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 玲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英语文学阅读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生每周3 课时的基础课阅读非常有限,为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笔者所在学校开设了英语文学作品自主阅读拓展课,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英语文学作品。高中英语教学引入文学作品阅读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促进他们思维和认知层面的发展,增强文化意识,从而实现英语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1]
阅读后撰写阅读笔记是国内外英语教学常见的读后活动。刘桂章等[2,3]学者建议学生读后撰写概述时尽量运用原文中的词汇,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观点、分析人物、评析作者的写作风格、解析作品展现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读者反应理论,结合国外阅读教学的经验,笔者设计了阅读日志(reading log)作为课后阅读作业,引导学生以读促写,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阅读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与作品互动,联系生活实际,提升思维品质。
英语文学作品的选材至关重要。语言需适合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可以略有拔高;内容应符合高中生的心智特点、情节动人、立意深刻,有利于引发学生思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发展。自高一新生入学伊始,学校统一组织学生测试了阅读蓝思值(Lexile),学生蓝思值多数在600—800L 区间,这为教师选择图书提供了依据,最终精选了如下作品供学生阅读: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The Boy who could fly,The Green Room,Dare to Care,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The Great Gatsby,Holes,The Giver等。这些作品题材丰富,有人物传记、名家名篇、经典作品简写本、当代国际青少年文学获奖作品等,篇幅大多在20000—30000 字之间。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字优美,富有人文性,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笔者在英语文学阅读中采用“阅读→笔记→讨论→分享”的流程,借鉴了克莱森(Krashen) 提出的持续默读(Sustained Silent Reading)文学阅读模式[4]。通过持续地、自由地阅读,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获得阅读体验,从而提升阅读素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填写阅读日志,记录所学、所思、所悟。教师每周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日志,拓展课上组织学生讨论本周的阅读内容,鼓励小组、班级交流,教师适时答疑解惑,带领学生对小说进行更为细致地解读。优秀的阅读日志会上传到班级微信群中展示分享,也会不定期发布到学校微信公众号,对学生形成激励效应,鼓励学生认真阅读作品、用心完成阅读日志。
1. 理论依据
伊瑟(Iser)和费希(Fish)是读者反应理论(Reader Response Theory)的积极倡导者。伊瑟提出在研究文学作品时,不仅要考虑文本本身,还要考虑对于该文本的反应过程中的读者行为。费希认为,阅读的目的在于体验作品对读者施加了什么样的影响,作品意义的构建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始终存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中。根据读者反应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对作品的参与和理解,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分享阅读经验,激发学生思考、讨论,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阅读日志可以帮助读者输出语言和思想,实现有意义的建构。
2. 设计思路
阅读日志基于对阅读过程的回应,呈现了读前、读中、读后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学习支架,为教师提供了评价工具。阅读前预测内容;阅读中摘录好词好句,及时书写感悟,习得语言;阅读后把握情节、分析人物、再到讨论分享,联系实际,发表个人观点,语言输入自然过渡到语言输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1)从人物到情节
KWL(What I know-What I want to learn-What I have learned)理论,在阅读前,引导学生预测阅读内容,调动现有知识,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做当天的阅读笔记,回答以下问题:
① 你今天读了什么?
② 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③ 你最喜欢的人物,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④ 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有什么感受?
⑤ 关于今天所读的,你有什么问题?
