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替考拉宁致严重不良反应对策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2020-12-30 02:29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9期
关键词:注射用血小板用药

王 斌

(昌图县中心医院病房药局二部,辽宁 铁岭 112599)

替考拉宁是糖肽类抗生素,能够对细菌肽聚糖合成过程产生干扰,并对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产生抑制,从而达到抗感染、抗感染的效果[1]。临床常将其应用于对头孢菌素耐药或青霉素耐药的革兰阳性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败血症、骨髓炎、心内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患者[2]。为了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性,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近年来医院内注射替考拉宁致不良反应的病例展开分析,针对不良反应类型及当时临床处置方法、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以及感染类型展开统计,总结出现不良反应后的临床处理对策,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出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昌图县中心医院注射替考拉宁后发生不良反应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50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6.27±5.33)岁。

1.2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连续注射替考拉宁3 d以上;③临床用药期间有肾功能水平监测史。排除标准:①在应用替考拉宁治疗期间还存在其他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药物;②因自身疾病所致药物抵抗反应。

1.3 方法 统计50例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类型以及对应的临床处理方法,根据不良反应较常见的发生时间以及感染类型,针对注射用替考拉宁临床用药合理性提出建议。

1.4 观察指标 统计50例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不适感类型,根据处方表明临床处置方法;根据病案记录统计患者在注射替考拉宁后与出现不良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统计患者应用替考拉宁的原因,即患者感染类型。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不良反应类型、发生时间分布、感染致用药类型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类型及处置方法 50例不良反应病例中有少数患者存在2项及以上不良反应类型,其中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停用药物是最普遍的处置方法。见表1。

表1 50例不良反应病例不良反应类型及处置方法

2.2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布情况 50例患者在注射替考拉宁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间隔时间,显示在30 min内及1~5 d内的占比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见表2。

表2 50例不良反应病例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布情况

2.3 用药原因分析 50例不良反应病例应用替考拉宁治疗的原因主要为感染,其中最常见的为肺部感染,占比70%。见表3。

表3 50例不良反应病例用药原因分析

3 讨 论

替考拉宁的临床抗菌作用较强,应用频率相对较高且耐受性强,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不良反应,影响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3]。该药物与万古霉素相似,但毒性相对更低,半衰期长,细胞渗透率高。注射用替考拉宁导致的不良反应类型中过敏反应最为常见,其次依次为药物热、泌尿系统反应、皮肤及附件受损、过敏性休克等。由于替考拉宁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并非单一性,少数患者存在2项甚至3项不良反应,因此更强调对不良反应的严密观察[4]。在临床表现方面,过敏反应多为全身性反应,患者易出现过敏症状;药物热临床表现为身体发热、畏寒;泌尿系统反应表现为血尿、急性肾损伤;皮肤及附件受损临床表现为全身性皮疹,严重时出现红人综合征;过敏性休克表现为意识模糊、呼吸急促;血液系统反应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反应表现为易激惹、瞻望;变态反应表现为体温处于正常状态,但仍发生寒颤、呼吸急促等症状。在临床处置方面,多以停药为主,若患者存在发热需采用物理方式降温,若无法有效控制再加以临床干预,对于过敏、休克等临床表现则需采取对症支持治疗[5]。在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方面,在注射后30 min内以及注射后1~5 d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在此时间段需加强不良反应的预防性观察。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多数注射用药物在发生不良反应时处于输入过程中,即在输注期间患者出现身体发热现象。部分患者的不良反应属于个体化反应,如精神类症状。对于迟发性过敏反应,在用药前必须强调过敏史的询问。以迟发性红人综合征为例,该不良反应在用药后数日才出现,可能与患者体内细菌感染情况有关。前期内源性组胺被细菌感染消耗,在注射替考拉宁时不存在组胺释放,随着细菌的死亡以及感染的逐渐被控制,细胞内组胺逐渐恢复,在应用替考拉宁后组胺再次大量释放而出现红人综合征。

