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增岽 王阿慧(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2020 年3 月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强调“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并对大中小学具体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作了说明。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劳动教育内容自然是思政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须将其有效融入甚至贯穿于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中学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如何科学认识和处理思政课与劳动教育之间的关系,如何将劳动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堂,如何在单独开好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同时在思政课建设全过程中强化劳动教育,这些问题还需我们深入探讨。
劳动教育本是思政教育的题中之义。过去人才培养目标中“劳”的一时缺位不等于劳动及其教育不重要。今天强调“劳”,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强调有机融入思政课等相关课程,实际也为思政课建设带来有利契机,二者是相得益彰、彼此促进的。中学思政课作为活动型学科课程,融入劳动教育具有现实可能性、可操作性及必要性,我们可从三个基本向度来理解:
1.认知向度。现有中学思政课内容体系中本身蕴含着一定的劳动教育方面的内容。因此,通过思政课学生可以掌握涉及的劳动教育相关知识点,形成正确的劳动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强调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应能够“热心公益事业,践行公共道德,乐于为人民服务”,这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要求可谓高度一致。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所涉及的劳动教育内容与新时代发展更为契合,如:必修2《经济与社会》中有关就业、劳动者权利义务的内容;必修4《哲学与文化》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中专门设置“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容,阐述了劳动与人生价值实现的关系,以及劳动对财富创造、美好生活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的重要意义。《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同时提出“热爱劳动、注重实践、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为例,劳动教育融入教材的地方比较多。如: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一框“感受生命的意义”,以劳模人物、中国工匠的故事为例,让学生认识劳动实现人生价值、平凡中也能创造伟大;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服务社会”一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意识到在日常劳动中可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九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二框“共圆中国梦”和下册第五课第二框“少年当自强”也涉及劳动精神和劳动品格的内容。
2.实践向度。思政课具有非常强的实践向度,这一点同劳动教育的属性是高度统一的。《意见》提及的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和服务性劳动,都强调“做中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在现实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操作体验。近几年,无论是议题式教学,或是探究性学习,都旨在把思政课打造成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愈加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符合中学生认知特点。思政课目标强调的实践能力培养不仅仅是培养单一动手技能,而是让学生学习知识的运用、整合、联结等高阶思维和能力,是一种主动学习、主动转化的过程,其牵涉自我劳动能力、劳动创新能力和劳动发展能力三个方面,且还包含支撑这些能力的情感、态度和信仰等,而这些同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是契合的。促使学生清晰认识自己的实践主体身份,强化个体责任,使学生意识到只有在劳动中才能丰富自我、实现人生价值、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进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是思政课和劳动教育课所共通的。
3.价值观向度。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意见》将“把握育人导向”作为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的首要原则,针对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劳动价值观异化现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具有自在使命。中学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蕴涵着对劳动价值观的科学阐释。在高中必修4《哲学与文化》中,劳动价值观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表现为: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人自身。学生要意识到劳动具有本源性价值,即人是创造历史、创造物质世界的根本动力。政治经济学语境中的劳动价值观则在必修2《经济与社会》中得以体现:劳动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按劳分配”这一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合乎正义的分配方式,要摒弃“不劳而获”“好逸恶劳”等错误观念,坚决防止劳动异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学生提高劳动技能,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思政课和劳动教育课都依循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新教材内容渗透并彰显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生活在其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促使人与自然的统一等牵涉劳动的内在价值。可以说,在价值观层面中学思政课与劳动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本质内容及要求。
中学思政课从教材内容、课程设置到教学目标及教法等都涉及劳动教育,从目前来看,中学思政课融入劳动教育尚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从课程教学的角度看,主要体现在:
1.缺乏整体的定位和设计,难以形成育人合力。劳动课程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开设已经有一段历史,由于种种原因在学校却处于相对边缘地位,课时经常得不到保障,课程认同度不高,教师归属感不强,劳动教育资源的供给与实际教育需求匹配度有待提高。劳动教育除了思政课之外难以同更多课程协同,而思政课由于课时的限制又无法充分开展实践活动,很难有效实现劳动教育的目的。加之中学思政课不同学段的课程内容自成体系,劳动教育相关内容在思政课中总体还是“见缝插针”,系统性不强,影响了劳动教育在思政课体系之中的有机衔接和一体化建设。中学思政课有机融入劳动教育还需要明确的政策定位与设计,在新时代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使之自成一体,形成育人合力。
