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娅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文山 663609)
动物检疫工作在畜牧业和兽医工作中是保证肉类产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做好畜牧业和兽医工作中的检疫工作已成为我国食品免疫检验工作的重点。本文将实际工作作为研究出发点,对现阶段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展开剖析,以期对提高我国动物检疫工作质量及效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1]。
虽然我国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肉制品的需求量及质量也不断提升,但从实际情况中不难看出,小规模养殖业仍然在畜牧业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动物养殖分散且出栏不集中现象普遍存在,不仅影响了市场输出效率,且使动物检疫的难度大幅度增加,而且畜牧兽医的工作压力大,动物检疫率低,屠宰检疫率低,使动物检疫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目前,在动物检疫过程中,逃避检验和漏检的现象十分普遍,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动物检疫监管对养殖、运输环节的关注度不高。动物检疫监督是一项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这项工作必须与各部门协调开展。但在实际动物检疫工作中,各部门的联系并不紧密,各个部门只管自己管辖之内的事物,并未意识到与其他部门紧密联系对提升动物检疫监督质量的重要性,使监督管理工作缺乏凝聚力,使动物检疫监督工作停留在形式层面上,难以保证高质量工作,最终严重威胁了区域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面对动物检疫,许多饲养者缺乏配合积极性,甚至存在阻碍动物检疫工作的不良现象,对动物检疫工作的认知度还欠缺。同时,基层地区的动物检疫设备和检疫方法相对落后,设备设施相对老旧,诸多基层的动物检疫依靠的是感质判断,使动物检疫合格率普遍不高。当农场疫情爆发时,部分多散养户为降低自己的经济损失而抱有侥幸心理,使逃避检验漏检现象的发生率极高,严重威胁了食品安全,并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此外,公众对动物检疫的认识也处在较低水平中,同时对消费者自身权利的认知也不高,在购买动物制品的过程中,多数消费者
作者简介:陶娅(1984—),女,苗族,云南省麻栗坡人,大专学历,畜牧兽医师,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兽医,主要研究方向:动物防疫防控未对检疫情况进行核查,使病死害动物在市场上的流通有可乘之机。
为保证动物疫病检疫的质量,保障消费者安全,检疫部门、工商、食品安全及公安等部门应该加强协同联动,严打注水、私屠、屠病、贩卖病死肉等违法行为,对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零容忍”。同时,发现的死肉可以按照管理规定进行检验和收集。在动物疫病检疫的过程中,重点对肉产品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签订责任书,严格进货查验和记录责任,杜绝问题肉产品在市场上流通。以相关管理制度作为联合检查的依据,对于防疫不到位、私自开展死肉销售等情况加大处罚力度。同时,对养殖场疾病预防控制药品的使用进行监督管理,使用抗生素或者药品不符合疾病预防控制要求的,应当进行调查收集。
牲畜饲养至日龄后会需要屠宰的,通常是批量送往屠宰场进行屠宰加工,然后进行多次检疫才能将其送至市场销售。但如果屠宰场对动物疫病的检疫工作的重视度不高,那么不健康的肉类流向市场的风险将大幅度增加,因此屠宰场监督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即为重要。相关部门应对屠宰场的实际情况展开全面调查,要求屠宰场对待宰动物展开严格的检疫,例如,检查口蹄疫之类的疾病,检查体温。屠宰完成后还要进行检疫,在这个检疫阶段主要是使用相关设备来分析是否存在病原体。
肉类产品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场缺乏动物防疫措施,如防疫体系不健全,没有按照生产规模和牲畜成长阶段实施防疫措施,造成了潜在的安全风险,一旦发生,将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场,更需要动物检疫部门增加检疫力度。对养猪户进行全面而系统化的动物检疫宣传,同时更新农民的养殖观念,不断完善防疫措施,保证畜牧业的良好发展和肉品质量。养殖环节应“生成二维码,形成可追溯性”,严格实施动物检疫申报,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未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或《动物卫生证书》的不得离开产地。
我国畜牧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同时也是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做好动物检疫工作,保障肉制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监督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我国畜牧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强化机构队伍和人员管理,稳定基层动物检疫机构队伍,强化经费投入和装备保障,强化信息化追溯和应急处置建设,落实检疫人员有关津贴,兽医实验室建设,不断加大对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工作的关注度,从多个角度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为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