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华(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浙江金华 321017)
从2019 年相继开始实施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是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由教育部牵头组织实施的国家统一教材。也就是说,这套教材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所有普通高中都必须使用的唯一教材。那么,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应该如何定位?教师的理念如何转变和统一?统一的教材是否会限制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教师还是否可以自行开发语文课程?我们应该十分清楚,任何课改要想真正落地,最终还是要依靠教师,课改能否真正实施最关键的因素还是教师。因此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让教师正确定位自己在统编教材实施中的角色,这样才能真正让新教材顺利实施,让新课标、新教材、新评价等一系列的课改举措落实到位。
作为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具体落实者,一线教师的角色应该是理念学习者、任务实施者和成果创造者。
一线教师在实施统编教材之前首先要学习并理解新教材的编写理念,准确深入地把握新教材是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师普遍采用精讲细析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主要接受的是单一技能的训练或者以考代练学习模式,这种传统的“学教模式”不仅违背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而且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教材追求语言、知识、技能、思想情感和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而不是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学科技能逐项训练的简单线性排列和连接。
《课程标准》的制定与统编教材的编写是基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学科与语文教学深入认识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即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同时,对语文学科来讲,语用学的兴起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语用学是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如果再往前推,还可以追溯到杜威等人的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哲学认为:“知识在本质上是‘由假设所引导的实验’所构成的‘行动的、操作性的’事件。”[1]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早就有“知行合一”的理念:“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2]因此,《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这样的表述:“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3]1语文的知识经验只有经过学习者主动积极地体验、感受、思考、运用之后才能真正地领悟和建构,人的情感、审美、价值观也只有在不断的语言经历、运用、磨炼中才能明理入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社会呈现出了多样、开放、综合的复杂形态,尤其是信息化背景下的社会更是瞬息万变,因此,“语文课程还应当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创新人才发挥重要作用”[3]3。
事实上,基于以上理念的新课程改革一直在推动,但是成效并不明显,往往只有个别的实验成果,但个别始终无法带动整体,实验无法转化为实践,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设置与教师自身这两个因素。随着《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设置及统编教材的相继落实,如何解决教师自身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是否愿意主动积极地推动课改、认真实施新教材教学与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密切相关,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是否得到肯定,比如教研成果、教学技能的成就如何,由于获奖人数比例的限制,多数教师在这方面的自我价值很难得到肯定;另一个方面则来自于教学成绩、学生评价等外在标准的衡量,尤其是学生考试成绩优劣是目前绝大多数教师自我价值是否得到认同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基于新课改、新教材的教学评价,要追求“学教评”的一致性,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转变与考试评价是密切相关的,这样才能激发教师推动新课改、实施新教材的动力。
统编教材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将以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为主要学教模式。“‘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3]8教师作为新教材的实际操作者,应将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等整合成一个或多个包含学习任务的学习项目,并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明确四个要素的基本内容、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学习情境是语文学习的真实场景,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学习内容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与方向,这里主要指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具体包含十二条);学习方法包括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基本方法;学习资源是教学的工具和抓手,主要指统编教材和相关的拓展资源,包括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教师要改变“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学科技能逐项训练”单一操作模式,采用整合模式,学生学习方式也应由“被动、个体、接受”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化。
根据具体的整合内容,教师实施统编教材大致可以分成四个方面:设计任务、创设情境、组织活动、落实评价。
统编教材的单元不再以传统的单篇组元方式编排,而是通过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合的大单元整合方式来安排。学习任务要从整个单元统摄的角度,在充分吸收和参考教材中单元导语、教学提示、单元任务等内容的基础上加以设计。学习任务可以明确整合成学习项目,即学习任务项目化,然后再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来完成单元的学习内容。学习任务为什么要项目化?
