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宏喜
近日观一位教师教学《秋天的怀念》。笔者看到,教学现场,学生眼里含着泪。听课教师也视线模糊,有人甚至动情地说:“这课太感人了!”
课上到学生泪水涟涟,是好事还是坏事?能不能用流没流眼泪来评价一堂课的优劣高下?
先来分析流泪的原因。《秋天的怀念》讲述的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深情回忆。课文看似语言平淡,实则句句含情,读来令人感动万分。教学中,教师把语调压低,再配上低沉的音乐,课堂氛围瞬间压抑起来,流泪的感觉自然就有了。之后,执教者不断煽情。听课教师听了都要掉眼泪,何况小学生呢?
就小学语文课程来说,阅读教学以学生的语言实践为主线。在这条线上,阅读与理解、推想与想象、表达与交流、积累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有多少需要学生流泪才能开展呢?在学生流泪的同时,语文教学目标达成了几个?课堂教学使命完成了没有?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了吗?如果泪流了一地,但主要的学习目标却被完全忽略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得不到提升,那这样的课堂又有什么价值呢?
许多教师的教学语言非常有“杀伤力”,学生会在专门制造的情境中“悄然无声地流泪”。一位老教师对这种“流泪课堂”非常反感。他说:“语文课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但并不要培养学生流泪。生字词语、篇章结构不是通过流泪就能自然地流入学生脑海里的。流泪,给学生的只是一种情感印象,并不是理性认知。过度流泪,有时会分散学生对文本的专注力。”他说得非常有道理。流泪的根应该扎在文本理解的土壤上。我们要思考学生的感动来自什么。如果这份感动来自对文本的理解体悟,来自文本蕴含的情感的冲击,那么流泪是有一定价值的,它是学生受到感染后自然生发的。如果这份感动与文本理解无关,感染的力量来自文本外部或者脱离学习目标,那么这样的流泪就不属于语文教学,是无价值的。在《秋天的怀念》这节课上,学生哭成一片,这充其量只能说明这位教师的“课”使学生流泪,并不是“课文”让学生感动。
语文课堂的确需要感动。但这些感动应该是适宜的、自然的。几乎整节课都沉浸在压抑、悲伤的情感中,对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不健康的。再说这节课上学生流泪,主要原因在于受到音乐和教师语言的感染,并非是在文本学习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学生哭了只是形式上获得感动,其情感是脱离文本的。另外,在这样的课堂上,关于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的训练往往被忽视。学生即使泪流满面,也没有真正走入语文学习的境界。所以,这样的课算不上好课。
很多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的是理性的建构,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这是由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决定的。要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就要多积累相关的句式与篇章范例;要不断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就需要找到思维训练的突破点,使语文学习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过程;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世界上一切文化的精华,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更多的是需要冷静的思考与辩证的审视。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掉眼泪的课未必是好课。我们也不能以流泪的多少当作评判课堂优劣的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