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如何让孩子学会面对生命的消逝
——以《爷爷变成了幽灵》为例

2020-12-30 21:08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南翔小学陈苑苑
亚太教育 2020年18期
关键词:小孙子幽灵绘本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南翔小学 陈苑苑

观看国内外众多涉及这一主题的优秀绘本,在对人物的取材上多是以老年人为主,如《爷爷是天使》《爷爷变成了幽灵》《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等。原因有二,其一,对幼儿而言,他们如果会接触死亡,多半是与自己年迈的长辈有关,因此从利于接受的角度而言,以老年人的自然离世作为题材,可以让有同样经历的儿童更容易感同身受,有助于儿童理解和接受。其二,死亡的原因固然千奇百怪,但是如果过早地让孩子接触那些非正常死亡情境,可能会对孩子的世界观产生不小的冲击。而我们让孩子理解接受这一现象的重要前提,正是要尽量保护孩子的童真童趣。

除了老人,其他题材也不乏优秀之作。有像《小鲁的池塘》《祝你生日快乐》这样的绘本,讲述的是关于小伙伴之间的生死离别。也有像《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这样更接近童话的故事,讲述生命这一主题。

纵观这些绘本,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都在于以一种温馨诙谐的手法来描绘出死亡其实并不那么可怕。其实,温馨诙谐是大部分儿童文学都具有的特点。但笔者认为,关于生命这一主题,如何将其描述得温馨诙谐,又能触及孩子心灵让他们有所感悟体会,正是其所要突破的难关。

一、似真似幻的温馨内容

以《爷爷变成了幽灵》为例,故事从爷爷的葬礼开始讲述,小孙子艾斯本要直面的就是离别之情。幽灵爷爷在回忆里也追溯了他在世时的美好生活以及同孙子之间无可比拟的亲情,以一种插叙的方式让人在过去快乐的日子和现在形单影只的孤独里真切感受到祖孙之间的深厚亲情。作为成年人或者一个早熟的孩子,或许会理智地认为这个幽灵爷爷其实是小艾斯本因为不舍而幻想出来的形象,可是艾斯本理智的爸爸妈妈在梦里同样也看见了小艾斯本所看到的东西,因此幽灵爷爷似乎又是真实存在的。而一个在读幼儿园的小孩子,深夜走出家门,穿着睡衣在镇子里游荡却无人察觉,似乎也不合情理。如果故事中的小艾斯本和爸爸妈妈一样都是在做梦,那似乎又能令人理解。但是,如果是做梦,怎么半天会困顿得睁不开眼?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里,作者并没有清楚说明幽灵爷爷是否是真实存在的,作者也不想清楚地表示出来,一方面,因为小艾斯本和他的爸爸妈妈对于爷爷是否存在这一问题的意见相反,作者不能以偏向某一方的感情而来激化可能存在的亲子矛盾;另一方面,这种模棱两可的模糊矛盾的表现对于思维简单的幼儿来说可能丝毫不会觉察到矛盾之处,但早熟的孩子则不会在这样的懵懂矛盾中过早地离弃珍贵的童真幻想。这与外国许多以保护童心纯真为出发点来让孩子相信节日、神话、传说存在的动画电影(如《极地特快》《守护者联盟》)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既然是故事,便也有着起承转合的经典模式。故事在祖孙寻找爷爷遗忘的东西里慢慢发展,终于在爷爷记起来的那个夜晚,在只属于祖孙二人的幸福夜晚,在爷爷和小艾斯本相互道别并且做了约定的夜晚,爷爷找到了他心里的羁绊所在,小艾斯本也终于对爷爷离开的事实释然了。

对于幼儿来讲,第一次面对亲友离世这件事,通常表现得难过、不理解,甚至愤怒。那是因为幼儿第一次遭遇这种事,实在太突然。因此,故事里爷爷化作幽灵继续陪伴了小艾斯本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小艾斯本有了足够的缓冲时间,他理解了爷爷想安心地走,也理解了过去即使过去,仍会在回忆里继续闪耀光芒,同爷爷的约定也让小艾斯本的心定了下来。作者没有大肆渲染爷爷在路灯下离去的背影是多么悲伤,不是化作空白由读者想象,而是小艾斯本已经走出了悲伤,能够坦然面对爷爷的离开了。

绘本里画的人物除了小艾斯本和爷爷之外,还有爸爸和妈妈。小艾斯本的爸爸妈妈即使认为小艾斯本是因为思念爷爷过度说胡话不肯相信他,但是言语里依旧满是关心,又因为偶尔的严厉(“艾斯本,不要再说什么幽灵了……”)和宠溺(“噢,可怜的小傻瓜!”)而显得真实可亲。故事在孩子处理消化亲人离世的事件的同时,也在创建一个充盈着亲情的氛围。的确,孩子在充满宽容和爱的环境中成长,往往才能形成更健全的人格。