项目是指人们通过努力,运用一定的方法,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组织起来,在给定的范围和时间约束内,完成一项独立的、一次性的工作任务,以期达到由数量和质量指标所限定的目标。项目是指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的时间、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学习任务项目化,不仅能让学习任务变得具体明确,操作性更强,而且能使任务情境更真实和富有实际意义。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类似的项目:①开发一项新产品;②举行一项大型活动(如策划组织婚礼、大型国际会议等);③策划一次自驾游等。因此,在具体的语文学习中,我们也可以设计类似的项目:①评选“最美中华劳动者”(属于“实用类阅读与表达”任务群);②撰写一个家史(属于“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③编辑一期古代诗歌赏析专栏板报(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每个单元可围绕一个统一主题设计一个或几个项目,然后再分解成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比如以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根据“评选‘最美中华劳动者’”这个项目,我们又可以分成四个任务:①拟写评选标准,认识工匠精神;②推荐候选人物,宣传劳动事迹;③点评人物精神,深化劳动内涵;④模拟颁奖典礼,彰显劳动价值。
设计任务时特别要注意,解决问题依然是任务群学习的核心内容,没有问题解决的任务是没有实际价值和意义的。但是任务不等同于问题,任务是由包括问题在内的一系列活动构成的,完成任务需要更长的时间和空间,不是简单地通过说说写写就能完成的,它可能需要更多形式的成果来实现,比如书面报告、表格、视频等。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境?教师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如何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在社会心理学中,情境指影响事物发生或对机体行为产生影响的环境条件,也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而教学情境是情境的一种,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它既包括学生所处的物理环境,如教室的陈设与布置、学校的卫生与绿化等,也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本身。单纯从客观角度来看,只要存在教学行为,任何教学情境都是真实的,即使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的教学,但是这种教学情境很难激发学生进入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因此,情境的真实性要从能否真正触发学生主动有效的学习行为来判断,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激发学生主观的学习意愿并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3]42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其中,个人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以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与品鉴活动,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验和感受诗歌中洋溢着的青春情怀,或者给小说中的主人公写一段个人内心独白,表达自己的感怀等。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学习者的这种独特体验。当然,个人的体验情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导入而已,教师还应该设计具体的学习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引导学生如何去体验,使学生的体验能够逐渐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多元,由简单到复杂。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在具体生活场域中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语言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述方式等。比如在指导“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学习时,可以让学生给家乡的政府部门写一封如何合理保护和传承家乡文化的建议信,这类情境十分明确,强调的是真学、真用。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与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比如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如何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古诗词的意蕴”,可以用表格的方式梳理每位诗人的生平主要事迹,选取最能表达或代表诗人情怀的诗句加以对照,然后进一步结合每首诗的主要写作手法明确诗歌的风格,分析诗人创作风格形成的原因,同时还可以纵向选取每位诗人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探究诗歌样貌的变化,理解“知人论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杜甫的诗歌中也有大量表达“欢快”“轻松”的作品,如《春夜喜雨》等,而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表现“忧国忧民”“感时伤怀”。学科认知情境不能简单地设置成语文问题习题,而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设法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提供学习路径,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在思辨中感受探究的价值。
