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群(台州市黄岩区东浦中学,浙江台州 318020)
一篇文章就是一个世界——情的世界,它的字字句句背后皆是作者的至情至意。它往往有很多看点,有无穷内涵,可圈可点之处多如繁星。这就要求教师要耐着性子走进文本,挖掘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情,细细咀嚼文本,慢慢品味文本,探得文本的本真意义。这样,才能带领学生在玩味文字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在诵读吟咏中欣赏文中自然流淌的韵味,在分析体悟中感受人物思想情操的高尚,在探究悟读中领略文本内在意蕴的深刻。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呢?
“勺水”意为细微、不值一提的东西,“洪波”意为大波浪,“借勺水兴洪波”的意思是: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文本的细微处,要善于运用文中的一些看似细枝末节的东西来大做文章。比如文章中的词语,看似微不足道,实则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能从词语切入,去发掘文本的丰富内涵,去感受作者的丰富情感,语文课会上得更厚实,更有味。
如教学《石壕吏》一文,在分析老妇的致词时,笔者就抓住“急应河阳役”的“急”字来做文章。“急”是急切的意思,谁急切?一些学生说是老妇。那老妇为什么要急切地应河阳役?她很喜欢服役吗?为何如此反常?经过一番讨论,学生得出:“急”写出了老妇的自我牺牲精神,即她是为了保全一家人,让差役早些离开,让家人尽快脱离险境。还有一些学生说是差役急。差役又为何急?经过讨论,学生得出:差役因为前方战事吃紧,抓不到人不好交差,所以急着抓人凑数,哪怕是一个老妇人;同时,结合前文的“吏呼一何怒”一句来分析,差役“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一副蛮横无理、残暴无情的嘴脸就跃然纸上了。一个“急”字就把老妇和差役的不同性格表露无遗,足见该文“其事何长!其言何简!”的语言特色。由此,笔者又由分析人物形象自然地过渡到对文章语言的赏析上,即这一个毫不起眼的“急”字又作为一个“焊接点”,把前后两个环节串联成一个整体。
可见,学语文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鉴赏、体味,文章字字句句背后都隐含着作者的绵绵情意,都要靠我们通过表面的文字去挖掘,去探求。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挖掘文本中一些细微处的魅力,让学生于平淡处体会到文章的内在韵味,产生极大的震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解读文本,如果不了解作者生平,可能就无法透彻地把握作者的“文本之志”。知人方能论世,只有对作者深入了解,才可以更好地与文本对话,才能深刻地理解文本。孟子说:“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而我们平常的教学往往把作者介绍处理成对文学常识的简单识记,似乎与文本解读没有关系,这样也就不能发挥出这个环节在文本解读中的提示、支撑作用了。
如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教师都会让学生品析文章的精美语段,但如果教学仅仅停留在这一步,那么学生最多能学到点写景状物的写作技巧,而对文中蕴含着的作者的“情”就无法体会了。我们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把济南的景写得这么优美,足见作者非常喜爱济南,那么作者为什么如此喜爱济南呢?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出示了如下资料:
老舍,原名舒庆春,出身于城市贫民家庭。幼年丧父靠母亲抚养长大。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大学任教。在济南这座温和朴实的古城里,老舍汲取民间养分,创作了有关济南的4部长篇小说,出版了15部短篇小说。
可见,时短情长,作者已经把济南当作了他的第二故乡,对于故乡,又岂能不喜爱?对此,学生容易理解。接着笔者再引导学生阅读《济南的秋天》中“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一句,读出作者对济南“不仅是喜爱,简直是偏爱呀”。这个环节既巧妙地安排了作者生平简介,又使学生对作者对济南的情感有了进一步的感知。这样就把作者的简介融入对文本的解读之中,使作者简介这一教学环节不再单纯指向文学常识识记,而成为深入解读文本的切入口。
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作者简介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精心设计作者简介的内容,同时要巧妙地安排出示时机,这样才能在学生理解文章受困时,有效地给予支撑,进而深入解读文本。
高尔基说细节描写是“隐藏在文字里的魔术”。解读文本还要走进文本的细节深处,去玩味一下这精灵般的魔术,进而品味出作品的深度。一篇文章,语言、谋篇布局、写作手法等各方面的细节都可以关注。如果忽略对细节的体悟和咀嚼,解读文本只停留在文本表面,就会导致学生不能深刻地感受到细节带来的审美愉悦。
如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文中有描写斯科特一行人的许多细节,抓住这些细节展开分析,就容易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情操。如斯科特坚决地画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后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这个细节有什么意味?我们知道“遗孀”的意思是死了丈夫的女人。斯科特写下这句话时他还活着,他的妻子此时还不是“遗孀”。但斯科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处境,绝无生还的可能,当这本日记送到他的妻子手中时,她肯定已经死了丈夫,成为不折不扣的遗孀,这真是一个让人感伤、无奈而心碎的细节啊。这个充满矛盾的细节,既蕴涵着斯科特对妻子的深爱和歉疚,又写出了他这个将死之人的冷静、坚毅和对死亡的坦然接受,高大的形象赫然显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一些典型细节反复咀嚼、细细体味,充分领略其魅力,这样才能感受到作者的深意,才会使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
解读文本时,我们要善于拓宽视野,通过横向联系、纵向挖掘去探求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但有时候,文章的内涵很含蓄,很有深度,我们不能轻而易举地体会到,这时必须通过借助一些资料作拓展延伸,并在拓展中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
如教学吴伯箫的《灯笼》,学生对于亲情、民俗文化情等都能轻而易举地体会到,而对于体现作者家国情怀的“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一句,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费劲了。这时可拓展如下资料: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他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他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
写作背景一出示,学生对此篇文章的理解就会豁然开朗:是日本的侵略战争激起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希望自己冲上前线去杀敌,更希望有抵御外侮之火来燎原,凝聚起国人更强大的力量,团结抗战,打败日寇,保卫家园。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不再停留在肤浅的亲情、民俗文化层面,而有了一定深度和新意。所以,借助拓展资料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促进思维的发展。