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海燕,许亚非
(河南省上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上蔡 463800)
土拉热病又名土拉弗朗西斯菌病,我国称之为野兔热,是一类似鼠疫病的典型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可经多种途经传播,已成为世界性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国土拉菌病的研究与防治,本文就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治控制等方面进行论述。
该病的病原是土拉弗朗西斯菌,是一种无芽孢、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抗原性与布鲁氏菌相关。高热和适当的消毒很快杀死该菌,但在潮湿的环境中可生存数周或数月。该菌生长条件苛刻,但很容易培养。根据其生化特性和毒力,该菌有两种型。土拉弗朗西斯菌的储存宿主主要是A型和B型。A型主要经蜱和吸血昆虫传播。A型主要发现于北美,毒力较强,如果不治疗对人的致死率为5%~7%,根据其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A1 和A2两个不同的亚群。B 型毒力较弱,最常从水生动物和与水有关的感染中分离出来,主要发现于北美和欧亚大陆。两种型都已从节肢动物中分离出来。
在家畜中,羊是主要的宿主,但也有犬、猪、马感染的临床报道。猫的捕食行为增加了传播的风险,使其对该病的敏感性增加,而牛似乎对该病有抵抗。很少有人知道家畜真正的发病率和发病范围。该病重要的野生动物宿主,在北美包括棉尾兔、野兔、海狸、鹰鼠、草甸田鼠和羊,在欧洲和亚洲包括其他的田鼠、野生鼠和旅鼠。在北美和欧亚大陆存在自然疫源地,节肢动物与各种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和鱼之间形成该病的循环感染链。
土拉热是一种典型的人兽共患病,能够通过气溶胶、直接接触、吸入、食入或节肢动物传播。吸入传染性气雾(在实验室或生化恐怖袭击的制剂)可导致肺炎型野兔热病。直接接触或食用野生动物(如棉尾兔)的传染性尸体,可以导致腺体溃疡、眼腺型、口咽型(局部病理变化伴随淋巴结炎)或伤寒型。浸入水干或饮用污染水可导致水生动物感染。蜱能在发育过程中的不同时期保持着感染力而且可传染,因此蜱不仅是传播媒介,也是有效的储存宿主。
人和草食动物最常见的传染来源是感染蜱的叮咬,但那些修整、加工胴体或食用没有煮熟的野味的方式,也增加了人感染的危险性。犬、猫和其他食肉动物可以通过食入传染性尸体而感染。少数病例报告显示,人可通过猫感染本病。
该病的潜伏期1~10 d。绵羊和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发病特征是发热、嗜睡、食欲不振、肌肉僵硬、不愿运动和(或)其他败血性症状。脉搏和呼吸率加快、咳嗽、腹泻,也可能出现尿频。几小时或几日后虚脱和死亡。各种动物的散发病例主要表现为脓毒症。羔羊发病后不治疗死亡率高达15%。亚临床病例是常见的病型。
最常见的病理变化是肝脏出现粟粒状白色坏死灶,有时脾、肺、淋巴结也有此病变,常见肝、脾、肺、淋巴结肿大。利用特殊培养基、特殊的程序和设备,很容易从剖检的尸体样品中分离到病原菌。尸体剖检人员和实验室人员受感染的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特定程序和防护设施是必要的。
土拉热必须与其他败血性疾病(尤其是鼠疫)或急性肺炎区分开来。当大量的绵羊在蜱流行期出现典型症状时,应怀疑野兔热病或蜱瘫痪。猫的野兔热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淋巴结肿大,全身乏力,口腔溃疡,并且近期捕食过野生动物。急性感染可通过细菌培养和鉴定、直接或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血清抗体效价升高4倍来诊断。单一试管凝集实验抗体效价≥1∶80表明,先前感染过野兔热。本病属人畜共患病,当怀疑为野兔热时,兽医及实验室人员应做好个人检疫防护工作,避免直接接触临床病源分泌物和渗出液,以减少感染风险。
链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以推荐的剂量使用是有效的。庆大霉素应持续使用10 d。由于四环素和氯霉素的抑菌作用,应持续使用14 d,以减少复发的风险。早期治疗应防止死亡。经过多年临床用药观察,链霉素是治疗家畜土拉热的首选药,特别是与四环素合用已成为治疗该病的最有效手段。防治比较困难,仅限于减少蜱侵袭和快速诊断和治疗。由于许多病原菌在细胞内生长,所以需要持续治疗。目前人们正在努力研制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病愈后可获得长期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