单的数学知识。例如,笔者在引导幼儿学习“比较3、4 两数关系”时,就设置了“猎狗捕捉黄鼠狼”的小游戏:3个女孩扮演3只黄鼠狼,4个男孩扮演4只猎狗,表演者都很幽默,教室里的欢呼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此时,我直接提出问题:“猎狗与黄鼠狼各有多少只?其数量一样的吗?”顿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其中,一个男孩提出了创新性结论:假如加上一只黄鼠狼或者去掉一只猎狗就出现数量相等的结果。
在尝试幼儿园数学游戏化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和不同水平,根据他们能力的差异布置丰富多彩的小游戏,进一步拓宽孩子们的知识视野。例如,笔者在安排“使两组数量相等”游戏的过程中,先紧密结合幼儿的学情分层次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针对能力比较强的幼儿除了提供数量差异大的材料外,还提供没有对应排列的操作卡。同时,为能力弱的幼儿提供一些对应排列差异较小的操作卡,从而促使每一个孩子通过“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当然,教师在设计课程游戏化活动时,可以选择个别玩和结伴玩的游戏,从而全面提高幼儿学习的密度,数学核心素养同步提升。
游戏化、启蒙化、生活化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显著特征,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灵活安排趣味化的游戏活动,才能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和逻辑关系,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切身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无穷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