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迪
无线通信与移动互联网安全
新基建背景下5G网络发展与安全问题研究
◆焦迪
(国家信息中心 北京 100000)
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不断夯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然而,5G网络安全问题不容小觑。建议: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顶层规划;优化政策环境,加强配套保障;开展场景化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推广;做好统筹协调,加强安全技术创新。
新基建;5G;网络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安全和发展并重,秉持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的理念”,必须在网络空间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0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快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2019年以来,5G技术商业化应用正迈入量增质优的新阶段,同时,5G网络安全问题也引起实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网络安全技术将为5G网络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保障,而5G网络高质量发展将极大促进网络安全技术升级。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对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疫情冲击,我国政府迅速果断采取精准防控举措,保持社会秩序安全稳定。5G网络作为新基建的“领头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5G远程医疗体系在均衡医疗资源、精准实施救治方面发挥了巨大成效。在疫情重灾区武汉,各地的专家无法全部集中到场,通过5G远程医疗系统可以实现对武汉前线的临床医生面对面指导,5G将全国优势医疗资源“运送”到了武汉。医护人员还可以通过连接5G无线网络采集病人的生理参数,实现无接触医治。通过5G小推车远程会诊系统,可以开展多方联合会诊,使得诊断更加专业高效。随后,基于5G网络的远程医疗体系在全国迅速推广。河南、云南、浙江、广东、等地快速部署了用于应急指挥、医疗救治、专家会诊的5G网络基础设施,在不少省市,顶级医疗专家通过中国移动5G网络平台对接多家医院,对疑似病例实施远程会诊,帮助下级医院提升确诊和救治能力,5G新型基础设施的创新型应用为抗击疫情的胜利赢取了时间,提供了“捷径”,实现了对疫情的“隔空阻击”。
利用“5G+边缘数据中心”等技术创新手段实现“无接触服务”,使得服务更加便捷、更加靠近用户、更加灵活自主。这种“无接触服务”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防止病毒的传播,基于“5G+无人防疫车”技术的智慧机器人可以提供智慧消毒、医卫服务,代替医护人员开展部分一线服务工作,大大减少了病毒对医护人员的感染。还有基于5G通信技术的医用测温巡逻机器人,通过综合运用生物识别、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并且集成各种环境感知传感器,在车站、广场、商圈、医院等重要场所,提供更为便捷精准的体温检测服务,减少门卫人员工作量。此外,医院中基于5G的机器人远程探查、基于5G技术的移动查房等应用,大大提升病区隔离管控水平。5G网络打造了一种全新的“无接触服务”模式,避免了人与人直接接触,为促进无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网络基础设施。
在疫情冲击下,为尽快推动复工复产,5G网络为线上办公、线上教育提供了通信基础。经统计,近两亿人开启了在家办公的模式,远程会议及协同办公需求暴增。为支撑远程办公的需求,市面上大部分视频会议系统开始提供免费服务,并短期内对基础设施进行快速扩容,有些系统有时每天需要扩容云主机上万台。受疫情影响,全国学生无法正常到学校上课,为了保证学业进度,中小学开启了线上教学模式。教育部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在开通的当天,支撑了1500万人次的访问。为保障平台稳定运行,各方协调了基础云主机资源和网络带宽,可供中小学生同时在线使用平台。云视频和云平台受到如此大的访问量冲击而保持稳定性,背后离不开运营商底层的5G通信技术支撑。
我国5G技术已经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预计到2030年,5G技术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将分别达到 6.3 万亿和 10.6 万亿元;直接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约 3 万亿元,间接拉动GDP 将达到3.6万亿元;创造 800 多万就业机会,间接带动约130万人就业。
5G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市场化应用,必须以运营商网络设备的先期投入作为先决条件。运营商对 5G 网络及相关配套设施的投资,一方面可以加大对网络设备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间接促进相关元器件、原材料等行业的发展。此外,5G网络的低时延、高速率、低成本特性,将吸引国民经济各行业扩大5G 网络相关投资,加大ICT资本投入比重,提升各行业数字化水平,提高投入产出效率,进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增长。
5G网络作为万物互联的基础设施,是推动新基建释放经济效能的“无形之手”。5G 技术应用将带来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使得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新型产品,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信息服务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同时,通过“互联网+”带动其他相关消费,在虚拟购物、车联网等领域促进垂直行业的发展,使用户的消费行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带动各个领域的消费。