⑥ 你估计这个故事后面会怎样发展?(如果没读完的话)
由浅入深,用自己的语言简述故事背景、人物、主要情节、矛盾冲突、解决方法,回顾故事内容。选取一到两个人物进行人物分析,包括外貌、性格、言行、思想,别人对他/她的评价。
(2)从关键词到深入理解
边读边摘录好词、好句,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学习语言。对于本周阅读的内容,逐天记录阅读感悟,可以是情节回顾、预测故事发展、质疑、联系生活或展开想象,由语言输入过渡到语言输出。
(3)从联系生活到迁移不足
全书阅读完毕,完成至少150 字以上的阅读感想,角度自拟,并给出三条理由。要求选取一到两个要点详细展开论述,而非泛泛而谈。
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学生可以书写自己的所感所想,没有限制。尤其是要引导学生思考作品对于个人的意义,与自己有何关联,即与自己日常生活有关(Text to self)、与自己曾经读过的故事有关(Text to text)、与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有关(Text to world)。作品中的人物也可能让学生产生联想,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心声,分享感悟,由作品迁移到个人生活,体现作品的育人价值。
简写版小说The Phantom of the Opera(headwords 2300,Level 5,26075 字)情节跌宕起伏,荡气回肠,曾几度被翻拍成电影、改编为音乐剧,蜚声世界。教材S1B 第一课的阅读语篇介绍了该故事的梗概,学生颇感兴趣,读后有意犹未尽之感。作为对教材课文的有益补充,教师组织学生利用一个月的时间,以持续默读阅读模式读完全书,完成了阅读日志、阅读感想、人物分析等。在学生自主充分阅读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教师每周利用半节课时间组织小组讨论本周的阅读内容,答疑解惑,再一起分享感悟。在阅读完全书后,展开了对人物性格成因的分析。学生之前填写了阅读日志,已有了充分的语言、内容、思想的准备,有利于自信地表达。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文学作品自主阅读拓展课上与同伴分享交流,能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作品的魅力,抒发感悟。
课上,学生们有谈到对正面人物Raoul的评价,他虽深情款款,但没有设身处地为 Christine 考虑。他的爱与有时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有几分相似,自认为对对方好,却不知对方的真实需求。而Erick 对女主角痴迷的爱,充满占有欲和控制欲,也是令人窒息的。所以,要试图尊重、理解、包容他人,唯有这样的爱方能让人接受、长长久久。Erick 的悲剧的根源是他极度丑陋的外表,他耀眼的绝世才华也不能换取世人的接纳,令人惋惜。以貌取人不可取,但悲哀的是,当今社会仍是个“看脸”的社会,学生们也表达了无奈与反思。
阅读是思维延伸的过程,通过阅读日志,学生与文本、作者实现沟通。学生在阅读时建立自己的逻辑思维过程,拥有自己的观点态度,与个人生活经历联系起来,建立批判性的阅读思维,体现了作品的育人价值。
英语文学作品自主阅读旨在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不应该用传统的测试形式进行评价。阅读日志是一种有效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实现了教—学—评一致性。阅读日志既是学习工具,也是评价手段。在填写阅读日志过程中,学生不会感到有压力,乐意去记录、表达思想,能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阅读情况。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宗旨在于促进他们更高效地学习。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以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其优点和进步。
1. 教师评价
教师每周收取学生的阅读日志批阅,实时监督学生读书进度;同时,不定时地采取口头反馈的形式,对小说不同章节内容进行问答,以确保学生的阅读活动真实有效地进行,解决互动周期过长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 同伴评价
在研讨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分享、朗读优美的段落、解析难懂的语句或段落。采用思考—交流—分享(Think-Pair-Share)策略,由4—5人构成小组,组内进行同伴交流互评阅读日志。在课上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如 “My line”。一名组员向其他组员介绍自己在阅读日志中摘录的“Sentences”“My favorite part”,先朗读出来,然后说明摘录理由,其他组员必须作出点评。每人都有发言和点评的机会。这种做法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同时可以促进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交流,督促每位学生认真阅读小说,为自己和他人的读书评价担负起责任。
鼓励学生提出个人阅读中的疑难点,教师也可以事先根据阅读日志,先设定问题,然后小组探讨。例如,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① Which scene played a crucial pa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ory? Can you elaborate on it in detail? ②What do you think of Erick? Can you describe his personality with adjectives? Give evidence to support your point. ③If you were Christine, would you accept the Phantom’s love? Why? 这些开放式的问题并无标准答案,有助于学生回顾故事情节、深入思考、联系自我,培养发散性思维。学生们分工合作,倾听表达,平等对话,最后各小组派代表在班级内共享小组讨论成果。优秀阅读日志在班级微信群乃至学校微信公众号展示,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间接地激励所有学生好好读书。
高中英语文学作品自主阅读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对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起到指导的作用,灵活运用阅读日志,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助力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文学作品阅读贵在坚持,教师应起到监督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持续、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填写阅读日志中过程中,既要注重积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深层的文本意义。教师通过问题和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参与文本解读,共同探究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在主题意义、文化内涵。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要使学生通过探究,展开思维层面的对话,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以及“我”是否赞成。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思维,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具有操作性的阅读日志,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分析、评价英语文学作品,锻炼学生的写作输出能力,结合作品中的文化价值观与个人实际生活经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目前的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日志对学生自主阅读、教师评价有积极作用,但还需完善、充实,并根据具体文学作品内容做个性化、精细化设计。我们希望最终能构建一套完整的、合理的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持续评价体系,助力高中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借用文学阅读课这一重要平台,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构建学生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21 世纪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