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莉
(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 湖北 恩施 445000)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学校体育作为体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及社会体育工作的重要前期支撑,在促进全民健康、构建健康中国的征程上应该贡献自身的力量。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作为湖北省唯一一所少数民族聚居区独立学院,其所在的区域具有典型性特点,在构架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如何给予更多优质的校园体育服务、选择更多更好本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满足学生体育需求、服务学生群体、增强学生体质,客观上促进和提升多民族学生在校园体育层面上形成健康的体魄便具有了实际意义。麻舞作为武陵山区土家族村落的民族传统舞蹈一直备受当地人民喜爱,将土家族麻舞进行整合及演唱融入到高校校园之中应该是发展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校园传统体育文化的应有之意。
麻舞,发源于距集镇不足8km、已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和“湖北名村”的湖北省最南端的集镇来凤县百福司镇舍米湖村。舍米湖村位于百福司镇的西南方,属湖南、重庆、湖北三省市交界之地,东南与湖南龙山县毗邻,西南与重庆酉阳县接壤。全村居住着土家族、苗族和少量侗族人,土家族占人口总数的97%。自古以来,土家族人就居住在艰苦、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正是这种山高人稀、野兽猖獗的自然环境,促成了土家人集体劳作、群体聚居的生存方式。麻舞正是反映了土家原始先民狩猎、迁徙、生产与生活状况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麻舞是毛老司(土家人称巫师为土老司,真名姓田)与杨老司在拜菩萨中所表现的唱跳内容,说唱的是过去老辈们穿的衣裤(用麻织成)的来源,反映砍山烧火烟、播种、管理到剥麻、洗麻、接麻、织布等艰辛过程,表现形式为唱跳一体。
唱的内容通俗易懂,跳的动作再现我们平常在田间干活时的基本表现动作。田间地头干活手上离不开薅锄、挖锄,但土老司手中拿的是八宝铜铃及司刀。有一种说法为,这两样娱神道具都是道教祖师爷张天师赐给土老司的。八宝铜铃是代表八部大神团结一心抵御妖魔鬼怪之意,司刀是斩妖捉邪的宝刀。
表演麻舞时土老司演唱及舞蹈时间为15-20分钟,它是土家族人原始农耕生产的体现,表现了土家族的一种歌舞艺术,而且蕴含着深邃的哲学价值和教化意义,同时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尽管土老司表演的不少动作都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但从它的整个舞蹈、唱词内容主题来看,却远远超脱了祈神的巫术内容,对研究、探讨土家族的历史、宗教、民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麻舞基本上是土老司演唱的种麻、剥麻、织麻等一整套原始农耕生产动作,其中音乐多用2/4和3/4节奏,唱腔简单,但优美舒展、铿锵有力,唱词多用重复,也有高腔和平腔之分,高腔高昂,感情激越;平腔舒展、感情深沉、韵律铿锵、婉转动听。土老司跳麻舞的整个程序首先是进行祭祀,念唱开山咒语、二是上山砍火焰、三是烧火烟、四是撒麻种、五是防止禽兽糟蹋、六是剥麻、七是洗麻、八是接麻、九是纺麻、十是织布。虽然土老师把这十项程序原始原味地跳唱下来,但里面不少动作明了单一,达不到摆手舞里面的舞姿舞美。根据过去土老司所演唱的内容,可以联想到土家族子民的“诚心”,如唱:“香米利市都摆齐了,灯点了,香钱纸烛烧化了,猪杀了,煮得烂烂的,离骨了……”从中体现土家族人是诚心诚意请菩萨的。菩萨是讲究卫生环境的,土老司唱:“堂屋扫净了,桌椅摆好了,住在洞里的菩萨,请你们来了……”其中所谓的菩萨,就有张五郎,他是分管三山五岳邪魔妖怪的大师。土老司边唱边手舞足蹈,表现出砍山、烧火烟、撒麻种、用土枪惊吓禽兽等动作,虽然动作非常原始,但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家耕的情景。有种植就要有收获,在反映收麻时,土老司又要做着剥麻、洗麻、接麻、织麻等动作。
土家族麻舞本质上一种借助于舞蹈的形式来展示劳动过程的民族传统体育形式,究其本质,主要是体现了劳动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价值,土家族先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生产力相对低下,因此对于劳动的形式尤其是能够促进生产力急速发展的因素具有先天的崇拜,这也是推动土家族麻舞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鄂西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学院——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为例,部分体育教师在小范围的课堂中尝试使用麻舞及麻舞的部分动作进行授课,并针对授课的形式、学生学习的感受及相关的其他因素进行了访谈。
(1)民族地区特色突出。
土家族麻舞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自身的发展受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的融合,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属于特色教学类,因此,该项目试行的初期,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具有浓郁的兴趣,并且针对相关的动作的学习提出了相关的学习建议,小范围的技术动作学习后极易形成技术动作的二次传播,形成新的学习群体,与独立学院自身的地区民族特色相契合。
(2)打破传统项目垄断。
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的学习中只能选择体育舞蹈和健美操两个项目,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体育舞蹈和健美操两个项目无法满足常练常新的需求,由此,新的项目融合其中并形成新的影响力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日常的访谈中,学生对于学习土家族麻舞的兴趣十分浓郁,而新的项目的推出了形成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演进和提升。
(3)融合新型校园文化。
