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县人民医院儿科,山东 聊城 252300)
近年来,早产儿出生概率逐年上升,尤其是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1]。新生早产儿静脉穿刺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护理操作技术,早产儿外周静脉不仅壁薄而且非常细小,穿刺难度往往较大,且针头易滑落、留置时间短[2]。因此,寻求一种可长期保持且稳定的置管方式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亟需解决的问题[3]。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当前护理人员能够独立完成的一种中心静脉置管术[4]。PICC技术主要适用于救治早产儿,尤其是极低或者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可有效确保输液过程畅通,是NICU成功救治新生早产儿的关键[5]。常规外周静脉置管需经过反复穿刺,而新生儿血管比较脆弱,会给新生儿带来创伤和疼痛[6]。PICC具有避免反复穿刺、减少患儿疼痛、置管时间长、保护血管等优点,且其操作简单,可有效避免感染的发生,故而在NICU被广泛应用[7]。PICC也存在缺点,如会导致在置管期间发生静脉炎、导管阻塞等并发症[8]。因此,在进行PICC术时需辅以有效的护理方法,以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阳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采取PICC术的88例极低或超低出生体质量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PDCA循环质量控制模式在新生儿PICC术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新生儿的输液护理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阳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采取PICC术的88例极低或超低出生体质量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男患儿21例,女患儿23例;胎龄平均为(29.83±2.01)周;体质量平均为(1.05±0.67)kg。观察组男患儿24例,女患儿20例;胎龄平均为(28.89±1.12)周;体质量平均为(1.04±0.38)kg。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住院时间预计超过14 d及以上,病情严重者;②吮吸能力较差或要求禁食患儿,需长时间经静脉输注脂肪乳、氨基酸等高渗液体;③患儿家长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通过进食可满足每日的热量需求,不需输注高渗液体患儿;②家长拒绝采取PICC术或者PDCA护理方法者;③严重水肿患儿。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使用常规PICC术后护理方法,内容包括防止导管堵塞及脱落,防止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发生等。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DCA护理干预措施。
1.3.2.1 计划 仔细、认真阅读并分析患儿的病历资料,讨论PICC术对患儿的风险,探讨并选择外周静脉,测量置管长度;依据患儿的具体病情、体质量等制订个体化护理方案,内容包括PICC置管方案、严密监测置管前后的生命体征、置管后的注意事项等,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术后措施需实施到位。
1.3.2.2 执行 在置管期间,尽可能少对患儿的挪动及频繁穿刺等,争取一次性穿刺成功,必要时可通过注射苯巴比妥使患儿镇静,或者利用吮吸安抚奶嘴使患儿保持安静;在穿刺期间,通过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儿的心率、呼吸及经皮氧饱和度,若发现心率、血氧饱和度出现异常时,应即刻结束操作,并检查操作过程是否规范;在穿刺完成后,依据胸部X线来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是否精准以及导管是否畅通,随后再进行固定;在暖箱上注明PICC标识,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导管,防止护理操作时导管移位;床位护士选取通过科室培训的N2级以上护士,若发现导管有变化,应随时调整导管的深度,每日冲管4次,前3次采用生理盐水,夜间采用稀释肝素抗凝,避免导管堵管;当置管成功后,每2 d更换1次透明敷贴,之后每周更换1次,若发现敷膜湿润、渗血时,需立刻更换。
1.3.2.3 检查 需定期检查护理方案的实施情况,包括敷贴更换与PICC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情况等,遇到问题立刻报告质控小组。
1.3.2.4 处理 科室每周对护理流程进行总结,分享经验与教训,在结合目前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更合理的护理方案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非计划拔管率,包括导管堵塞、导管脱落、液体外渗、静脉炎、尖端细菌培养阳性等。非计划拔管率越低,导管置留时间就越长,说明护理效果越好[9]。记录两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评估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满意度评分、导管置留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非计划拔管率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非计划拔管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非计划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非计划拔管率比较[n(%)]
2.2 两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与家长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为(25.36±3.15)d,对照组为(21.42±3.7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82,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评分为(95.38±2.39)分,对照组为(84.56±2.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25,P<0.05)。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改革,医院迎来了一波生育高峰[10]。妇产科及新生儿科患儿较前明显增加。新生儿是在从出生到28 d以内的婴儿[11],由于新生儿刚刚从母体内分娩出来,需要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会出现许多新生儿疾病[12]。其中,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由于各个器官发育不完善,导致胃肠功能低下,多数不能经肠内完全营养满足生长所需营养需求[13]。若新生儿存在严重感染或者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只能完全依靠静脉方式提供营养[14]。但早产儿外周静脉不仅壁薄而且非常细小,穿刺难度极大,针头易滑落、留置时间短[15]。PICC具有避免反复穿刺、减少患儿疼痛、留置时间长、保护血管等优点,且操作方便简单,可有效避免感染的发生,被广泛应用于NICU[16]。但PICC会导致导管在留置期间发生静脉炎、导管阻塞等并发症[17]。有研究[18]发现,将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PICC术中及术后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
笔者为了总结PDCA循环质量控制模式在新生儿PICC术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新生儿的输液护理提供参考,本文选取了采取PICC术的88例极低或超低出生体质量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PDCA护理控制模式。比较两组患儿非计划拔管率、导管留置时间及护理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非计划拔管率为20.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874,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为(25.36±3.15)d,对照组为(21.42±3.7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82,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评分为(95.38±2.39)分,对照组为(84.56±2.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25,P<0.05)。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非计划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经过积极的PDCA护理干预后,患儿的PICC维护的较好,没有出现意外的拔管情况。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表明经过护理改善后,PICC留置的时间延长,减少了反复穿刺留管的费用,并且减低了患儿的痛苦。观察组家长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经过专业护理后,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提高了。PDCA由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病史、具体病情等制订详细护理方案,可确保专人将整个护理流程落实到位,及时解决紧急问题;每周定期讨论和总结护理过程出现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合理整改方案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可显著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9-30]。学者余妙冲[31]探讨了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置管并发症及依从性的影响,取得了与本研究一致的结果,有力证明了本研究的科学性。
综上所述,使用PDCA循环质量控制模式干预采取PICC术的极低或超低出生体质量患儿,可显著延长PICC导管留置时间,降低堵塞、异位、静脉炎等非计划拔管率,家长满意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