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人格权内涵,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2020-12-30 02:41
江淮法治 2020年21期
关键词:私人生活人格权安宁

人格权是关系到个人人格自由和人格尊严的基本民事权利。如今,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之后,人们对尊严的需求就更加强烈。那么,民法典人格权编有哪些亮点呢?

新增“生命尊严”内容,强调生命尊严受保护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尊严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权。”生命和尊严这两个概念加在一起,就是要把生命看作是人的尊严的表现,它包含了“生命质量”原则。这就意味着,民法典将在更大程度上尊重人对于其生存方式的自我决定。民法学专家杨立新教授认为,“生命尊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的尊严,二是活的尊严,还有一个是死的尊严。民法典人格权篇写入生命尊严,是具有时代特征的规定。

回应生物医学技术的挑战,禁止基因编辑婴儿

生物技术所引发的人体胚胎、代孕、器官移植、捐赠、生物试验等,都对人的主体性和人格尊严保护带来了现实威胁。尤其是基因编辑技术可能会带来先天畸形婴儿并对人类遗传基因池造成不可逆转的重大损害。为此,民法典作出以下规定:一是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二是为研制新药、发展新的治疗方法等,需要进行临床试验的,应当依法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并经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向受试者告知风险等。三是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违背伦理道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回应信息技术的挑战,禁止深度伪造他人肖像

一些人利用深度伪造技术,伪造他人形象用于色情影片、广告宣传等。“AI换脸”则形成了“只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的状况。这不仅给他人造成严重损害,还会搅浑舆论场,侵蚀信任体系。为此,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因此,恶搞名人换脸等行为,如果涉及捏造事实、超过限度,就属于侵权了。

将“私人生活安宁”纳入隐私权,内涵更加丰富

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给民事主体隐私的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一个数据,就能解密你的私密生活。无隐私就无自由、无平等、无爱,也就谈不上个人生活的安宁和幸福。为此,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禁止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禁止对他人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部位偷拍、偷窥、窃听。将“私人生活安宁”纳入隐私权,意味着各种频发的骚扰电话、短信、强制弹窗广告等,也可能被认定为侵犯隐私权。

明确个人信息的定义,构筑“防火墙”

人肉搜索、垃圾信息、电信诈骗……这些乱象无不与我们的个人信息被非法泄露有关。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民法典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民法典明确了处理个人信息应遵循的原则和条件。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除要征得同意外,还应当遵循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要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等。

明确规定性骚扰侵权人须承担民事责任

性骚扰日趋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前,民事基本法上见不到性骚扰一词,只是妇女权益保障法有规定,性骚扰受害人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但未明确规定性骚扰侵权人的民事责任。为了遏制这一社会公害,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规定:“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另外,还规定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负有防止、制止和调查处置性骚扰的义务。

增设声音权和禁令制度,让你能够及时止损

如今,借助计算机、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可以很好地识别一个人的声音,而且,声音利用方式和利用范围越来越广,因此有必要对声音加以保护。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三条规定:“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就是说,禁止未经同意模仿、使用或伪造他人的声音。

如果有人在网上散布谣言,诋毁你的名誉,你也许首先想到的是打官司。但是,诉讼一般时间较长,难以及时制止侵权、挽回损失。现在,民法典明确规定,即“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害其人格权的违法行为,不及时制止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行为人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因此,为预防未来损害的发生,受害人可以申请法院对该违法行为采取紧急措施,如对网络谣言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

插图/蒋辉明

猜你喜欢
私人生活人格权安宁
用法律维护人格权
“私人生活安宁”纳入隐私权
还鸟儿一个安宁的家
赢来安宁献给党
安宁的战争
最后的美丽世界
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的立法研究
论被遗忘权的法律保护——兼谈被遗忘权在人格权谱系中的地位
谈《私人生活》中的女性意识
从《私人生活》看陈染作品中的女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