进一步加强和建设独立学院体育课程,完善独立学院自身体育课程的发展需要,实现学生在“学习中锻炼”、“锻炼中健康”继而成为有健康的体魄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融合健康中国对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形成健康中国的“校园形态”。
(1)民族文化认识缺失。
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自身的发展中总会伴随着民族文化认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部分非该区域的同学对于“土家族”概念不熟悉,无法在正常的学习中体会该区域少数民族群体在参与相关体育活动时的心态及心境,因此只能单纯的按照动作的标准来进行学习,无法深层次的领会,同时,在相关民族传统体育的建设中无法满足对于文化“同位”的契合,因此造成了民族文化认识中的不完整情况,使得诸如“麻舞”此类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在民族传统体育大文化的背景中无法形成有效的认可。
(2)传统动作吸引不够。
土家族麻舞自身来源于劳动,属于劳动转型体育的一种,这本身恰与体育产生的本源相互契合,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到,麻舞自身技术动作传统性极强,一类为祭祀型动作、一类为祖先祭拜型动作,在发展的过程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许多学生在学习中不屑于尝试传统动作,认为该类动作 “土”、“过时”,这应该也是抑制麻舞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对于很多动作的研发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性特征,这与现实社会中的流行性元素的认可价值不同,使得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动作的认可度不高。
(3)缺乏有效活动支持。
土家族麻舞在发展的初期缺乏一定的活动支持,其原因主要在与麻舞活动自身介于舞蹈与体育之间,其发展中应该遵循着循序渐进,有序发展的原则,但是在初期,没有相关的活动进行支持的话无法使其有效的进行推广,学校体育环境中的传统体育项目开展必须要有一定的活动来进行支持,客观上也是推进传统体育项目延伸的重要因素。
由于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关注身边的传统文化,于是绝大部分民间传统文化都是一些老年人在默默地传承。目前,在校园中麻舞推广也都是由年龄较大的教师继承,年轻教师推广中参与极少,老龄化严重,缺少内生动力,对传统项目缺乏兴趣,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促进健康的形式多种多样,数字化时代下,校园传承更需要担当。在调研中发现,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音乐与体育学院的相关教师对于麻舞的转化和在校园的开展表示支持,基于民族健身操课程的教学有经验和积累,部分的教师对于土家族传统体育教育有心得,因此,在教学的开展中会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作为学校维度而言,在发展中如何更好的将项目与教学相互结合,继而形成教学中的新范式,还是有赖于校园体育传承中的政策支撑,只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力度,才能更好的实现土家族麻舞在校园体育传播中的作用,才能更好的实现校园传承。
对麻舞传承人来说,要认识和处理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追求之间的矛盾,吸取外地先进经验,把麻舞的传承与保护发展成一种职业,坚持职业取向,并通过职业化使麻舞传承保护成为主体谋生与发展的手段。土家族传统体育的传播有赖于观念的更新,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实现土家族民族文化演进的重要渠道,在发展之中需要更多的支持,而这种支持也有赖于校园体育发展中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新观念,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自身的短板,传统的竞技体育模式和西方的运动竞赛模式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的,如何打破这种观念,形成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有效土壤,才是土家族麻舞实现校园传播的重要一环。
促进土家麻舞传承保护工作,要进行专题研究,进行“形象定位”、“主题定位”,在研究整理中,要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资源品牌。结合全球性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演变,应突出麻舞活动发展中的文化发展观,应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土家麻舞挖掘研究力度、传承保护力度、开发发展普及力度的进一步加强。土家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校园传承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形成人才连续的链模式,因此,在发展之中应该借助于校园体育中的人力资源优势,以保护促传承,以传承加强保护,只有构建校园体育发展的“保护模式”才能有效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相关的传承研究中也要增加传承人的相关联络,切实的形成实际模式中的保护与传承。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体育作为上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文化发展的形态,因此,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亦是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在学校体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独立学院的发展尝试中应属于一种较为平和的状态,在构建健康中国的独立学院中应该发挥更大的能力与效果,只有加强传承与建设才能有效的提升传承的效果,实现土家族麻舞在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发展中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