以上三种情境不是割裂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更多的是综合情境。“素养是指向复杂现实问题的,是综合性表现,体现了情境式的学习。”[4]综合的教学情境是结构化的,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物或场景。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只有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如果仅仅对知识进行简单转化,或者仅仅对真实的生活场景给予简单虚拟,就很有可能设置一些虚假的问题,从而消解学习情境应有的功能。
新教材的教学要改变原先教师逐点讲析、学生逐项训练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通过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来进行,因此教师的角色应该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学习项目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活动,其中又包含着若干具体的活动。任务和项目的达成必须由若干个具体的活动去实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是语文学习活动的基本形态。但任务型学习活动形式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单一的语言活动,而应是打破课堂时空的以语言活动为核心的综合多元的学习活动形式。“因此,教材中‘单元学习任务’板块设置的是任务,同时有为完成任务而设计的相对细致的活动方案,力求让学生在言语实践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形成素养。”[5]
一般来说,任务群背景下的大单元教学的活动组织可以大致分为以下过程:引入单元学习、布置单元任务、组织学习活动、总结学习成果等。以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为例,组织过程如下:
(1)引入单元学习。组织学生观看央视纪录频道纪录片《诗画江南之锦绣诗篇》,并欣赏电视解说词。不同地域的自然风景蕴含着不同的人文情怀,不仅诞生了一首首经典诗歌,也孕育了一篇篇经典散文。
(2)布置单元任务。利用单元学习资源,借鉴央视纪录片《诗画江南之锦绣诗篇》电视解说词,以教材中的五篇经典散文为代表,为电视专题片《中国文人之自然情怀》写一篇解说词。
(3)组织学习活动。指导完成学习任务一“品味京城别样情”:①找景物;②说特点;③解真情。指导完成学习任务二“寻觅古迹文人心”:①诵文章;②品佳句;③觅文心。指导完成学习任务三“探秘传统审美观”:①比一比,每篇文章情景结合的方式有何不同;②析一析,分析作者审美倾向形成的历史原因与类型;③评一评,思考讨论这些审美观对今天我们生活的影响。指导完成学习任务四“撰写电视解说词”:结合上述学习内容,先对每篇散文进行评论,再提炼总结,联系自己的体会,最后串联成篇。
(4)总结学习成果。学生展示解说词,评选最佳解说。
统编教材采用的是大单元、大任务、大整合的学习模式,教学形式综合,活动过程开放,学习内容多元,因此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机制,教学就可能流于形式、盲目随意,只有坚持“学教评”一致,任务才能有效实施。“语文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整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每种评价方式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教师应根据特定的评价目的选择使用。可采用纸笔测试、现场观察、对话交流、小组分享、自我反思等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评价效率,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3]46因此,教师要针对每一项的学习任务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或学习活动结束后及时作出评价。比如针对学生的演讲活动,有教师用三种不同层次的标准进行评价:(1)待改进——念稿或背稿,表达机械,缺乏现场交流意识;(2)合格——有演讲的目的与对象,仪式表达准确,动作合理,有现场感;(3)优秀——有清晰演讲目的与对象意识,表达准确流畅,富有节奏感,讲究演讲技巧、动作恰当。这样的评价,清晰、合理、易操作,既可以作为过程的反馈、诊断,也可用来作为结果的等级评估。
任务设计是统编教材的教学实施最鲜明的特征,也是教师创造性开展教学的根本。尽管教材每个单元都附有单元任务的设计,教师完全可以按照这些设计开展教学,但是考虑学生实际情况、课堂客观条件及教师自身能力等因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自行设计更合理的任务。教师要在教材的编写理念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任务进行创新设计、个性化设计——可以从任务设计的整合性、适切性、可操作性等角度设计出不同类型的任务。这些丰富多彩的创新任务设计就是教师的成果。
统编教材的教学,从学习效果的角度来看,学习成果是最好的检验内容。有没有学习成果的产出、产出学习成果是否具体明确,是学习任务达成效果最直接的检验标准。丰富多样的活动成果就是教师使用统编教材的成果,教师在使用统编教材时要及时整理这些学习成果(既可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也可以作为教师自己教学的成果),比如学生的调查报告、研究方案、板报设计展板、诵读演讲的图片视频、作品集等等。
统编教材只是教师落实课标、展开教学的重要资源和载体,但绝不是唯一的资源,也不是唯一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统编教材,但也不能唯教材至上。教材中的经典篇目,除了本身就是学习内容,更多的功能是作为教学的范式、范例,因此教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自觉丰富和拓展课程资源,开发合适的课程内容,这也是新课程、新教材对教师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要求。教师自己开发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合适的课程内容自然就是教师使用统编教材的教学成果。
总之,面对统编教材,教师不必担心无法适应而过于焦虑,也不能作壁上观消极应付,而是要积极调整定位好自己的三个角色,认真实施教学,落实语文新课程的各项要求,完成语文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