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盘活“一盘棋”

2020-12-30 07:05刘朝晖
新民周刊 2020年47期
关键词:一盘棋经济带长江

刘朝晖

8月11日,在武汉绿地中心项目建设现场近500米的高空,来自中建三局二公司的工人熊明生(右)、张幸红冒着高温施工。

从长江口到嘉陵江口,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起始,途经以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主体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直抵长江上游的成渝经济区,这条覆盖了11个省市的长江经济带,占据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2019年,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457805亿元,同比增长6.9%,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6.2%。在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城市GDP前10强名单中,长三角经济带城市占据7位。东中西三个城市圈、三大增长极连成的这条中国经济发达水平最高、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经济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支撑带。

黄金水道打通江海联运

长江自古就有“黄金水道”之称。数据显示,这条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承担了沿江地区85%以上的煤炭和铁矿石、70%以上的原油以及中上游地区90%的外贸货运量。近年来,沿海经济与内陆经济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共识,江河海运一体化发展助力黄金水道焕发新生机,作为现代化流通领域落实“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具体实践,为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托。

今年7月,集装箱班轮“冠荣668”在重庆果园港集装箱码头满载离航,标志着“中欧班列+江海联运”过境中转在这个港口实现了首航。这批共计100标箱的货物,采用“中欧班列+江海联运”(即“铁—江—海”)过境中转模式,从俄罗斯通过中欧班列(渝新欧)抵达两江新区果园港,再经长江黄金水道运抵上海,最后通过海运抵达越南,运行时间较欧亚大陆桥转海运方式节省约10天。

在武汉,一列搭载来自日本的汽车零部件等货物的列车12月12日从吴家山站开出,驶往德国杜伊斯堡。通过武汉这一中转站,一条江海直达对接中欧班列、横跨东亚—中亚—欧洲的国际物流新通道形成。“日本商品搭乘江海直达航线抵汉,再转乘中欧班列发往欧洲,这是首次。”据悉,过去日本对欧洲出口多使用海运,耗时约45天。通过江海直达对接中欧班列,运输时间缩短至22天左右,运费则基本相同。预计2021年,这一线路有望运输2000个标准箱。

而在上海,在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基本建成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挥着龙头辐射作用,正在加快同长三角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带动长三角港口群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

上港集团在上海市支持下,2003年起启动“长江战略”。十几年来,先后与长江上中下游12个港口建立合资合作企业;投资集海航运、参股民生轮船、泛亚航运航线,基本实现长江流域全覆盖,长江支线集装箱量从2003年的66万TEU增长到2019年的1028万TEU。

今年11月28日,2020年首届长江经济带江海联动发展论坛在南通举行,论坛上发布的《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发展指数报告(2020)》显示,长三角沿海内河港口联动,已形成分工协作、高效衔接的江海联运新发展格局。在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挥着龙头辐射作用,与宁波舟山、苏州、南京、南通等港口,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形成了紧密的业务联系与健康的竞合关系,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现代化水水流通动力体系。

前不久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的三峡工程,也显著改善了长江上游川江航道的通航条件,三峡船闸自2003年6月试通航以来,过闸货运量快速增长,2011年首次突破1亿吨,2019年达到1.46亿吨。截至2020年8月底,累计过闸货运量14.83亿吨,有力推动了長江经济带发展。

目前,在这条黄金水道上,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已全线贯通,5万吨海船可直达南京。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完工,3000吨级内河船舶可常年通达三峡库区。武汉至洋山江海直达集装箱示范船、宁波舟山至马鞍山的2万吨级江海直达散货船投入运营。大型港口与航运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均已连续多年排名世界第一,长江干线亿吨大港达到14个。以港口为枢纽的多式联运发展,为长江经济带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营造良好的营商氛围提供了保障。

船舶在湖北省武汉市阳逻港区水域行驶。

加快构筑开放高地

在上个月召开的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要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要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加快培育更多内陆开放高地,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更高质量利用外资。

全国目前的21个自贸区中,有8个自贸区位于长江经济带。串起8大自贸区,长江经济带正加速形成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在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外企正把目光投向长江经济带。商务部去年11月曾公布过一项数据,2019年前10月长江经济带实际使用外资额接近37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占全国比重达49%。

作为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的龙头,上海2019年实到外资达190.48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平均每天实到外资超5200万美元。截至2019年底,上海累计吸引720家外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461家外资研发中心落户。 今年1月10日,60个外资项目在上海集中签约,投资总额超过73亿美元,来源于世界500强企业的有9个,超过1亿美元的大项目有20个。7月22日上海又迎来54个外资项目来沪集中签约,投资总额超过80亿美元,其中10个项目投资超1亿美元,3个项目来自世界500强企业。