5G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大大提升企业产出效率,虽然会一定程度减少企业原有低价值工作岗位,但同时又将产生大量需要高新知识的就业机会,由于产业关联还将增加间接就业机会。比如,5G网络的相关设备制造、电信运营、互联网服务企业、5G终端等方面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5G技术、产品在各个行业的广泛渗透应用,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成为稳定社会就业的重要途径。
5G网络快速发展带来的新型网络安全风险日益凸显,有别于以往传统网络安全风险,在安全方面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随着以5G为代表的数字基建快速发展,接入的设备和终端将大幅度增加,未来物联网设备数量很可能是电脑终端的数百倍,任何一个接入的设备都可能成为网络攻击入侵点,因此5G使得网络攻击潜在对象增加。5G+物联网的场景下,海量物联网设备暴露在户外无人值守,都将成为黑客攻击和控制的对象,因此将会面临大量的网络攻击。这将导致5G网络应用中需要安全保护的范围相比传统网络架构倍数级增长,甚至无法明确保护边界,这也将让整个网络的攻防实力变得更加不均衡。
随着5G技术广泛应用于远程办公、远程医疗、线上教育、车联网等生活场景,网络攻击将从数字空间延伸到物理空间,不但会影响系统和服务的正常运行,还会造成大量隐私数据的泄露,更严重的甚至影响到财产和生命安全。比如,远程办公和线上教育大范围开展,使得大量个人和商业的隐私数据、视频图像等充斥在网络中,数据的安全保护成为急切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在车联网的场景中,如果发生针对车辆的网络攻击,很有可能导致大面积的交通事故甚至人身伤害。在智慧医疗的场景中,如果通过网络入侵CT机,或者通过某种方法欺骗体温枪从而绕过门口的疫情检测卡,甚至远程手术过程中遭受非法控制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和病人的生命问题。可以说,基于5G网络的在线购物、交通、医疗、办公等生活模式越深入百姓,网络安全问题将会越普遍,越严峻。从长远来看,网络安全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数字经济的正常运行,影响到政府、企业和个人。
随着5G网络等数字基建的开展,数字化系统和服务范围将更加开放,呈现边界模糊化、攻击面扩大化的特点,而数字基础设施对攻击者高价值的吸引,使其必将采取更为高级的手段进行攻击,防御者面临“内忧外患”。从外侧看,犯罪分子不断更新攻击工具、攻击方式,使用新型工具包和云技术来攻击运营商的网络基础设施、应用服务以及终端用户,安全风险还将会涉及与电信行业紧密关联的其他行业,而且随着5G网络规模的扩大,这种风险将呈指数级增长。从内侧来看,随着数字化经济效益的逐渐显现,从内部发起攻击的可能性将会增加,而且很难被防御者发现,且难于判断攻击来源、攻击目标,攻击方式以及攻击时间,对于系统整体性的安全要求大大提升。同时,为了保障数字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保障安全防护能力和业务系统的可用性平衡,在复杂网络威胁形势下能够有效保障数字化业务的平稳运行。
由于国家经济活动逐步转向虚拟空间,无论是网络安全攻击方还是商业竞争者,甚至是背后有国家组织的黑产势力,数字基础设施都将成为其长期盯守的平台。在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的驱使下,将会产生更为激烈的网络空间对抗,这已经不是单个企业和组织能力范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汇集国家监管机构、数字基础设施运营者、安全行业等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应对。
明确5G网络安全国家主管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职责明确的安全管理和检查工作机制。加快研究出台推动5G网络安全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
以提高5G网络的整体安全为目标,制定有利于新基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将安全要求作为前置条件。鼓励各地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大力发挥5G技术在战胜疫情、支持复工复产的优势作用。鼓励各地引导社会资本设立5G网络安全产业基金。同时,加强5G新技术安全人才培养。
针对数字基建形成的新生态体系,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有重点的研究形成场景化整体安全解决方案,选取较为成熟的应用领域进行试点示范,并适时进行横向和纵向产业的应用推广,逐步辐射更大范围。
加强产学研各行业各部门协同联动,推动5G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和设施体系不断完善。鼓励企业创新安全技术和安全服务模式,从不同层面加大对网络安全产品研发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产业协同创新。
[1]中国信通院.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R].2017.
[2]赛迪智库.“新基建”发展白皮书[R].2020.
[3]印顺.5G网络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7.
[4]李侠宇,沈鸿.5G网络安全发展趋势研究[R].2016.
[5]赛迪智库.加强5G网络安全建设的几点建议[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9.
[6]中国信通院.5G安全报告[R].2020.
[7]李维,刘鑫.5G网络安全问题分析与展望[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