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课堂的概念、内涵及特点

2020-12-30 15:24:14江苏南京市江宁区禄口小学张福新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素养情境探究

江苏南京市江宁区禄口小学 张福新

一、故事课堂的基本概念

我们理解的故事课堂应该是以故事为情境、背景,遵循学习者为主体的学本课堂;也是以学习者的问题为突破口和导引,学习者共同探究,共同完成知识建构的课堂。这里的故事,可以是情境、背景等凭借,也可以是教材、文本和学习内容。这里的学习者不光是学生,而应该包括学生、教师和参与者。他们以新课标为指导,共同探索,达成共识,完成知识建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为:

1.情境式

故事的叙述本身具有情境的特点。情境式的故事课堂主要形式,就是创设具有一定故事色彩的情境,以问题为导引,引导学生在共同探究中理解新知,获得能力素养的提高。具体的情境操作方法可以是部分教学场景设置、角色扮演、朗诵诗歌、欣赏音乐等,其根本的目的就是把故事作为载体或再现部分,融入课堂的展示环节,以此为基础或学习基点,和学生共同探索、共同研究而获得新知,达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之目的。

2.主题式

每个故事都有它的主题,每个故事课堂也应有主题。这个主题应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从小来说,每个故事课堂的主题,都会成为其具体的教学目的;往大里来说,其目标指向的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当然故事主题和每节课的教学目的不可能一致,但是可以宽泛地理解为每个故事课堂要有一个教学主题。围绕鲜明的主题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和教师有共同的研究目标,互相促进、互相监督,才能有的放矢。所以,主题式故事课堂是我们探索的基本形式,也是易于操作的主要形式。

3.问题式

每个故事大都有曲折多变的情节,每个听众都能随着情节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疑问,依据疑问探寻故事情节的最终结果。作为故事课堂,我们想说问题也应是推动课堂情境的动力,也就是说故事课堂的主要特征就是问题式。故事课堂中的各个要素中非常突出的是问题要素。课堂全程体现知识传授、吸收,知识的目标化、系统化,学生的学法和质疑等各式问题,整个课堂就是以追求问题解决为主线的学习,而不是教师导引学生将隐形的问题提升为显性的问题。问题式故事课堂,以问题为主线,有利于目标教学、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探究式

故事引人入胜,情节多变,人物性格变化莫测,以此为特色的课堂就是一种探究式的课堂,一种师生在共同学习、研究中培养探究能力的课堂。此课堂中教师就是要启发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就是把探究新知和合作研究作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动力。教学过程中建立合作小组研究,应该是探究的好平台。为此引入合作学习、团队成长的概念。因此,建立小组合作团队的学习机制是故事探究式课堂的主要特征。创立探究式学习共同体,包括教师、学生、文本等,教师负责引导,学生负责主动探寻,文本呈现验证和依据,这样学习的方式才是故事课堂的探究精髓,才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所在。

5.评价式

在故事的展开和叙述中听者和叙述人都会产生评价,有的在叙述中进行评价,有的在故事结束后进行评价,所以适合的评价是随着故事的展开而展开的。评价式故事课堂也应和故事一样,注重学习者的感受和评价。每节课堂对学生的评价和同学之间的评价无处不在,把评价贯穿于整个课堂,成为课堂的抓手,推动课堂的互动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故事课堂的表现方式有很多,关键是以“故事”为情境、背景,学习、探索新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使其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二、故事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获得新知,获得做人的原则和方法的指引,以此为基础的故事课堂就应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新程改革的理念来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我们教学最终的目的是相一致的,我们的故事课堂也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是我们的故事课堂的核心理念。

三、故事课堂的主要特征

1.故事课堂应将“问题”贯穿课堂之中

问题引领,以问题为主线,是故事课堂主要特征之一。问题发现方法和问题解决策略是故事课堂的关键要素。“问题发现”是指在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中,根据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从目标和问题上去发现文本问题。具体操作是学生将通过预习中发现的尚未解决的问题提交给学科教师,教师将学生未知问题,作为重要课程资源融合到结构化备课中。课堂上追求问题为主线的学习方式,将问题作为关键探索的点去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解决问题。依托问题就是展示目标的分解,解决问题就是目标的达成。有了问题,就有了抓手,师生就可以自主地探究,互相合作,展开对话。问题生成、解决还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有提升作用。这种问题式引领,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的发现、质疑和解决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现学习。

2.小组合作应为故事课堂学习平台

现在的课程改革教学大舞台中,教学组织形式已是千变万化。但是不管如何转变,大都是以合作的方式来解决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建构。我们现在形成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也是合作学习中的一种。这种学习方式契合课程标准,和课程的改革方向相适应,实际操作也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富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的故事课堂中的学生学习应该本着有效性、真实性、人文性、科学性的原则,选择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小组合作作为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方式,早已在我们的课堂中生根发芽。我们要做的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团队来研究小组合作在故事课堂中的应用模式,这样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就能落到实处。

3.提前学习应是故事课堂学习的好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把“学习的能力”教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习”。布鲁纳认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如何学习”本身要比“学习什么”重要。赞科夫提出要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让学生留心应当怎样进行学习,教会学生学习。在我们的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提前学习。所以,我们制作各种学案、导学案等,依据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将知识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融为一体。同时对学生进行导学。导学的最大优点就是让知识讲授型课堂转变为在教师的导引下,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型的课堂。教师由讲解转变为解惑式导引。这种转变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能有效地进行从教到学的转型,能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故事课堂应提倡提前学习,制定合适的导学案、学案,让学生预习、先学,以质疑、问题为抓手,课堂上师生共同研究,这样师生就可以有的放矢、聚焦目标、共同达到知识的构建。这种学习方式还体现了灵活性、开放性,为学生的学习开拓了空间,增加了个性,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4.个性化特点应该是故事课堂最大特色

故事的选取和讲述,故事的评价和展开,均带有个性化特点。成功的故事课堂自然应带有个性化特点。首先,故事课堂学生的学习就应富有个性。我们的整个课堂中应该让学生学得有诗意,学得有兴趣,学得有自己的风格,带有典型的个性化的特点。所以,故事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应是各具特点、各显其能的。其次,故事课堂本身就应彰显各位教师的特色。善说的,讲解透彻;善读的,读得声情并茂;善演的,演得梨花带雨……教师充分挖掘自身所长,以课标为指引,展开自己独特的教学过程。这也就是个性化故事课堂的精髓。从我校提出故事课堂的本身来说,也应具有个性化。也就是说,体现我校专有特色,打造富有特色的故事课堂本身就具有个性化特点。所以,个性化特点应是故事课堂的最大特色。

纵观课堂改革风起云涌,千变万化,但不管有多少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在我们看来,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总归是变化的皈依。我们的课堂改革也是以故事为依托,以问题为导向,以小组合作为学习方式,最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教育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素养情境探究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