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玉利
小学科学倡导教师围绕大概念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科学概念体系的构建。因此,在单元复习阶段,教师一般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和梳理,建构起单元的概念体系。但也有一些概念结构不是很明显的单元,就难以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
科技写作是指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操作过程等内容用科学、简洁、清晰、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表达,是STEAM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科技写作的方式进行单元复习,通过“根据单元脉络,明确写作主题”“依据单元知识,罗列写作素材”“遵循认知规律,促进概念理解”“利用多元评价,完善概念体系”等策略对单元内容进行回顾、梳理和拓展,从而建立概念框架,助力大概念形成。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有些单元内的知识点缺乏联系,结构关联不明显。如果教师打算用科技写作来引导学生对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和总结,就要在写作前厘清该单元的编写脉络。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是按人类观察工具不断发展、视野不断开阔的线索编写的。这条线索就是单元脉络,也是科技写作的中心轴。然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单元编排脉络,提炼写作中心,明确写作主题。如《微小世界》单元就可以以“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历程”为主题进行回顾和梳理,为科技写作指明方向。
仅有写作主题是不够的,需要教师围绕主题,提炼出几个关键性问题,帮学生梳理写作任务、筛选写作内容。以《微小世界》单元为例,根据“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历程”主题,教师提问:“人类能探索微小世界与什么有关?”“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这些有层次的问题有效引导学生回顾单元知识,关注观察工具,并以观察工具为标志划分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各个阶段,然后归纳各阶段之间的特点和联系,最后将这些知识收集和串联起来,变成数个语段,成为科技写作的直接素材。
依据主题、梳理单元内容而形成的语段还不是一篇文章,只是科技写作的基本素材。它在内容上会有些枯燥,在情节上也不是很连贯。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拟人化、儿童化的写作手法对枯燥的语段进行润色,对不连贯的情节进行改编,使文章变得生动有趣、合理连贯。例如《微小世界》单元中,放大镜是由格罗斯泰斯特发明的,他的学生培根又根据放大镜发明了眼镜。但教材中对这些知识点的表达相对比较简单、枯燥。教师就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合理的想象:“有一次,培根将老师发明的两个放大镜分别放在眼前,可双手就此被束缚。突然,培根灵机一动:如果把放大镜架在两眼前,观察微小物体岂不是很方便?于是,眼镜就发明了。”经过这样的处理,科技写作的趣味性、情境性、连贯性增强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概念。
需要注意的是,科技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它是以写作为手段,对单元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进一步厘清概念,建构概念体系。因此,科技写作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概念表达必须科学规范,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
科技写作旨在向外界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虚拟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可以促进科技写作朝着科学、规范、通俗易懂的方向发展。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重在检查知识表达的科学性和概念体系的逻辑性。通过师生、生生间的评价,单元知识中的模糊点、争议点得以厘清,单元概念体系得以建构和完善,学生大概念得以形成。例如《微小世界》单元,教材并未涉及光学显微镜的发明、光学显微镜与简易显微镜的区别等内容。教师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在课外收集有关知识,进行补充。这样的评价,不仅完善了教材单元的知识,构建了单元概念框架,使科技写作的内容更为完整和丰富,也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家长评价和虚拟评价重在检验科技写作的表达流畅和通俗易懂。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科技写作作品,教师引导家长、学生及阅读者针对作品内容的准确性、趣味性、丰富性、喜爱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并鼓励评价者撰写具体的评语或改进建议。如有的家长建议,科技写作不要局限于某个单元的知识,否则会有些单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作品的需要,通过课外阅读、网络搜索或课外实验等方式对情节或内容进行扩充,在语言表达上可以运用不同的修辞方法,提高作品的可读性。学生根据这些评价和建议,再次对作品进行修改,促进科技写作朝更优质的方向发展。通过科技写作,学生不仅对单元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还围绕主题和主线进行了补充和拓展,最终建立起科学、规范、严谨的单元概念体系。同时,学生的科学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也得到了锻炼,科学素养也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