2.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健全,模糊性评价带来课程“弹性”过大。中学生因为面临较大升学压力,而劳动课甚至思政课有时被用来进行语数外教学,本来就少的课时被侵占,劳动教育真正落地还面临不少困难。一些教师将劳动教育评价畸变为劳动技能评价,忽视了将劳动态度、劳动智慧、劳动情感、劳动习惯和品质等因素纳入评价体系。极个别教师将劳动教育畸变为惩戒学生的手段,出现了“好学生不用劳动,差学生包干劳动”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自然无法意识到劳动的积极意义。这些林林总总的现象背后实际上反映了我们对劳动教育评价性操作存在的问题。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的评价体系尚有待健全,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中牵涉劳动教育的评价尚不清晰,最终使得思政课渗透劳动教育难免“浮光掠影”,劳动教育课与思政课难以真正实现融合发展,互为促进,相得益彰。
3.课外劳动实践教学面临现实困境,实践资源缺乏协同效应。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存在重概念知识传授轻实践体验、重政治观念塑造轻劳动习惯养成的现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时常出现学生在课堂“听”劳动、在课外“看”劳动的现象。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但囿于诸多因素限制,思政课课外实践教学仍面临不少困境。与此同时,在新时代的今天,劳动的内涵及其形式发生了诸多变化,学校劳动教育的形式除了学工、学农等生产劳动外,也需要探索新的符合时代特点的劳动形式。加之实践资源层面缺乏全社会的有机协同,家庭、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涉及劳动教育方面资源的开发利用尚有待加强。
基于当前“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1]的现象,结合前文问题分析,中学思政课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在实践路径上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1.厘清课程间的内在关系,完善优化劳动教育内容。劳动教育可以单独成课、自成专题,思政课自身蕴涵并体现着劳动教育的内容及要求。劳动教育能为思政课课堂活起来、实起来注入新鲜血液,思政课为劳动教育有效实施提供最现实的有效依托和直接承载。在思政课体系下有机融入劳动教育,需要厘清相互间关系,明确目标导向和各自权重,整体优化思政课课程、教材和教学中涉及劳动教育方面的内容。同时,需处理好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的共性与个性,区分学段和层次,按照依次递进、贯通一致的原则进行整体规划。初中阶段侧重培养劳动习惯,高中阶段注重提升劳动素养和塑造劳动价值观。统编思政课教材已经涉及一定的劳动教育方面的内容,我们不能割裂思政课与劳动教育课的内在联系,在单独开好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同时,要积极挖掘包括思政课在内的不同课程的劳动“价值”元素,形成“思政课程”“劳动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三课并促”局面。
2.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思政课程教学考评体系。“与德智体美相比,劳动教育在学校层面受重视程度还不高,经常处于喊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被弱化境地。”[2]只有劳动教育与考核评价的关系越紧密,学校、家庭加强劳动教育的动力才会越充足,学生教学参与的积极性才会越高。结合思政课,要增大劳动素养评价在思政课评价体系中的权重,思政课成绩考核评定加大劳动观相关理论知识的考查比例。思政课教师应协同参与学校整体的学生综合评价全过程,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加入劳动行为表现评价,把学生劳动教育考核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将学生具体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成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其升学、推优评先的有机参考指标,实现劳动教育可记录、可追溯和可评价。
3.将思政课实践教学同劳动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让思政课实践教学成为劳动教育的切实路径。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联动,探索“常态化+生活化+多样化”的劳动育人模式。除日常理论教学外,思政课课外实践要实现“常态化”,通过落实思政课课外实践让劳动实践行为日常化。如:开设家政、烹饪、手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实践课程;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设置以班为集体的校园卫生“包干区”、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或让学生认领“责任田”;积极探索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等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手工创作展等。学校要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感,积极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衔接,创新教育形式,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搭建网络空间,VR 技术创设虚拟劳动情境,打破时空限制,打造“互联网+”劳动教育。家庭要发挥劳动教育“生活化”的基础作用,家长以身作则带头劳动,在树立劳动榜样的同时给孩子提供适当生活劳动机会,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社会要发挥支撑作用,让服务性劳动“多样化”。加强政府统筹指导作用,通过颁布政策性文件,支持企业协助学校开展创新创造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商业观摩和服务业实习体验的机会,拓宽劳动教育途径,丰富学生的职业体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活动。
4.在思政课教学中开展围绕劳动的观念、精神、品格和习惯养成等专题教学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要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及工匠精神以鲜活的素材融入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这些精神的科学内涵,使之树立劳动自觉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学校可根据自身学情及资源优势,开设“劳模精神与自我发展”“中国工匠”等校本思政选修课程,也可让劳动模范、劳动工匠走入思政课堂,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创造价值,懂得勤俭、奋斗、创新和奉献。
总之,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必须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将劳动理论观点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在知行合一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劳动价值观,涵养劳动品格,以劳动教育筑牢学校立德树人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