可见,儿童绘本既需要以孩子的视角来看世界的童心和幻想,也需要契合生活中令人信服和润物无声的哲理情感,让孩子在移情作用下将书本中优秀的品质化为自己的品质。

二、淡雅用心的绘图技巧

《爷爷变成了幽灵》这一绘本,其封面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情感。以墙为界,一个白发苍苍佝偻着背的老人笑着从光明处穿墙而过,可见他就是题目中幽灵爷爷。他的笑看起来有着老人特有的慈祥和蔼,可高高弯起的浓密的眉毛(如果仔细看还会发现左边眉头有点小小的皱起)使他的笑带又上了一丝狡黠。一身暗褐色的西装,如果是日常装扮,那他就是一个绅士般让人敬仰的老人;也有可能这身装扮是他葬礼上入殓的装扮,这也说明其不在人世了。特别要指出的是爷爷的领带,橘红色的底子配上白色波点,这样的图案在我们的认知里,往往是可爱幼稚的代表,这展现了爷爷严肃外表下的童心,也是他与小孙子之间默契的说明。再看小孙子,也是笑着跑向光明的右边,嘴巴咧得那么开心可是眉毛却高高皱起,可以猜想是害怕被爷爷抓住,又或者是对爷爷的离世感到悲伤。再看他的服装明显是睡衣,可以猜想这是晚上在家里发生的故事。如果这样一推想,左边的阴影就很可能是关了灯的房间外,右边橙黄色的光明处就是开了灯的房间里。但同时,这又有明显的象征意义,爷爷走向黑暗说明他离世的结果,而小孙子正如初升的太阳一样,正处于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生长期,未来自然是一片光明。作者对这一故事的表述,仅仅封面就能将爷爷和孙子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疼爱孙子的爷爷总是和小孙子玩捉迷藏的游戏,而对孩子而言,与陪伴自己成长的人往往有着最深最不舍的感情。在不得不面对离别的时候,爷爷和小孙子之间该怎么处理自己的感情,就是这绘本要告诉我们的故事。

翻看全书的过程中,读者往往先被图所吸引,再看下面的文字,然后再回过头结合文字细细品味画中的场景。爷爷下葬的场景、妈妈搂着小艾斯本在床上安慰他的场景、爷爷穿墙而过小艾斯本兴奋不已的场景,说明对场景的挑选而言,用心很重要。这些场景要展现人物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同时还要契合文字的描绘。而绘本不同于动画,由于它具有不连贯性,在给儿童一些形象提示后,大部分的空白场景依旧要孩子自己去想象,既照顾到孩子无东西可想的情况,同时也让孩子主动去想,给了孩子充分自由发挥的想象空间,这是绘本本身的特点。该书作者的用心之处,除了封面上多重意义的叠加表达外,绘本里面的内容也是清新可爱,令人在微笑里感到温馨。这自然有赖于故事本身的魅力,但同时它还得益于作者在用色和线条上的展现。每个画家在多年的绘画后都能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而这本绘本的作者爱娃·艾瑞克松以淡彩铅笔为主要媒介画出了心中的故事。其运用的颜色淡雅清新,大片的颜色如果不是白底,那就是浅浅的草绿色、温暖的橙黄色、静谧的蓝黑色,颜色的运用既不鲜艳也不张扬,似乎只是为了描绘故事。故事中的线条更是隐没不见,我们要靠色彩的差异来分辨线条的形状。图里的人物偏漫画风格,尤其是将本身很能展现人物感情的眼睛只画成两个黑点,让人物的感情完全从表情动作来展现。这些既是作者本身的绘画风格,也令这个故事的人物似乎有了自己不愿被觉察的情感。其实,这些容易令人遗忘的颜色线条,对读者也有很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很多绘本故事的大致情感本身就能从这些外在形式上看出端倪,或者说读者对故事的情感体验会因为绘画风格而受到很大影响。例如同样是画景物,凡·高的向日葵不同于其以往开朗向上的形象反而透露着疯狂耀眼和极端的感受。绘本画风对一个故事的形成有着重要关系。作者的用心展示和自然流露都是故事是一部分,内容和形式其实融为一体,是相呼映照的。

生命的消逝这一大主题,既是哲学形而上的深刻叩问,也是普通生活中最常见的存在形式。而绘本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用平静的、有趣的场景来向孩子讲述死亡这件事,在如梦如真的相处中,与他人轻轻道别,让去世的人看起来没那么快离开,让孩子慢慢接受死亡这件事。优秀的绘本,就是像《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本书一样,能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并且充当孩子感情的宣泄口,最终让孩子学会向过去的人和事挥手说“再见”。

猜你喜欢
小孙子幽灵绘本
下棋
绘本
绘本
快把我哥带走
绘本
里外都干净了
小孙子摔倒我没扶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