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卫星不稳定性与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2020-12-30 09:45孙伟杰彭海霞
胃肠病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微卫星不稳定性核苷酸

孙伟杰 彭海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内窥镜室(200336)

根据2018年度全球癌症统计分析,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均位居第三位[1]。在我国,CR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五位[2],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深入了解CRC的发病和发展机制,对CRC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RC主要由三种类型的遗传不稳定性造成,即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染色体不稳定性以及CpG岛甲基化表型 (CpG island methylator phenotype, CIMP)[3]。其中,MSI在CRC中因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分子生物学行为而引起广泛关注,了解其在CRC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有助于理解和掌握CRC的生物学行为,为CRC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以及个体化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MSI的功能、实验室检测方法,以及在CRC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预后评估和治疗等方面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一、MSI的功能

微卫星DNA为一类高度重复的DNA序列,一般由1~6个核苷酸组成,重复10~60次,包括单核苷酸、二核苷酸、三核苷酸等;通常散布于基因组的各个区域,包括基因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在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在这些区域更容易出错,通常由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MMR)系统进行修复。DNA-MMR系统是一种重要的DNA修复途径,对于维持DNA复制保真度起有关键作用,其中MLH1、MSH2、MSH6和PMS2在MMR系统中发挥主要作用[4]。当MMR系统缺陷时,DNA复制错误无法修复并发生积累,导致MSI。研究表明,在伴有MSI的癌症患者中,DNA移码和错义突变的发生率增加100~1 000倍[5],从而使大量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如BRAF、PIK3CA、PTEN等基因[6],导致细胞增殖调控失衡,进一步导致癌症的发生。

二、MSI状态的判断

多重荧光PCR联合毛细管电泳法为目前判断MSI最精确的方法,其通过对肿瘤和正常组织内微卫星DNA进行碱基测序,从而分析突变状态。为确保准确性和判断的标准化,Buhard等[7]在2003年修订版Bethesda指南基础上推荐了更合适的五个单核苷酸微卫星参考小组(BAT25、BAT26、NR21、NR24和NR27),其诊断MSI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达100%。一般情况下,通过微卫星参考小组中单核苷酸突变数目对MSI进行分类,任意两个或以上突变定义为微卫星高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 MSI-H),任一突变为微卫星低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low, MSI-L),微卫星稳定性(microsatellite stability, MSS)为未发生任一突变。但这种方法价格昂贵且操作复杂,临床应用受限。MSI是由错配修复缺陷(deficient mismatch repair, dMMR)引起的,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MR基因蛋白产物(MLH1、MSH2、MSH6和PMS2)的表达是另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8],若四种蛋白均表达表示错配修复完整(proficient mismatch repair, pMMR),任意一种或多种蛋白缺失则表示dMMR。研究表明,免疫组化染色与基于DNA的MSI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93.4%)[9],且具有良好的敏感性(92.3%)和特异性(100%)[10]。此外,免疫组化染色价格低廉,故临床广泛用于检测MSI。一般认为,dMMR归类为MSI-H,而pMMR归类为MSS/MSI-L。

三、MSI与CRC之间的联系

CRC患者中MSI的发生率约为15%,其中约2.5%为Lynch综合征(Lynch syndrome, LS)相关的CRC,其余12.5%则为散发性结直肠癌(sporadic colorectal cancer, SCRC)[11]。LS是一种非常典型的遗传相关性癌症模型,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罹患CRC的风险高达82%[12],又称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其MMR系统缺陷是由于至少一种MMR基因发生胚系突变所致,其中90%以上为MLH1和MSH2基因胚系突变[13],且MLH1较MSH2更为常见[14]。与LS不同,SCRC与遗传因素无关。通常由MLH1双等位基因异常超甲基化抑制其基因转录,从而导致MSI,且该过程与CIMP相关[15]。CRC-MSI患者中存在大量基因突变,其中部分基因的突变谱在LS和SCRC患者中不同,如BRAF基因。BRAF基因属RAS/RAF/MEK/ERK信号转导途径,可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其突变特征与CIMP相关[16]。在LS中,MSI患者不会发生BRAF基因突变[17],而在SCRC中,约50%的MSI患者发生BRAF基因突变[18]。筛选出CRC中的LS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指导家族中的其他亲属进行癌症早筛,从而预防LS相关肿瘤的发生。但基于Bethesda指南筛查CRC中的LS患者,其敏感性较低(72%)[19]。在MLH1蛋白缺失的患者中,首先进行BRAF基因突变检测是确认LS较经济有效的方法[20]。如BRAF基因为野生型,则进行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分析加以补充[21],从而降低LS的漏诊率。

