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兆强
(黑龙江省长水河农场畜牧科,黑龙江北安 164007)
近年来,我省许多地区的羊都感染了寄生虫病。由于羊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普遍受到寄生虫的感染,几乎每年春季都会发生。羊的体外寄生虫病种类较多,如疥癣病、蜱和蝇蛆病等。疥癣病更为严重,感染后危害性大,传染性强。它能降低羊的免疫力,容易诱发其他疾病,损害皮毛,影响体重增长,严重的会导致羊死亡。药浴是防治疥癣病及其它寄生虫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在春秋两季,适当给羊洗药浴,不仅可以杀菌治疗体外寄生虫,而且可以清洁羊身上的污垢,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羊的生长发育。
羊疥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季节性不明显,但多见于寒冬和早春,多呈地方性流行。炎热夏秋时节呈现个别病例,绝大多数羊只为隐性感染,为冬春季节爆发埋下隐患。
羊疥癣病没有年龄和品种的差异。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羊都可能受到感染。幼羊和体质弱、抗病性差的羊更易患换病。体质好、抵抗力强的羊不易感染,但成年健康羊只是感染源。羊疥癣病的传播方式是接触感染,可由病羊直接感染,也可由污染的羊圈、饲养设备、饮用水、潮湿低洼地区放牧等间接传播。
导致羊疥癣病发病的原因比较多,如环境潮湿、阳光不足、卫生条件太差、羊饲养密度高、羊毛太长而过密、皮肤表面潮湿、饲喂不合理,营养物质不足等均可引起发病。一般散养或单个子羊很少发病。
鉴于螨虫毒素及其机械刺激作用,使患部骚痒,羊烦躁不安,在圈杆和墙壁处摩擦患部并且用嘴啃咬,导致皮肤出现炎症,并蔓延到四周,产生丘疹、水疱及结节,直至出现脓疱,最后形成灰白色的龟裂和痂皮,致使皮肤变厚。病灶多发生在面部、背部、四肢、尾部等部位。病羊患该病后导致自身机体营养不良、贫血、逐渐消瘦,直至衰竭而亡。
在羊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羊患疥癣病,或者其它体外寄生虫病时均可采用药浴方法治疗,如果患病羊只数量不多,可单独为患病羊进行药浴,如果患病羊只数量较多,要对整个羊群进行药浴处理。
羊养殖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应建立固定的大型药浴池,能够确保羊群药浴正常有序开展。如果没有条件建立药浴池,应准备好,塑料桶、木桶及移动帆布等药浴时使用。
可以根据羊养殖场规模大小,存栏数量等准备药浴工具数量,准备好叉子、刷子,喷雾器、连体雨衣裤、口罩、帽子,橡皮手套等药浴辅助用具。
在药浴前8d,将羊毛剪掉。要尽量选择风和日丽的晴天上午进行药浴。药浴当天禁食8h左右,但在药浴前3h,要给予羊充足的饮水,避免羊误食药液。先将药液加热到40℃左右,然后倒进已消毒的药池中。敌百虫配制成0.1~0.5%的溶液,灭螨灵药液稀释2000倍药浴,20%双甲脒乳油稀释500倍药浴,选择其中一种,放入的消毒池中。这3种药物对疥癣病的治疗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安全性高,不会造成中毒,对人、畜均无异常反应。治疗时每只羊浸泡3min以上,浴中用压扶杆将羊头压入药液中4~5次,使其周身都受到药液浸泡。隔6~7d重复一次,药浴2~3次可见到明显效果。
要将患病羊隔离治疗,治愈后在合群饲养。药浴治疗时,用药剂量要把握好,重复药浴间隔时间应在6~7d以上。体弱及怀孕羊用药需谨慎,避免引起中毒及流产。药浴前及药浴后应对药浴池,用具、衣服手套等进行消毒,避免病原扩散。
羊圈舍环境要保持干燥卫生,光照充足,羊群避免过度拥挤,饲养密度要适中,定期清理羊圈并进行彻底消毒。新引进的羊要隔离观察,保证其没有疥癣病后再合群饲养。羊入舍前3d,用菌毒双杀1:200~300倍稀释后对整个羊舍及场地进行全面喷洒消毒。每年的春秋季节定期驱虫,可以采用药物驱虫2次。每周带羊喷雾消毒1次,消毒药选用3种以上,交替使用。在每年秋末,羊群转入保温舍前,最好进行药浴预防一次。常用的药物如丙硫咪唑、阿维菌素等都较为理想,具有高效、低毒、广谱的优点,可同时驱除混合感染的多种寄生虫。饲养管理要科学,羊饲料配置要合理,保证羊膘肥体壮,具有紧密的皮肤结构,新陈代谢要协调,抗病毒、抗感染能力强,身体素质好才不易感染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