注射用替考拉宁造成的不良反应可分为普通不良反应以及严重不良反应两种。在临床处理方面,普通不良反应多通过停药便可得到控制,如当患者出现药物热或皮疹现象时,停药后皮肤瘙痒感以及融合成片的皮疹会逐渐消退,肌内注射或口服抗过敏药物后将明显缓解,在物理降温下患者体温在短时间内便可恢复正常[6]。但对于严重不良反应,则应在停药的同时给予临床干预,尽快纠正身体异常状况。当患者出现血尿时,可能伴有四肢无力、身体虚弱、头晕、出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一些由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实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患者在反复高热下应用替考拉宁实时抗生素治疗后易发生血尿等不良反应,若立即予以对症治疗,其尿液颜色将逐渐转清。替考拉宁经肾小球过滤,在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后,可能由于低血压导致肾血流量减少而造成肾脏急性受损,肾小管浓缩状态下尿结晶引发闭塞。红人综合征的典型症状为皮疹、瘙痒以及躯体红斑,部分患者存在血管性水肿或低血压症状,严重者伴有呼吸困难、胸痛等不适感。该不良反应的出现与组织胺的升高与释放有关,在静脉输注期间药物发生非免疫反应,这与药品纯度无较大关系。该症状通常出现在输液开始的4~10 min内,停药后将逐渐缓解。临床发现红人综合征存在迟发性反应,目前其迟发机制尚未无定论,但考虑与患者体内存在具有释放肤聚糖功能的细菌有关。在注射替考拉宁期间,若发现患者出现红人综合征的不良反应必须立即停药,并给与补液、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等支持治疗,若需再次注射替考拉宁则需严格控制输注速度。对于注射替考拉宁致肾损伤患者,通常患者出入量不平衡时肾功能下降,需停药后给予纠正电解质、利尿、扩冠状动脉等治疗,否则易导致患者死亡[7]。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在基础疾病的影响下药物清除能力往往不足,若在肌酐升高状态下,替考拉宁用药剂量未加以调整,则会出现体内药物蓄积,将直接对肾小管上皮细胞造成损伤,导致患者急性肾小管坏死。因此,若患者肾功能不全或年龄较高,需根据肾功能对给药时间间隔及剂量加以调整,密切观察病情,避免药物蓄积,并加强肾功能监测。若患者发生血液系统严重不良反应,多为替考拉宁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又被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在注射药物后,患者体内产生药物依赖性抗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加以破坏。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对血常规予以监测,一旦发现血小板计数下滑必须立即停药。若患者血小板计数在30×109/L以内或已经存在严重出血倾向,需考虑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并为患者静脉输注血小板。

临床合理应用替考拉宁必须强调适应证的严格掌握,并实施病原学检查。替考拉宁对棒状杆菌肠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在感染的临床治疗中用药频率并不低。在用药前,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目前常用于考虑耐甲氧西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相关病症,如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关节感染、脓毒血症、腹腔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在病原学检查中,需注意结合痰涂片检查,若检查结果的特异性不强,需明确相应病原菌,延缓耐药菌的产生,并强化院内感染控制。在给药方面上,需强调负荷剂量的调节。目前,临床将替考拉宁谷浓度在10 mg/L以上作为多数严重感染类型的适用原则,其血浆蛋白结合率可达到90%,在肾功能正常状态下半衰期在70~100 h,因此必须强调及时调整负荷剂量,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否则易诱发细菌耐药。最后,应强调对不良反应的严密监测,在联合用药方面需慎之又慎。替考拉宁属于新型糖肽类抗生素,需考虑到老年患者肾功能不全,药物的有效代谢能力。该药物存在潜在肾毒性风险,应避免与磺胺类抗菌药物以及存在肾毒性的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

总之,临床应用注射用替考拉宁需强调不良反应的观察以及及时处理。作为特殊级抗菌药物,目前仍存在给药方案不规范、病原学检查未受重视、适应证未严格掌握等情况,临床应用时需加强管理,有助于提升用药安全性。

猜你喜欢
注射用血小板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手工浓缩血小板过滤白细胞的临床意义探讨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