1. MSI与CR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不管是LS还是SCRC,伴有MSI-H的CRC具有相似的病理特征,包括肿瘤体积较大、近端结肠优势、分化程度差、丰富的粘液成分以及淋巴细胞浸润增加[22-23],且相对于Ⅲ期患者,Ⅱ期CRC患者中MSI-H更常见[24]。MSI对预测CRC预后具有重要价值。与MSS/pMMR的肿瘤患者相比,MSI-H/dMMR的CRC患者的无疾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 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更长[25-26],这可能是由于MSI-H/dMMR肿瘤的淋巴细胞浸润较高所致[27]。但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MSI-H/dMMR预示着较短的DFS和OS,这种情况可能是由BRAF突变所驱动[28]。

2. MSI与CRC的治疗:目前,CRC根治术后的化学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核心。CRC的辅助化疗以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为基础用药。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专家组不建议在Ⅱ期结肠癌中常规给予辅助治疗[29]。然而,对于Ⅱ期患者是否进行以5-FU为基础的化疗仍存在争议。MSI对指导CRC化疗方案可能具有独特意义。目前普遍认为,无论是Ⅱ期还是Ⅲ期CRC患者,MSS/pMMR患者均可从基于5-FU的化疗方案中延长DFS和OS,而对MSI-H/dMMR患者而言,是否可从基于5-FU的化疗方案中获益尚有争议。一方面,有研究表明,MSI-H/dMMR患者并不能从基于5-FU的化疗方案中获益[30]。另一方面,有研究表明,伴有MSI-H/dMMR的Ⅱ期患者不能从基于5-FU的化疗中获益[31],而在Ⅲ期CRC患者中,MSI-H/dMMR可从基于5-FU的化疗中获益[32]。基于此,2016年更新的NCCN指南明确提出,对于具有良好预后且对5-FU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缺乏益处的Ⅱ期MSI-H/dMMR患者,不推荐基于5-FU的化疗方案[33]。

近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的开发使免疫治疗在癌症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34]。目前FDA已批准数种临床试验免疫疗法用于治疗各种癌症[35]。目前针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这两个免疫检查点的ICIs的研究较为多见。抗CTLA-4单克隆抗体是第一个进入肿瘤学临床试验的ICIs。美国和欧洲基于两项Ⅲ期临床试验将抗CTLA-4的ICIs ipilimumab批准用于晚期不可切除的黑色素瘤的一线治疗[36-37],而对非黑色素瘤仅表现出适度的抗肿瘤作用[38]。CRC患者血清PD-1较正常人明显升高[39],为抗PD-1的ICIs用于CRC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目前研究[40]表明,抗PD-1的ICIs具有更高的肿瘤选择性和更轻微的不良反应,且与MSI-H/dMMR相关。MSI-H/dMMR肿瘤可刺激免疫系统[41],与MSS/pMMR肿瘤微环境相比,MSI-H/dMMR中PD-1表达更强,这有助于肿瘤细胞实现免疫逃避[42]。Le等[43]表明,抗PD-1的ICIs pembrolizumab对MSI-H/dMMR的CRC具有明显疗效,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四、总结

CRC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疾病,即使存在相同的病理阶段,其预后和个体治疗反应也存在显著差异。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CRC中存在一些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这些生物学标志物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决策非常重要。在CRC的众多生物学标志物中,MSI与CRC具有独特的生物学联系,可作为CRC患者预后的较为合适的标志物,以及提供较合理的化疗和免疫治疗的指导意见。2016年NCCN指南指出,建议对所有新诊断的CRC患者进行MSI测试。根据MSI分析,可将CRC初步分类为MSI-H、MSI-L和MSS肿瘤。临床上对CRC患者检测MSI具有重要的意义:①MSI-H患者有较好的OS和DFS。②MSI检测可用于指导CRC患者的化疗方案,虽然存在很多争议,但较为明确的是,MSI-H的Ⅱ期CRC患者并不能从基于5-FU的化疗中获益,故不推荐进行化疗。③MSI检测还可用于指导CRC的免疫治疗,抗PD-1的ICIs已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令人满意的临床收益,未来应集中研究其作用和耐药机制[44-45]。MSI检测是否能精确判断CRC患者的预后以及提供合适的个体化治疗仍需一系列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来验证,因此,需继续深入研究MSI在CRC中的作用,同时寻找更多的生物学标志物,联合MSI检测使CRC分期更合理,从而提供更准确的预后判断以及提供更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微卫星不稳定性核苷酸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和扩散峰度成像评估子宫内膜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
绿鳍马面鲀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布特征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基于转录组西施舌微卫星标记开发及隐种鉴定
花斑无须鲶(Ageneiosus marmoratus)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布特征研究
Acknowledgment to reviewers—Nov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桃红四物汤治疗心绞痛(不稳定性)疗效观察
继电保护不稳定性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探讨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