在对外开放方面,长江经济带沿线有着较大的差异。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无论是利用外资、对外投资还是进出口,在全国都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但长江沿线的内陆地区,之前在对外开放方面优势并不明显。

向“开放”要动力,更给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湖北、重庆、四川等传统意义上的中西部省市打开了机遇之窗,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加快形成创造了条件。比如首次实现“中欧班列+江海联运”过境中转的重庆果园港,如今已成为中国内陆最大的多式联运枢纽港口,这正是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贸易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上半年,重庆实际利用外资40.1亿美元,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09家,同比增长22.47%。在重庆渝中区解放碑中央商务区投资5.5亿元人民币打造 “1089艺术美丽中心” 商业综合体的韩国RB集团相关负责人就表示,“我们之所以选择来重庆投资,除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贸区的吸引。以中心的两个医院为例,我们既享受到先进设备通过自贸区进口的政策优惠,又在引进高端人才的过程中得到渝中区政府的帮助,整个投资过程很方便。”

第一财经记者去年曾选取了成都、重庆、昆明、贵阳、西安、武汉、长沙、郑州、南昌和合肥等10个中西部主要城市为样本调查2018年的外商投资情况,而长江经济带的成都、武汉、重庆位列前三。其中2018年成都利用外商投资实际到位120.3亿美元,增长20%,总金额排名第一;武汉2018年实际利用外资109.27亿美元,增长13.3%,位居第二;第三是重庆,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2.73亿美元,增长0.9%。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沿江各省市的规划、安排来看,加大开放力度基本已成共识。如上海提出要成为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安徽表示将展开全面开放空间新布局,打造更高质量的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形成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新体制;四川提出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支持成都建设西部金融总部商务区,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云南表示,充分发挥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对外开放战略中的区位优势,深化与周边国家各个领域的合作……

实现产业转型协调发展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意味着不发展,事实上,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

近年来,重庆大力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引入了不少国际先进品牌、先进生产线。重庆水土高新园的“重庆两江机器人产业园”,是重庆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核心承接区域,目前川崎、库卡、ABB、发那科等全球“机器人巨头”均已在此落户。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重庆已基本形成集研发、整机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和应用服务为一体的机器人以及智能装备全产业体系。

湖北省武汉市在扩大开放中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随着华星光电、武汉天马、京东方等一批科技企业相继落户,武汉在光纤光缆、光通信系统与设备、显示面板等产业方面发展迅猛。目前,武汉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制基地、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基地和国内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

在湖南常德,飞沃新能源、金富力新能源、响箭重工、昊天汽车等一批新兴企业在崛起。湘江流域有着30年发展历史的巴陵石化己内酰胺项目,搬入了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既解决了“化工围江”难题,又为产业链延伸“强筋健骨”。2020年1月3日,湖南投资规模最大的台资项目——新金宝年产1300万台喷墨打印机项目,在岳阳城陵矶综保区实现量产。项目已吸引产业链配套投资超过200亿元,为城陵矶港从运输港转型贸易港“招大引强”。

重庆果园港内停放着等待运输的汽车。

在江苏张家港,一个年产值超过200亿元,主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的新型产业园已然成形。园区所在的位置,原本是当地人人皆知的东沙化工园,产业层次低、污染排放高、安全隐患大。江苏南通海门科技园曾被规划为以化工、印染产业为主的工业集中区。近几年,园区发挥紧邻上海张江科技城的区位优势,主动调整发展定位,把精细化工区压缩至不到园区四分之一的面积,把原本用于化工、印染产业的空间调整用于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打造创业创新生态圈,引进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留学归国创业人员,已有150多家各类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如此种种,皆是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在加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在积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以创新引领产业向更高层级迈进的体现。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才能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根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权威部门的信息,长江经济带将利用区域内现有产业基础,依托区内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五大领域,合力承建覆盖长江经济带全域的产业链,通过引导相关产业转移集聚,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产业空间布局,培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五大世界级制造业集群。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王振指出,实现长江经济带的创新驱动发展,要立足区域协同,从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部署和协同创新驱动发展两个层面切入,勾画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区域格局。

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在产业的差异和特色化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尤其是长三角各地间,已经形成了各自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但重复布局、竞争多于协作的情况仍然存在。习近平强调,要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确自我发展定位,探索有利于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有效途径。要把需求牵引和供给创造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上中下游协同联动发展。

树立“一盘棋”思想,既要联手、联合、联盟、联动,也要错位发展、协调发展,形成总体经济效应。这将是长江经济带未来经济发展需要着力去研究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一盘棋经济带长江
下活经济“一盘棋” 再创杭州新辉煌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与高考下一盘棋
长江之头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内方外圆”一盘棋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
天上地下“一盘棋” “高分二号”首次实践“大遥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